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智慧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根据智慧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结合智慧轨道交通的建设方法,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业务类型与既有应用系统的分类进行了梳理、分析、归纳;为了化解城市地铁快速建设所带来的车站运营安全风险,为提高我国地铁车站运营管理水平提供参考,剖析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信息化管理推广应用的难点,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解决对策,以使其真正落地实施。
关键词: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
引言
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建设掀起一股热潮,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建设标准不断提高,传统的建设管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高速高标准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一矛盾,在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城市地铁建设企业开始探索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信息化管理,即以基于信息化技术的精细化管理逐步取代以经验为导向的粗放式管理。目前,许多城市纷纷启动地铁建设信息化管理工作,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也开发出许多信息化管理平台。
1城市地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地铁已逐步形成网络化运营的发展态势。地铁作为超大型城市交通的命脉,网络中任何一处的故障都将波及其他线路;同时,乘客、公众对于地铁的期望值也渐渐提高,在乘车的同时对于实现其他需求的愿望也与日俱增。地铁已逐步从单一的运输系统向网络化的综合服务系统转型。在这个发展趋势下,如何更有效地管理、支配、运作这张大网,已成为我国每一个超大城市地铁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2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难点分析
2.1缺乏有效统筹和顶层设计
良好的统筹和顶层设计是信息化管理推广应用的必要条件。近年来,城市地铁工程的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都认识到信息化和数字化对于工程建设、企业发展改革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展各自内部的信息化项目建设。但通常各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统筹,导致所搭建的信息化平台数据标准不统一,接口工作量大,底层数据无法有效共享,以致于用户需要在不同平台上重复完成同一件工作。例如,对于安全管理平台,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每天进行隐患排查时,需要在住建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的信息化平台上重复多次操作,从而产生极大的排斥抵触心理。这种缺乏顶层设计的模式违背了信息化管理的初衷,既带来大量重复工作,导致资源浪费,又无法发挥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
2.2缺乏工程管理及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
城市地铁工程各参建单位的各层级管理人员主要为工程技术人员出身,对信息化管理的理念接受程度低,缺乏信息化管理学习背景,在信息化项目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需求调研阶段)难以准确表达业务需求,从而造成项目需求不稳定,后期反复修改,上线试运行后系统功能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要,影响其推广应用。
2.3数据初始化工作开展困难
对于安全管理等业务平台,数据初始化是确保平台正常运转的必要环节,包括用户账号和权限初始化、项目基础信息初始化、风险清单初始化、盾构基础资料初始化等。而数据初始化工作开展的难度通常较大,持续周期较长,主要原因在于:①信息化平台的建设通常滞后于工程项目建设,导致大量历史数据(多为非结构数据)的产生,因此在数据初始化阶段需将其整理为结构数据,这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成本;②初始化数据分散,涉及单位多,收集整理难度大,数据的准确性难以保证。数据初始化效果不佳会直接影响平台的推广应用进程,阻碍平台的正常运转,甚至导致平台无法成功进入下一阶段。
3地铁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有效措施
3.1设计友好的用户界面
用户界面是人与系统信息交换的媒介,是信息化平台的门户。友好的用户界面能够帮助用户快速上手,从而加快平台的推广进程。以安全管理平台为例,用户界面的设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功能菜单应具有较强的指引性。指引性强的功能菜单能够帮助用户快速理解平台的业务逻辑。设计功能菜单时应注意:①功能菜单命名应符合业务规范和习惯,并准确表达其对应的功能,使用户可以见其字知其意;②在利用思维导图对业务进行高度归纳的基础上,对功能菜单进行组合排列,以方便用户查找同类信息;③菜单层级不宜太多,建议控制在3级以内,避免常用功能过于隐蔽,用户难以找到。(2)符合目标用户的思维模式。服务用户是界面设计的终极目标,所以了解用户的思维模式,设计出友好的用户界面,以方便其操作,非常重要。因此,在平台开发实施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转换思路,了解工程管理人员的思维,研究其看待问题的逻辑和习惯,并以此为依据开展界面设计。(3)遵守用户既有的使用习惯。在设计界面时,应遵守一些约定俗成的传统习惯,如关闭按钮、最小化按钮应放在界面右上角。
3.2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
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融入现有管理体系,但是在推广阶段,由于任务繁重,应用普及难度大,为确保其顺利推广,仍需建立一套全面有效的信息化管理组织架构。在平台上线试运行的同时,参建各单位建立了以信息化负责人、信息化联络人为核心的组织架构,负责协调和督导平台的应用,对参建各单位的应用情况进行考核,按要求定期收集单位使用意见并及时反馈。通过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一方面可以及时收集所有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平台不断优化和完善;另一方面能够以信息化责任人、信息化联络人为抓手,把平台的推广应用工作渗透到每个参建单位。
3.3建立配套的平台业务支撑
信息化管理是原线下业务的信息技术实现手段,建立在线下业务标准化、规范化基础之上,需要有配套的管理制度来支撑平台的自动化运转。城市地铁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安全风险、隐患种类繁多,时间空间分布不确定,发生的可能性及造成危害的严重程度各异,整改要求也不同,从而造成平台规范化、标准化的难度大。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平台上线试运行前,根据不同施工阶段及危害严重程度对风险、隐患进行分级分类管控,为不同类别规定相应的管控要求、整改措施和整改人员,并将其嵌入到平台中。这样做的优势是:①使平台能够兼容参建各单位的风险、隐患管理方式,用户可通过平台进行风险和隐患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②明确了各方职责,从而实现了流程的通畅流转。
3.4开展系统性宣贯培训及考试
由于城市地铁工程参建各单位的信息化管理意识薄弱,对信息技术手段的理解程度较低,因此进行全面系统的宣贯培训必不可少。宣贯培训应渗透到平台推广的各个阶段,如在需求调研阶段对调研对象进行信息化意识培训,用户测试阶段进行关键用户基本操作培训,上线试运行阶段进行信息化联络人精准培训,深化推广应用阶段进行全员普及性培训并将考训结合。各阶段的培训逐层深入,对于平台的推广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
结束语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的扩大,社会期望及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将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应用到城市地铁建设领域已成为必然趋势。虽然长久以来的粗放式、经验式管理使信息化管理在该领域的推广应用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阻力,但通过采取本文提出的一系列对策,定能使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应用取得显著成效,促进城市地铁建设行业向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郭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探讨[J].现代制造,2019,18(33):128-129.
[2]邵瑞,苏婷,白忠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信息化管理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9,19(4):125-126.
[3]胡宏毅.信息化技术在地铁运营中的应用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9,20(0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