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民安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若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无法满足规范的标准要求,就会威胁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利于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务必高度重视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推动工程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混凝土的质量和应用模式对结构稳定性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决定了土木工程的验收质量。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抗腐蚀性和结构强度优势显著,施工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凝土材料性能,认真探讨分析混凝土材料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检测方式。
1 混凝土试验检测的内容
混凝土检测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混凝土材料质量、粗细骨料以及抗压强度、抗水渗透性能的检测。在实际应用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以耐久性和材料应力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建筑施工设计的要求完成施工作业。混凝土检测中,配合比控制尤为关键,需少量混合水分和水泥,并根据实际加入适量的水泥和砂石,得到最佳的配合比。
2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
2.1 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
2.1.1 水灰比
水灰比能够全面体现水泥砂浆的粘稠度,这也是评价水泥砂浆的关键要素。在水灰比设计中,需依据工程项目概况,充分考虑多个影响因素。若水灰比较小,可适量加入水泥,提高水泥的粘稠度;若水灰比较大,则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增强,如不及时控制,就可能会出现拌和物流浆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时,需要科学选取水灰比,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2.1.2 砂率
砂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表面积和孔隙,也可充分体现粗细集料的比例。若已经选择水泥砂浆,且砂率提高时,混凝土集料的表面积也会随之提高,以此增加砂砾间的摩擦力,有效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如砂率降低,则集料表面积也会不断缩小,水泥会包裹在砂子表面,也可填充砂中的空隙,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长此以往便会使混凝土离析。所以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砂率选取,保持拌和物的流动性,降低出现离析问题的概率。
2.1.3 水泥浆
不同类型的水泥对用水量的要求有所不同,可以说,水泥的类型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水泥砂浆主要由水和水泥混合而成。如水泥未硬化,则水泥的润滑作用也更为明显,有效加强了拌和物的和易性,为工程施工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1.4 外加剂
如水和水泥同时固结,加入适量外加剂可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为工程施工的高质量进行奠定基础。
2.2 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2.2.1 抗渗性
抗渗性通常是指混凝土抵抗水渗透性的能力。混凝土的性能与密实度和渗透性成正相关关系。同时,混凝土的连通孔与其孔隙率也成正相关关系,在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工作中,渗水高度法法和逐级加压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
2.2.2 抗冻性测
在水饱和的状态下,要求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冻融循环作用检测,随后可及时观察混凝土的强度和完整性,以此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检测中,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孔隙构造和孔隙间的冲水程度。密实度较高且孔隙封闭的混凝土具有十分优良的抗冻性能。
2.2.3 抗腐蚀性检测
抗腐蚀性检测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方式检测混凝土最大干湿循环次数,并以此为前提划分混凝土的抗腐蚀性等级。
3 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检测现状
3.1 混凝土检测取样
我国现行的法律对建筑材料检测的方式及频率作出了十分详细的规定。在材料检测中,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检测试样、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也正因如此,检测人员无法全面且准确地了解检测方式。又由于部分检测机构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在混凝土检测工作中没有选用具有典型代表性的试样,抽取试样的数量不达标,最终导致混凝土检测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甚至无法明确混凝土的各项性能。
3.2 混凝土检测数据选取与误差
在长期的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中不难看出,即便检测人员在检测中严格执行材料检测的标准和规范,也依然无法完全规避试验数据误差问题。出现上述现象主要是由于不同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有所不同,材料检测的环境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距,这使得混凝土材料检测的结果分散型较强,误差较为明显。但是具体误差值只要不超出国家标准规定的范畴,即可判定材料质量和性能达标。反之,检测结果无法作为工程建设的依据和参考。所以检测人员在材料检测中,务必合理选取检测数据,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以此更加改善建筑材料检测水平。
3.3 混凝土检测温湿度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材料检测中,温度的影响尤为显著,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中,检测人员往往无法准确把控温湿度环境等因素,该情况极大地影响了混凝土检测,出现检测结果不准确的现象。为提升检测数据的精准度,我国有关部门对建筑材料检测和养护环境提出了十分明确且具体的要求。检测人员必须遵守检测标准和规范完成检测工作,以此减少温湿度因素对混凝土检测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混凝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4 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方法
4.1 建筑企业要及时规范取样标准
在混凝土检测工作中,检测部门一方面要选择代表性较强的样本,另一方面也需合理把控取样的频率,进而优化混凝土性能。因此,混凝土取样的合理性对建筑材料的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检测部门应制定明确且规范的建筑材料取样标准。如检测人员需提前制定混凝土检测取样计划,之后依照计划要求做好取样工作,从而增强取样的代表性,促进混凝土检测工作的顺利完成。为此,检测部门可向检测人员公布取样标准,最大限度地规避建筑材料检测中存在的误差。
4.2 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
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同样关系到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为此,检测部门需在检测前对检测人员开展系统培训,不断提高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并依据检测结果合理掌控检测过程,完善检测人员的职业素养。与此同时,为增强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检测人员也要具备较强的责任意识,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始终秉承谨慎、认真的态度,减少检测中的误差。不仅如此,检测部门还要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与技术培训,提高检测人员的业务能力,从而使检测人员准确把握现阶段最为先进和完善的建筑材料检测技术。
4.3 引入先进技术及设备
检测设备对建筑材料检测具有显著的影响,滞后的检测设备不利于维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了检测人员的科学决策,出现了检测人员判断失误等情况。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建筑材料检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全新的检测技术也广泛地应用在建筑材料检测中。科技的进步促使自动化检测成为当前市场主流的发展趋势,自动化检测的应用在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也可改进检测效率。因此,为增强混凝土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部门要积极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应用新式智能检测系统做好混凝土检测工作,以此全面优化混凝土检测水平,为后续作业打下基础。
5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工程质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改进建筑施工质量,检测部门需要确保建筑材料的性能。而为达到上述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检测监督工作,明确检测工作的环境,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且规范取样标准,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质量因素所造成的工程安全事故,为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
[2]吴燕.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大众标准化.2020(22):255-256.
[3]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18):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