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油气储运中心 河南濮阳 457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课题。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建设,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笔者从全面提升单位党建工作质量的角度,思考基层党建工作如何深度融入中心工作,谈谈个人对高质量党建和高质量发展关系的看法。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发展;高质量
一、开展国有企业高质量党建工作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必须把抓好党建作为头等大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对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党的政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集团公司党组出台“1+7”党建体系文件和基层党建工作制度,明确提出集团公司党建工作要在中央企业站排头、争第一;公司党委制定并实施“1+13”党建制度体系和“1+3+3”党建工作规划,强化党员领导干部履行抓党建“一岗双责”。可以说,从中央到集团公司党组、公司党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目标越来越明确、路径越来越清晰、要求越来越严格。我们必须把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放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动,强化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以高质量的党建工作助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目前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普遍存在的短板
从对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看,基层单位对抓好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生产经营的作用认识不高。目前,集团公司和油田改革力度很大,生产经营形势严峻,有人认为生存是第一位的,党建工作都是些虚头巴脑的,不能解决吃喝问题,存在“政工无用论”。有人认为只要把生产任务完成了、安全工作不出事,就是尽职尽责,存在“生产唯上论”。
从党建工作自身的情况看,对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和改革发展的形势,部分单位党建工作仍存在以下问题:党建工作责任向基层延伸不够,“一岗双责”落实质量还有待加强;干部队伍梯次配置不够合理,年龄结构、专业结构亟待优化;党内政治生活不够规范,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融入生产经营力度不够、与职工群众现实需求衔接不紧;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和活动方式需要进一步改进优化,等等。
从党建干部队伍的现状看,党建工作仍然存在内容陈旧、形式呆板、手段落后、党员的组织生活没有达到全覆盖等问题。部分基层党组织书记工作思路不宽、不活,很多时候循规蹈矩,浮于表面,缺乏创新意识,不能用全新的思维和方式去做开创性的工作。党建工作量的增大、事务增多、专业性增强,让绝大多数职工认为政工岗位是个“苦差事”。大多数同志耐不住寂寞、坐不住冷板凳,转而寻找有发展前途的岗位。
三、国有企业开展高质量党建工作的具体措施
高质量发展要靠高质量党建引领,必须主动强化党建质量意识,推动党建工作由“虚”变“实”,由“软”变“硬”,确保抓党建抓出生产力、抓出凝聚力、抓出战斗力。
(一)强化理论武装,不断提高高质量发展领导力
牢固树立在“经济领域为党工作”理念,坚持把学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途径。
1.加强政治学习。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党委中心组学习的“第一议题”,作为党员干部培训的“第一课程”,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第一标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提升政治站位。通过学习习近平关于石油石化系统的批示指示精神,集团公司、油田领导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结合单位“两个一流”目标科学制定“十四五”规划,用行动体现责任担当。
3.提升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把研究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紧密联系实际,定期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做好学践结合,增强迎难而上的冲劲、闯劲,当好推进发展的主力军、先锋队。
(二)强化思想建设,不断提升高质量发展引领力
聚焦中心工作,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发挥好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职责使命,打牢奉献奋进、扭亏脱困的思想基础。
1.做实思想引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利用早班会、周一例会、三会一课、安全培训等机会,把上级改革发展政策向员工讲清讲透,用石油精神和石化传统来解开疙瘩,统一思想,激励员工爱岗敬业、团结奋进。
2.夯实战斗堡垒。突出大抓基层导向,聚焦突出党支部在“三基”工作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拓展党支部建设与“三基”工作相融互促的途径和载体,协调推进基层建设、基础工作、基本功训练,实现基层党建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
3.炼实政治本色。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提升党建质量首先要严格遵守党章要求,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引导党员干部正心修身、锤炼党性,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强化人才引领,不断筑牢高质量发展支撑力
以服务外部市场需求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指挥棒,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接替有序的干部职工队伍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
1.抓住关键少数。坚持“好干部”选任标准,注重在改革创新、科研攻关、拓展市场中,培养适应改革转型、提质增效需要,具备抓管理、带队伍、促落实能力的“80”后干部。
2.培养中间多数。落实油田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千人计划”,注重对大学生、基层一线和艰苦岗位青年员工“多压担子”,有效实施项目实践培养、轮岗锻炼培养、竞比赶超培养,不断锤炼符合高端发展需求、善于解决现场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年轻技术人才。
3.重视基层底数。坚持将操作岗位工种向市场需求调整优化,完善技能竞赛和“师带徒”激励机制,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倡树劳动光荣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着力培养操作精准、技艺精湛的职业技术员工。
(四)强化基层基础,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原动力
牢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坚持从基层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抓起,切实把基层党支部建成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1.发挥党员作用。以党员目标管理为核心,以党员责任区管理、示范岗创建、立项攻关、志愿服务为载体,让广大党员日常工作看得出来、关键时候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2.增强支部功能。准确把握基层党支部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以改革发展为主阵地,在“融入”上下功夫,在“内嵌”上做文章,推动基层党支部抓班子、带队伍、强“三基”、保稳定、促发展,发挥基层党支部工作推动生产经营的有效作用。
3.建立长效机制。聚焦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引导广大党员在真“学”实“做”上下功夫,建立合理高效的党员考核评价机制。严格“三会一课”“双评议”制度,落实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五)强化务实创新,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融合力
注重在路径方法上精准发力,提升党建工作质量,为实现“双一流”目标提供保障。
1.党建工作要务实。坚持“实”字当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用是不是切合实际、能不能取得实效来衡量。落实上级工作部署不能层层加码,更不能华而不实,坚决避免出现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心”现象。
2.党建工作要创新。针对油田深化改革、疫情防控常态化、外部市场逐年扩大、管理模式信息化等新特点,多想管用实用的新招、多出接地气的实招,探索“党建+”工作模式,加强交流、开阔思路、取长补短,使党的建设常抓常新、充满活力。
3.党建工作要融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从目标融合、过程融合、考核融合等方面着手,强化党建引领,推进“明提比争”,持续完善重大任务、重大活动、重大工程、关键时期党组织主导、各相关方参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工作机制,把党的建设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参考文献:
[1]孟飞,徐媛媛.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思考[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7:109-113.
作者简介:
韩文慧(1986.1.11),女,山西,汉,本科、学士,政工师,研究方向:基层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