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械事故频发的原因和对策思考 马赛飞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马赛飞
[导读] 摘要:建筑机械设备是是施工现场完成各项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能够展现企业的外部形象,彰显公司的实力的象征。
        身份证号码:62050219890705XXXX
        摘要:建筑机械设备是是施工现场完成各项工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能够展现企业的外部形象,彰显公司的实力的象征。在施工现场做好建筑机械的管理工作是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能够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企业的成本支出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施工现场;机械管理;机械设施
        现代化建筑工程中,机械化程度越高,则代表着建筑工程管理的水平越高。机械化的大量投入是为了提高施工的效率和工程的质量,要达到这一目的,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工作应当是其基础。只有加强和细化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及保养工作,使得机械设备时刻处于最佳的工作状态中,才能保障机械化施工的效率和工程的质量问题。从施工造价的角度来讲,机械设备的管理可以看做是对资源的优化管理,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
        1 建筑机械安全管理特点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它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1)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工程的不同阶段会使用到不同的机械设备;(2)工程的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相同的工程在不同的施工时期施工人员的进退场会比较频繁;(3)工程的一线工作者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他们大多数都是农民工,缺乏专业的建筑知识,不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3)工程都是露天作业的,施工环境较差;(5)工程的承包关系比较复杂。只有在复杂的管理情况下找到清晰的管理方法,才能更好的完成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
        2 建筑机械事故频发的原因
        2.1 机械设备缺乏正确的保养和维修
        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人员通常都是专业的技术人员,但是缺乏对机械设备的了解,往往无法对机械设备进行正确的保养和维修,而且由于建筑工程的工期有限,很容易使机械设备超负荷运行,在发生一些小的故障时一般不会停车进行维修,很容易导致机械设备出现故障,不仅造成维修费用偏高,而且影响工程的进度,另外一些机械设备在长期不注重保养的情况下使用,很可能出现安全事故。
        2.2 机械设备的更新不及时
        机械设备是建筑企业一项不小的开销,所以机械设备的成本投入,成为了许多建筑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很多企业通常会为了节约成本,减慢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使陈旧的机械设备超期限使用,使生产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另外,企业在租赁机械设备时,出于成本考虑,也往往选择价格较为便宜的陈旧设备,这些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和出现风险的概率较高,直接影响了安全生产。
        2.3 操作人员的素质偏低
        建筑企业的人员具有很大的流动性,许多都是临时雇用的人员,这部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是进城务工的农民,这些人员学习机械设备的使用,也是依靠较为简单的师徒相授,仅仅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方法,却没有掌握机械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方法,致使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微小故障不能及时排除,机械设备得不到定期的保养,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3 加强建筑机械管理的有效对策
        3.1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逐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步一步进行完善,使安全管理制度逐渐变得更加规范化,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含工程的各个环节,包括机械施工的各个环节,逐步规范化。首先要落实责任制,将责任分发到人,让不同员工负责不同的事务,这样员工在工作过程中就能承担相应的责任,出现安全事故后也能找到相应的责任人,从而降低企业的损失;其次要建立完善监督制度,使员工之间相互监督,保证每个员工的工作质量,同时要配合专业的奖惩举报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质量高的要有一定的奖励,而对于工作状态差或被举报查实的员工要采取一定惩罚措施,做到奖惩分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最后要加强福利制度,为员工谋福利,同时企业领导要定期进行亲临慰问,让员工感受家的温暖,提高员工的凝聚力。
        3.2 加强施工管理工作
        施工过程的管理工作是整个工作的核心环节,针对其中的问题,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增强工作人员意识,让工作人员在设备检查阶段能够落实到具体,坚决杜绝形式化的现象,同时对于维修人员要求其按时上岗,防止出现设备出问题时无人维修的现象,对于设备的搁置即检查要派有责任的专人负责,这既方便下一次的使用,同时也能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二是加大监督执法力度,上级领导要不定期对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对于其中出现的各种不符合规定的现象要及时制止,根据奖惩制度进行惩罚和奖赏,这样极大地提升了员工的工作态度,改善了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3.3 加快陈旧设备的更新
        陈旧设备的超限使用是导致机械设备频繁故障和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所以建筑企业要加快陈旧设备的更新。虽然采购新型机械设备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但是机械设备所带来的效益也是客观的,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现有生产效率,减少故障发生率,对工程如期完工具有重要的影响。建筑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资金情况,制订符合自身情况的陈旧设备更新计划,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更新,由于采购费用高昂,建筑企业可以选择租赁的方式,从建筑机械租赁公司获得大型机械设备的短期使用权,这样可以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同时也能发挥出先进机械设备的优势。另一方面,对于中小型机械设备而言,建筑企业要根据自身机械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市场机械设备的更新情况,通过平衡资金和收益的关系,作出一定的更新计划,使所有的中小型机械设备都能够定期进行更新,逐渐淘汰旧机械设备。
        3.4 加强设备维修和保养,提高设备完好率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设备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就是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只有机械设备有较高的完好率并且稳定运行,建筑施工才能正常进行。因此,只有要机械设备的施工现场,都需要配置专业的检修人员,对设备进行及时有效的维护,使小的故障能够较快的解决,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保证机械设备顺利运转的前提是对机械设备进行及时的检测,这种检测过程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及协调相关人员,尤其是设备操作人员。在设备发生不正常运转时,设备操作人员需要及时发现并且上报,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故障产生较大影响,目前设备的维护方面困难重重,企业应当投入资金,加强对陈旧设备的维护。
        3.5 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操作,都是依靠人员来进行,所以要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两方面,进一步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
        在管理人员方面,由于现代化科技的发展,机械设备的更新速度飞快,管理人员的知识也要与时俱进,建筑企业要不断对现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现有的管理人员能够掌握先进的专业技术,不断提高其安全管理能力,在复杂的机械设备面前,能够采取正确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操作人员方面,要进一步提升操作人员的基础素质,由于操作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所以要在上岗前进行一定的基础培训,使操作人员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的机械设备维修和保养知识,从而使其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正确操作,发现问题时及时上报管理人员,避免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和缺乏保养。
        4 结束语
        对于当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机械设备应用的现状来说,其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当然最为明显的就是其在实际的管理中存在着极为突出的安全管理不到位现象,基于这一现象来说,在今后的建筑工程实际写设备安全管理中应该首先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结构,然后切实提升相关机械设备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最后着重加強对于一些安全管理要点的控制,提升其管理水平和效果。
        参考文献:
        [1]JGJ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S].
        [2]JGJ160—200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S].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