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干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曲晴晴
[导读] 摘要: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市  230000
        摘要: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一个为企业能否搞好,干部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基层干部作为企业决策的最终执行者,对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加强对对基层干部的管理,使之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是摆在每个管理者眼前的新课题。笔者试就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干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对策谈点粗浅的看法。
        关键词:施工企业;基层干部管理;对策
        1、当前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各施工企业在加强基层干部管理方面虽然都下了很大的功夫,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形势的发展往往快于管理革新的速度,因此,在基层干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与新形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1.1部分干部业务能力低下,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施工管理的需求。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及市场竞争的如趋激烈,企业在承建工程中利润的空间不断缩小,以至于不少企业经常出现十个项目九个亏的局面。以地铁施工为例,上世纪末地铁施工是企业主要的赢利点,不少企业抓住了这一盈利点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壮大。到了本世纪初,地铁施工虽然困难重重,但大部分项目仍然是企业重要的盈利点。而到了如今,地铁项目能做到略有盈余甚至不亏损就已经很不易了。这一新的形势对直接管理项目的基层干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地铁项目不亏损的达不到30%,而巨亏的项目却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有的项目中标总价不足十亿,但到头来亏损却达两亿之多,这里面虽然有物价及人工费上涨的因素,但主要还是因为管理项目的基层干部业务素质低下、管理能力不适应新形势需求造成的,因为同是一条地铁线,有的单位就盈余,有的单位能保本,有的单位则亏损,甚至巨亏,这不能不说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从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前,在基层管理干部中,有的干部会干不会算,施工进度往往名列前茅,奖牌、奖状得了一大堆,但到头来效益却不理想,该上交的钱交不上来,职工该得的得不到;有的干部会算不会干,虽然效益还说得过去,但施工进度老是拖大家的后腿,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信誉;有的干部则既不会干也不会算,不但不能给企业盈利,还往往因进度落后屡屡被甲方点名批评,有的甚至将企业领导传到现场当面训斥。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着企业的发展,是当前基层管理干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2基层干部力量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需求。基层干部不足一直是近年来困扰施工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不少施工企业经常出现揽活不易,好不容易揽到活却无人可派的尴尬局面,项目与项目之间相互争夺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虽然各施工企业近年来都加大了培养干部和到大中院校招生的力度,但往往远水解不了近渴。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有的企业不得不用劳务派遣人员担任重要岗位的工作,这种做法固然可以解暂时的燃眉之急,但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却有百害而无一利。尤其是在工程质量的把控上,很容易出现把而不严,控而不死的现象。
        1.3少数干部个人魅力不足,难以满足新形势下凝聚力量的需求。施工企业是一个流动性大、生活条件艰苦、工作环境不佳的单位,广大员工之所以甘愿背井离乡、撇家舍业、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安心工作,除了员工高尚的奉献精神和养家糊口的责任驱使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的凝聚能力,尤其是直接与一线员工打交道的基层管理者,其凝聚人心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群体的战斗力。然而,在现实工作中,有个别管理人员往往忽视人心的背向,管理方式简单粗暴,专横跋扈,动辄以训斥代替教育,甚至以罚代教,使得部分员工离心离德,有的干脆弃职不干。这样的干部虽然为数不多,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1.4个别干部免疫力不强,难以抵御新形势下不正之风的侵蚀。建筑施工企业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时时处在一个既是仰人鼻息的弱势群体,又是掌握“生杀大权”的强势群体:在业主及监理单位面前是处处陪着小心的弱势群体,而在众多的协作单位和材料供应商面前,又是掌握他们经济利益多寡的强势群体。在市场经济物欲横流的今天,作为直接与外界打交道的基层干部,每时每刻都处在“常在河边走”的“危险”境地,稍不加检点就会有“湿鞋”的危险。近年来,从中央到企业都加大了反腐倡廉的力度,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强大的反腐倡廉态势,但即便如此,仍不乏有利益熏心之徒以身试法。尤其是在建筑施工企业这样监督难度较大的单位,更是违法违纪案件的多发地。不少单位发生在基层干部中的贪污受贿案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尽管这些案件发生在极少数人的身上,但往往会起到“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的作用,而这些案件都有一个共同点:不管案件大小,都会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难以估量的信誉损失。
        1.5个别干部应急能力欠缺,难以应对新形势下出现的突发事件。当前,随着交流方式的进一步便捷,发生在企业身边的突发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稍有不慎,就可能给企业造成年以挽回的损失。有些基层管理干部恰恰在这方面的应急能力欠缺,在突然到来的危机面前显得手无举措,往往将一些小事搞大,大事搞得无法收拾。近年来,有些干部就是因为在一些事情上处理不当,导致企业处于极度的不利之中。当前,这种应变能力欠缺的干部在基层占有一定的比例,因此,如何提升基层干部的应变能力是干部管理中不得不面对的新课题。


        2、基层干部队伍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建筑施工企业基层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内因的不足,也有外部因素的影响,究其根本,干部管理工作不到位是其主因。
        2.1培养干部的途径存在缺陷,部分干部不成熟即入岗,导致基层干部队伍良莠不齐。近年来,由于企业的快速扩张,管理岗位出现大量的空缺,为了填补这些空缺,干部管理部门往往缩短或简化干部培养考察的程序和时间,将一些尚不太成熟干部推到领导岗位,这种“快了萝卜不洗泥”的做法,难免会使那些走上领导岗位但领导才能平庸的干部在掌控项目或单位时力不从心、顾此失彼。另外,一些企业在培养考察干部过程中,往往或多或少地掺杂一些长官意志的因素在里边,这就难免在培养考察过程中对一些个别人员失之于宽、失之于松。这种做法的最终结果就是不称职的干部将项目搞得一塌糊涂,时不时地要靠上级领导到现场帮着“擦屁股”。
        2.2优胜劣汰制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部分不称职干部不能及时退出岗位,导致基层干部队伍数量虽有,质量不佳。优胜劣汰制度本来是激励干部奋发进取的一种鞭策机制,这一机制落实的好,可以让干部在危机感中增强进取精神。然而,在实践工作中,由于干部的短缺,企业经常处于无人可用的境地,使得这一机制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以至于有的基层干部干一个项目亏一个项目,这样屡战屡败的干部却仍然能屡败屡战。久而久之,便使得制度形同虚设,干部中疲沓之性渐浓。有些企业之所以经常出现“亏损干部”,与优胜劣汰制度落实不到位不无关系。
        2.3教育、培训存在短板,新上岗干部不能及时获取所需的知识能量,导致部分干部在处理问题时方法简单。当前的基层干部基本都是科班出身,不缺专业知识及理论知识,缺的是把控大局和处理人际关系的领导艺术。而企业在对干部的日常教育与培训中,恰恰这方面出现短板。基层时常出现“任性干部”,搞得企业凝聚力下降,不能不说与这些短板有着直接的关系。
        2.4监督约束机制存在漏洞,一些违规违纪问题不能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导致违纪案件时有发生。贪婪是人之本性,要将这一本性转化为公而忘私,除了加强教育外,更要靠制度的约束和监督的震慑。然而,在实践工作中,有些工作往往做不到位,如监督机制,自上而下的监督往往因点多线长、人员分散而鞭长莫及;同级之间的横向监督往往碍于情面而不愿监督;自下而上的监督往往畏于权势而不敢监督。这种现象直接导致了个别干部从最初的一盒烟、一瓶酒开始,逐渐走上违纪违法道路。
        3、加强干部管理的途径及对策
        3.1健全培养考察制度,严把干部入口关。培养考察干部是遴选干部的第一道至关重要的关口,在这方面许多企业都有相当成熟的经验,例如背对背考察与面对面考察相结合的培养方法,群众推荐、组织考察、领导班子集体决策的选拔方式以及确定苗子重点培养的梯队式培养模式等等,都是十分有效的做法。笔者所强调的是,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如无特殊才能,尽量做到逐级提拔,避免越级任用。这样提拔起来的干部可以逐级积累经验,在处理问题时方法才能信手沾来,事情处理起来才能得心应手。粟裕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军事家,那是从班长到将军一级级干起的;马云之所以成为著名的企业家,也是从小到大一点点干起的。要知道,金台拜将的天才韩信毕竟是少数,一步一个脚印最终走向成功的“俗人”才是绝大多数。
        3.2强化教育,不断提升基层干部的领导才能。当前,基层主要管理者大都是从技术干部中提拔,这类干部在专业知识方面无需担心,但在处理事情中往往书生气太浓,少些变通策略,也就是员工嘴里常说的“一根筋”。因此,在对干部的教育培训中,要相对增加领导艺术方面的内容,同时,要经常组织基层干部进行经验交流,使他们能够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此前曾有个施工企业定期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在一次经验交流中,有位干部介绍了自己如何在低标价工程中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的沟通使本来亏损的项目最终取得了好效益的做法,这在当时的干部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他的经验也被更多地运用到其他项目中。这种经验交流也是基层干部最有效、最立竿见影的学习方式,不妨在以后的干部教育中加以借鉴。
        3.3严格考核制度,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干部考核是干部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项工作能否做到位,直接关系到干部队伍的质量,而干部考核最关键的一点是能否真正做到让能者上,让庸者下。所谓“能”者,无非是管理者通过自己的才能发挥,给企业创造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实现企业最终追求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考核的内容要适度加大效益指标的比重,增加考核的难度,以此筛选出那些不称职的干部,让这些庸才及时地退下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过硬的基层干部队伍。
        3.4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让腐败问题在基层没有滋生的土壤。反腐防腐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制度建设,习总书记曾经说过: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当前,有关反腐防腐的制度是比较完善的,关键就是在“落实”二字。各级组织和领导者必须真正负起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所规定的责任,加强监督检查的力度,使那些贪欲严重的人在完善的制度面前不能腐败,在强有力的监督面前不敢腐败,在有的放矢的廉政教育面前不想腐败,只有这样,才能打造一支纯洁的、有战斗力的基层干部队伍。
        4、结语
        总之,基层干部队伍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紧跟时代的发展的步伐,不断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管理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