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众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270
摘要:土木工程近年来在我国增长速度较快,这给房屋建筑的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房屋是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其质量会直接影响人们的安全。要想保证房屋质量,在土木时就要做好安全管理。一旦在房屋建筑过程中没有做好安全管理,就会导致企业出现较大的经济损失,甚至影响社会安定。当前,我国土木工程的安全管理还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极易引起安全问题。因此,对于土木工程安全管理的优化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土木工程;安全管理模式;创新
1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点分析
1.1具有流动性的特点
通常情况下,土木工程中的施工项目具有多元化特点,不同的工程部分都是由不同的施工队伍负责,其施工队伍具有流动性的特点,在完成项目工程之后,其他施工队伍会交替性开展施工工作,此类流动性的施工行为会导致安全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难点。部分施工队伍中会有临时性的施工人员,因为临时性的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化培训,缺乏专业知识和安全技能,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培训和管理难度很高,流动性强,如果不能合理进行安全管理,将会诱发很多隐患问题。
1.2具有集中性的特点
近年来,在我国的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已经体现了集中性的特点,主要因为安全管理的对象密集,容易受土木工程的项目性质影响,再加上管理工作中的封闭性管理方式,对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会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土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很多工作人员共同开展施工工作,有交叉作业的现象,施工安全管理的集中性很高,如果不能确保施工人员具有一定安全防护观念意识与防护技能,将会诱发很多的安全管理问题。
1.3具有复杂性的特点
在我国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个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标准、形式、内容都存在差异。就算是同一个工程项目,由于施工班组不同,安全管理的要求和标准也会存在不同。这就导致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所面临的环境较为复杂,管理内容非常烦琐。
2加强土木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策略
2.1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随着土木工程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施工人员已经开始认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因此,施工人员掌握了很多安全施工的技术。施工单位应该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的具体内容,综合开展土木工程安全教育培训活动,聘请专业的安全讲师为施工人员讲解安全知识,保证所有的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有所提高,确保施工能够安全的进行。
2.2提升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素质
土木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必须有所提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施工的安全性。管理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规范施工人员的施工行为。同时,所有的工作人员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持有相关工作的操作证件,保证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正确的施工操作方式进行施工。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提高责任意识,加强对安全管理知识的学习,并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科学合理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此外,施工单位应该尽最大努力营造出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构建安全管理机制,并组建安全管理工作小组。
2.3强化安全责任
随着土木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该强化安全责任,综合土木工程施工工序的内容,做好施工安全责任的分配。综合多方面的影响因素施工单位可以建立全面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以及施工的奖惩制度。施工的过程中所有的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切实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工序的安全与稳定。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安全事故,施工单位可以根据问题出现的原因,追究相应管理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责任,并对其进行处罚,从而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
同时,安全管理奖惩制度的制定可以保证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稳定的进行,保证所有施工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安全管理知识。管理人员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力度,及时排查施工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定期检查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保障施工能够安全进行。
2.4加大安全措施费用的投入
第一,做好施工机械设备的定期检查与保养,结合机械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科学合理的做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工作,保证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处于良好的状态。第二,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土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该重视安全防护工作的开展,对洞口以及高空施工等进行多重防护,最大限度提高施工的安全。第三,配备齐全的救援器材,做好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同时,施工单位应该对土木工程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建筑工程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概率最大的施工环节。第四,施工现场应该合理设置安全警示牌。
2.5建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排查体系
保障土木工程施工安全是开展工程建设的基本原则。随着工程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体系也逐渐建立。为了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需要在原有的安全管理基础上,提高管理力度,在施工现场建立安全隐患排查体系。安全隐患排查体系以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和安全员为主,通过责任划分,对施工场地范围内的安全隐患进行周期性地检查。为了确保安全隐患排查体系能够发挥作用,排查频率为每天两次,分别在开工作业之前和作业结束之后。作业开始之前的排查能够确保场地环境满足安全作业标准,防止施工中出现意外。作业之后排查能够对场地清理和收工后的情况进行确认,避免施工人员疏忽留下安全隐患。
2.6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的编制对于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非常重要。虽然施工场地已经做了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但是也无法完全杜绝安全问题的发生。所以,一旦发生安全问题,就需要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将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编制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方案需要结合项目的施工实际,对施工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分析,然后进行救援方案的编制。例如,存在高空作业的项目,需要做好高空坠落的应急救援,施工场地临近河流湖泊则需要做好溺水救援相关方案。总之,救援方案需要与项目实际情况匹配,同时科学可行。方案编制完成后需要组织进行演练,提高救援开展效率,降低事故损失。
2.7改善建筑施工场地作业条件
改善施工现场的作业条件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通过采取适当的劳动保护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人员受到伤害。改善作业条件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场地条件的改善,一方面是对作业人员的防护。场地条件的改善主要包括施工前进行场地平整,按照施工要求进行适当的改造,如排水、围护等,给施工作业人员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在高温、雨雪、大风、严寒天气,改变作业时间,避开不良因素。在人员防护方面,通过穿戴劳保用品来避免事故发生,例如佩戴安全帽、夏季服用防暑降温药品、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高空作业使用安全绳和安全带等。
结束语
在土木工程中,安全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它对建筑的工期和房屋的质量都会产生影响。当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只有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土木工程,大大降低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薛栋.建筑施工中如何做好建筑安全施工管理防范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6):166-167.
[2]刘涛,李靖,江伟传.“人本原理”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34.
[3]周雪梅.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2):184-185.
[4]马传兆.基于模块化的房屋土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构建[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25.
[5]王天亮.建筑安全施工管理策略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22):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