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绿而美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 528400
摘要:园林景观绿化建设对城市建设发展非常重要,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城市面貌的等级。园林工作中,植物配置是园林整体工作的重要环节,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直接影响园林景观的造景效果。本文主要阐述了园林植物配置要点。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配置;绿化;养护管理
引言
在城市生态化的建设过程中,和植物群落相关的配置与规划工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城市绿化面积的大小、城市植物群落的丰富程度等是检验此类工作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准。但若要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决不能单纯着眼于植物种类或者数量的设计,还应充分结合建筑群落、城市结构布局等其他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综合制定配置植物与规划植物布局的具体方案。本文正是从此点出发,详细探讨了植物配配置与规划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方式方法。
1植物选配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中,绿色生态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风景园林建设的理念也随之得到全新的发展,“绿色、生态、环保”逐渐成为主要的建设理念。与一般的观赏性园林相比,景观园林最大的不同在于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为使园林景观工程更好地满足建设的基本要求,应在造景过程中有效地引入园林植物,并受地域特性的影响,在选择园林植物时,应尽量选用一些天然的、未经过雕饰的植物。为更有效地提升景观建筑的实用价值,还应尽量选用更合理的植物。在植物选育过程中,既要满足园林绿化的实际需要,又要增强园林景观的协调性和美观性,以此为大众创造更加完美、自然的园林环境和空间。
2风景园林施工植物选择的原则
2.1多样化原则
由于不同种类的植物色彩、生长习性不同,对阳光、雨水的敏感程度不同,致使不同植物表现出不同的生长状态。此类生长状态正是植物多样性的具体表现,也是风景园林区域内部生态稳定性的基础。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土壤中水分的利用率和对阳光的需求不同,其根茎、叶片对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的占用率也具有较大的差别。设计人员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时,应依据园林植物的该特点综合采取提高园林土地资源、生长空间利用率的措施,减少风景园林土地资源以及空间资源的浪费。
2.2因地制宜原则
作为景观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构成部分,植物选择与其他工作相比有一定差异。由于植物也是一种生命个体,因此不同类型植物对于生长有不同要求。植物生存三要素分别为土壤、环境、水源,其对于植物健康生长发育有着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选择植物时,需与当地实际特点相结合,并对植物生长发育情况加以更深层次的分析,在令其生长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的同时,也需令设计主题更为突出,从而使景观工程具备更强的视觉效果。虽然在园林工程中所使用的植物种类繁多,但是相关工作人员需对所选择植物进行更多照料,不能盲目挑选,导致植物存活率受到影响,以免工程后期成本增加。以我国北方为例,在此地区开展景观工程过程中,需根据当地实际温度低、水资源不丰富等情况加以充分考虑,针对此自然条件,以具有较强耐寒性的植物为首选。而在我国温度适宜、水源充足的南方地区,植物选择区间范围则相对较大。
2.3季节性原则
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选择工作中,还需要遵循季节性的原则,在这一阶段中需要把握住植物种植的季节性特征,对种植时间进行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安排,从而使得植物种植的成活率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由于园林建设时间是不确定的,所以在选择植物时也需要充分性的考虑季节性的因素,如果季节是不符合的话,那么要采取一些技术措施起到一个良好的优化作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需要全面的考虑植物的生长特点,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地设计出植物种植的方案,并且还要加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沟通以及交流,在获得统一性的意见之后,设计出科学而有效的植物种植方案,保证实际经济效益。
3风景园林施工植物的配置分析
3.1与园林名称相符合
在进行风景园林植物配置的过程中,需要和园林的名称相互符合。在现阶段园林命名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以园内的含有的植物进行命名的,比如牡丹园等。在园内中同一种植物的种类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命名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植物的种类来进行主题性的划分,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增强观赏者对于植物的了解以及认识,还有助于满足在视觉方面的需求,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植物配置方面需要加强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
3.2在时节变化基础上进行植物的配置
首先,设计人员应科学规划园林中花草树木的种类和数量。设计人员在选择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时,应在确保设计工作满足风景园林设计植物多样性原则的基础上,着重考察季节变化对植物生长状态的影响。具体而言,园林中的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枯萎、凋落、绽放、生长,但受限于不同植物的生长特点,植物的生长状态变化具有时间上的差异性,进而可能导致植物在冬季出现大面积萧条破败的景象,影响风景园林植物群落的整体观赏性。因此,设计人员在配置与规划园林中植物的种类和数量时,应根据不同季节进行针对性选择,保证园林植物在不同季节均有突出的表现,从而促使风景园林可在植物绿化面积范围和植物空间广度上给人一种持续的、良好的视觉感受。
3.3园林植物多层次搭配
多层次搭配主要表现在植物的平面设计和竖向间搭配方面。其中,从植物的平面搭配角度分析,设计人员可针对园林植物的平面构成方式进行创造创新,可用不同颜色的植物创造不同的图案或者文字,此类图案或者文字可体现当地的传统文化特色,也可适应我国传统节日的节日氛围,从而使人们在观赏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时,可感受到具体的文化气息,提升风景园林的“温度”。在设计风景园林的竖向搭配模式时,设计人员应充分应用不同植物在高度上的差异性特点,促使植物在空间中可表现出错落有致的状态,从而可为在园林中休闲娱乐的居民提供视觉上的空间立体享受,提升风景园林空间布局的整体质量。
3.4花卉和果树的搭配
在进行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还可以将花卉和果树进行相互的搭配,花卉的颜色非常鲜艳,种类也是比较多的,能够给人们带来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人们在观赏的过程中能够保持心情的舒畅。在进行果树选择时,需要充分的考虑果实的数量以及形状等,需要具备一定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运用果实可以搭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给动物的生存提供重要的食物,实现人与自然的有效统一。
3.5突出趣味性的特征
在进行植物搭配的过程中还需要融入一些趣味性的因素,从而提升整个园林设计的效果,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可以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趣味性植物的搭配,在选择植物时可以选择一些和这一地区有关的花卉和植物,从而使得风景园林的效果能够到效提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结合植物本身的形状特点明确园林风景的主要设计要点,从而最大程度地吸引观赏者的眼球。在进行植物搭配时需要突出整体性和协调性的特征,秉承着疏密结合的原则,使得植物搭配能够具备趣味性。在实际设计时需要按照植物重叠和技术配置的原则,保证每一小组数量均衡性发展,从而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还可以以假山和凉亭为主要的划分标准,进行不同区域植物的配置。
结束语
综上,在当今城市中,植物作为装饰物,已成为风景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美化外观、减少污染、保持生态平衡等作用。但由于不同城市的条件不同,在植物配置时也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选择更为合理的配置方案。
参考文献:
[1]刘惠.风景园林施工的植物选择和配置解析[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3):166+208.
[2]江贤杭.基于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和配置研究[J].花卉,2019(2):48-49.
[3]陈心德.基于风景园林施工设计工艺探析植物选择和配置方式[J].现代园艺,2018(24):190-191.
[4]林廷双.探析风景园林施工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