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城市道路交通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伴随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道路设计思路与技术已经不再符合道路发展需求。在当下城市道路设计中,普遍存在缺陷与诸多问题,急需解决处理,否则会影响到交通安全,造成交通拥堵。因而针对城市道路交通设计的思路与技术关键点进行探究,有极大的必要性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技术关键点
1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重要意义
市政道路是保证人们日常出行的关键,合理的市政道路设计对发展交通、改善人们生活质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虽然我国城市道路施工技术水平较之前有了一定的进步,但交通拥堵状况仍在时刻困扰着人们,给出行带来不便。这多是城市道路设计不够科学导致的,没有合理地划分人行区域和车行区域,使得城市道路秩序混乱。要想解决这一现象,设计人员需认真研究城市市政道路设计,提出人性化设计思路,为人们出行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
2 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思路
2.1注重美观环保效果
(1)在设计期间要注重发挥城市道路的环保功能。该功能强调工程设计和周边环境的正向影响,注重道路设计符合环保理念,能够有效保护道路水土结构。在此过程中,应当保证所设计的城市道路,具备优良的雨水收集、雨水排出功能,可以为周边树木进行水资源灌溉,提高道路周边的空气质量。除此之外,在设计道路工程期间为了强化环保效果,要注重落实海绵城市的设计思路,确保城市道路可以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确保城市道路具备一定的雨水储蓄、渗透、过滤和净化等方面的功能,能够在干旱或是大量需水的情况下,提供储藏的雨水加以运用;针对园路广场以及停车场等区域,要尽量使用透水混凝土、透水沥青与透水砖等材料,采用大孔隙的透水铺装方式来设计道路,从而有效吸附城市中的污染物,比如粉尘等,从而降低扬尘污染程度,增强对地表径流的过滤效果。(2)注重突显道路的景观功能。在现阶段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对于城市景观设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设计城市道路交通期间,应当重点突显道路的景观效果。在设计城市道路景观时,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城市空间的实际分布情况,在合适地点适当增加绿化面积,将休闲区与绿化区作为道路设计的主要目标,要保证这两类空间地区具备较宽的人行道。除此之外,在设计期间为了防止绿植妨碍驾驶员视线,保障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在站台公共区域保留部分空间,确保乔木分支合理,从而防止刮碰到大车车顶。
2.2 合理规划不同道路
首先,要设计好城市快速路。城市中的快速路,主要负责为车辆提供长距离快速道路行驶服务。在设计期间,要注重将所有城内交通片区、城市对外交通有效连接起来,保证疏通效果,要保证快速路在4条以上。其次,要设计好城市主干路。主干路的功能在于连通对外交通和城市内部。主干路的设计要保证具备 4 条机动车道、两侧分隔带隔离而成的非机动车道,以此提升道路交通能力;对于主干路的交叉口部分应适当扩建,防止发生交通拥堵问题。最后,在设计次干路方面,要注重充分发挥其集散功能。将次干路设置在公共住宅和建筑区域,从而有效提供生活服务。在设计支路方面,应当将其设置在居民住宅处,注重为人民群众的步行、自行车的行驶、公交汽车的行驶提供便利服务。
3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的方法
3.1 道路划分和平面设计
城市市政道路设计一定要以城市未来相当长时间内的发展目标为前提,只有这样才能符合城市的规划要求,保证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延长道路使用寿命,避免施工浪费情况的出现。城市道路设计人员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理念,增强设计科学性,合理划分道路使用功能。通常情况下,道路平面设计多以直线型为主,但不同位置、区域所需道路功能不同,设计类型也会发生改变,诸如曲线型、缓和曲线型、加宽曲线型等,具体要结合周围的位置环境来做出科学设计。
3.2 道路纵断面设计
市政道路纵断面设计主要围绕直线设计和竖曲线设计展开,在设计时要保证其限制值在合理范围内,还要考虑当地水文环境及地理位置特征进行合理设计。如果道路水位较高的情况下,应提高路基的高度,避免因路面排水不畅而出现积水情况;在开展路面纵坡设计的时候,应保持纵坡面的平滑、顺畅,提高道路行车安全,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
3.3 道路排水设计
排水系统作为城市道路系统设计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包括人行道排水、绿化排水及车行道排水。人行道排水多选择横坡设计方式,与车行道方向一致,道路两旁应竖立挡士墙,必要情况下还应在其顶部设置截水沟,避免雨水进入人行道;车行道排水设计多以双坡排水为主,具体要看路面宽度,并与雨水口管道相连接,便于排放,如果机动车路面较窄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单坡排水,避免造成公共资源浪费。绿化排水沟尽量设计在中间位置,保证间距的合理性,每隔 50cm 宜设置渗沟。
3.4 道路照明设计
照明设计作为城市道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人行道照明和车行道照明,与人们夜晚出行安全息息相关,避免了安全隐患,给人们生活提供了便利。照明系统选择节能环保型材料,照明系统间距要根据路段长度展开合理设计,保证光照全面性,避免资源浪费情况出现。同时,照明系统设计应结合周边道路类型,提高照明系统设计科学性,便于城市开展管理工作。
3.5 生态道路设计思路
近年来,我国加强了环境治理工作,节能环保理念在各个领域中得到贯彻,对改善城市环境、减少环境污染起着积极作用。市政道路设计要始终遵循防治结合理念,在增强道路使用功能的同时降低对城市的污染,道路材料尽量选择热容较大、反射率较低的材料,同时还要具备降噪的功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
3.5道路交叉口设计
(1)要科学控制好道路交叉口展宽段的宽度。针对一些中小型城市,在设置其道路交叉口期间,要严格按照规划来控制其交叉口宽度;要在施工图纸设计的过程中,针对其交叉口车道数量问题,应当及时同交通管理部门加强沟通,确保路口直行车道数量不少于上游车道数量即可。否则建设宽度过大的路口,会导致行人步行过街难度增大,提高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2)要做好安全岛的设置工作。首先,对于道路中的三岔路口不宜设置大型安全岛,只需要考虑到行人过街即可;对于四路及以上的交叉路口,在设计安全岛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交通量和行车轨迹等问题。除此之外,道路当中应当多修建二块板与四块板样式,在中央绿化带区域修建,从而不会占用人行道空间,还能起到良好的绿化美观效果。(3)注重交叉口的标线设计。现阶段我国交叉口标线设计太过简单,不利于发挥其引导性功能。可以借鉴德国的交叉口设计方式,保证每个行驶方向都具备标线指引,确保全部车辆可以根据规定轨迹行驶。对于非机动车道,需要使用不同色彩予以引导,确保交叉口范围内交通合理有序,尽量减少路口交通冲突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开展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根据不同城市空间分布的实际情况,科学规划道路与绿化景观,做到统筹兼顾,以此提高道路交通设计水平及质量,促进我国道路交通运输事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淼.城市道路系统复合通道可行性研究[J].交通与运输,2020(增刊1):11-13,23.
[2]胡大江文/图,于伟云文/图.浅谈对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探索[J].道路交通管理,2020(1):38-39.
[3]潘海啸.中国城市智慧交通的发展与未来[J].交通与运输,2020(增刊1):178-182,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