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张晓宇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张晓宇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强弱电安装施工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风险性,其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物的功能发挥和使用安全具有较大影响。
        天津市渝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身份证号码:12011219880816XXXX
        摘要:建筑工程强弱电安装施工本身具有较强的专业性、风险性,其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物的功能发挥和使用安全具有较大影响。所以要求施工企业加强对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提高建筑工程整体使用性能。
        关键词:建筑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1项目概况
        某市某建设工程项目基地区位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且地势平坦、为工程项目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本项目基地总面积38940.5m2,总建筑面积43000m2,东西、南北长度分别为264.21、143.24m。项目施工中,强弱电项目是工整个工程建设的难点。施工人员在分析强弱电工程常见施工问题的基础上,针对相应的问题,开展较全面的施工质量管理,提升了本项目的电气施工质量,增加了企业经济效益。
        2建筑电气的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2.1加强项目施工材料管理
        强弱电项目施工涉及较多的电气设备和管线材料,应用材料性质和设备的性能,会直接决定整个强弱电工程的施工质量,要求在项目建设初期,应进行施工材料质量的严格检测和管理。一方面,应做好强弱电材料和设备的层次审批,以保证项目施工材料的质量。在材料检查中,应检查材料的外观、数量、规格,应对质保单等内容进行核对,保证进场材料质量规范。如强弱电线缆编号、规格、型号、电压等级应和质保单上标识的参数一致,材料本身应完整性良好、防腐性能突出[1]。另一方面,在施工期间,应做好材料的保存管理,所有材料应按照分类保管的原则进行保存,在保存期间,应注意库房环境的调整,避免材料过早损坏,材料使用中应做好领用登记管理。为保证建筑工程强弱电施工质量合理,应注重施工设备的有效管理和应用,确保强弱电设备的选用具有较高经济性、合理性。
        2.2严格审查施工图纸
        对于任何工程而言,施工图纸都是前期准备工作的重点,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指导作用。对此,进行施工管理之前,管理人员必须严格审查图纸的合理性、可行性,通过各部门的会审提出可以优化的部分,对图纸中的矛盾和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优化、改造,及时提出建设性的实施建议。并且与设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从建筑工程的整体角度出发进行图纸变更。同时,充分考虑工程的总体效益,将图纸变更的影响降至最低。通过图纸会审,有助于管理人员熟知施工流程及管理要点,并掌握施工要点,提前做好质量预控工作,避免影响施工进度。
        2.3规范开展防雷接地施工
        规范开展防雷接地施工,能有效地确保电气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应用安全。如在公共建筑施工中,制定《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对建筑物的防雷质量进行管理。在具体施工中,应考虑一类、二类、三类建筑的防雷要求,需对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接闪器布置等进行综合管理。
        防雷接地施工质量管理应重视以下要点:其一,应重视防雷接地方式的选择,在建筑防雷中,应注重内部与外部的协同防雷,结合建筑的结构特征,实现雷击的“泄”“抗”,以保证建筑应用安全。其二,应合理布置雷电接收装置和接地线,建筑电梯机房、女儿墙等结构的应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雷电接收装置敷设过程中,应遵守差异化敷设发达原则,实现雷电接收装置线路与建筑结构的匹配。在接地线布置中,进行电流转移的钢筋直径需控制在12mm以上,采用基础内钢筋网作为接地体时,在周围地面以下距地面不小于0.5m[2];接地体采用圆钢时,敷设净距不小于直径的2倍。其三,在接地施工中,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计算接地电阻,应注意选择具有较高防腐蚀、锈蚀性能的新材料。

应注意为提升建筑防雷接地施工质量,在具体施工中,应考虑三项供电、等电位系统设计等要素,以提升防雷接地施工质量。
        2.4做好线缆施工质量管理
        强弱电线缆敷设对工程项目整体建设质量具有深刻影响。在施工中,强弱电线缆的敷设具有较大差异。强电项目电缆敷设施工包含较多要求,如电缆敷设过程不得有接头,所有的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在敷设中,不得让电缆在支架或地面摩擦,在电缆架空施工中,要求架空电缆承力钢绞线界面不小于35mm2,电缆接地电阻不超过4Ω;电缆芯应先采用压接的连接方式,确保其满足电气应用要求等。
        弱电在信息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弱电施工中,其对信号频率的要求较为严格,为保证弱电项目施工质量,在线缆敷设中,须对线缆线架施工、管道施工的内容进行系统管理。在弱电线缆线架施工中,要求在架桥之间,其连接板的两端须有铜芯接地线,线缆的桥架应安装牢固、横平竖直。此外,所有的支架应采用碰撞螺栓固定,且应做好线架的绝缘和放腐蚀处理。弱电管道施工要点包括所有管道应符合设计规范,确保管道无穿孔、裂隙、锈蚀、表面不平等问题。其次,弱电箱体的开孔应整齐且与管径吻合,应根据实际需要对管子进行切割,在切割时严禁使用气割。最后,线缆敷设中,要求单根管道的弯头不超过3个。应系统化进行强弱电线缆敷设施工,以提升项目整体建设质量。
        2.5规范开展强弱电配电箱施工
        应进一步提升强弱电项目施工质量,在电气项目施工中,应做好配电箱施工质量有效管理。对建筑电气项目配电箱的安装施工,应注重以下施工要点:(1)在施工期前,应做好施工材料的准备工作,如配线箱本体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且周边平整无损伤,油漆无脱落。(2)做好配电箱安装位置的选择,通常配电箱底口距地须保持在1.5m,配电箱明装施工时,其与地面的距离应保持在1.2m,在同一建筑类,同类盘的高度误差须控制在10mm以内。(3)配电箱安装垂直度的偏差需保持在1.5‰内,相互间接缝、成列盘面偏差分别控制在2、5mm以内。(4)应做好配电箱回路的数量管理,要求配电箱回路的数量小于箱体开孔的数量,且向内的导线应规范排列[3]。(5)完成配电箱施工后,严格进行项目施工质量的检查,确保配电箱施工质量满足《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5)的管理要求。
        2.6重视智能化系统施工
        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要求较高,其包含了信息化应用系统、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系统、信息设施系统,且涉及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机房工程等诸多单元。在施工质量管理中,项目建设人员严格按照《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进行质量控制。在信息化系统中,重点做好感应智能卡的功能设计,确保弱电信息系统达到便捷高效的目的。在信息设施系统设计中,采用分级星型拓扑结构,实现建筑群子系统、设间、进线间和管理系统的有效连接。此外,在用户电话交换等弱电系统中,采用860MHz频分复用方式双向传输,满足了弱电系统高频率的应用需要。
        总而言之,电气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弱电工程施工质量与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紧密相连。只有保证有效落实强弱电工程的各个施工环节,才能实现建筑工程的整体目标。管理人员应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持续优化管理理念、方法及手段,满足强弱电工程的发展需求,推动建筑行业持续稳定发展,进而促进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许立友.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通病与防治策略分析[J].居舍,2019(36):157-158.
        [2]张志翔.建筑电气接地安全措施研究[J].居舍,2019(36):194.
        [3]叶允玮.试论提高建筑电气工程经济性的方法[J].财富时代,2019(12):2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