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市政养护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5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也给各领域带来新的发展契机,更多先进的理念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建筑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尤其是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应对原有的管理形式进行转变,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得到了良好的管理效果,为建筑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价值体会
1全过程造价控制特点
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可以对建设资金进行控制,建筑工程一旦开始就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应采用相应的计算方式及计价方式对资金进行合理管控,对各施工阶段造价进行预估并将建筑工程造价控制在预定限额内,同时可以应对项目中所产生的偏差进行调整与优化,从而可以实现对资金的合理应用,有效避免资金浪费现象,最大限度保证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其次,可以进一步提升施工质量,在进行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采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后可以对施工资金进行有效控制并可以确保施工质量。资金的合理利用可以避免低质量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同时在对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后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安全问题的发生,确保工程顺利开展,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2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价值
2.1决策阶段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进行造价控制可以对更好的发挥出资金的作用,但是目前一部分建筑企业在进行造价管理工作时并没有认识到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价值,最终无法对资金进行合理利用,最后导致成本增加,无法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可以保证各环节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并可以对资金进行计划、预算并提高控制效果,从而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同时采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后可以降低资金风险并可以为企业决策工作提供依据。
2.2保证工程量的合理性
建筑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造价管理的效果与建筑企业经济效益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方式后可以对工程量进行合理规划并提高工程量估算的准确性,进而可以对建筑工程各环节进行有效监管,从而可以对建筑工程各施工环节进行规范管理,确保施工效率同时可以保证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及使用效果。
2.3对采购价格进行控制
随着建筑工程规模逐渐扩大,工程中涉及到的内容也逐渐增多,也拉长了施工工期,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无法保证建筑使用寿命。同时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材料价格会受到市场变化的影响,假如施工材料出现变化后会直接影响施工成本。而在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后相关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对采购计划进行调整,将材料采购价格进行控制,保证采购工作效率。
2.4规避经济风险
建筑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施工环节也逐渐增多。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看可以将建筑工程分为预算管理、施工过程管控、竣工验收及结算工作,在全过程造价控制过程中这几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见要想保证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效果应从经济管理角度开展,可以对不同施工阶段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可以对资金风险进行控制,从而保证资金使用效率。
2.5提高物资使用效率
近些年来,建筑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也增加了工程建设的复杂性,施工内容也随之增多,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及物资也随之增加,假如没有做好人员及物资的管理就无法对建筑工程资金使用量进行控制。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可以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利用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对施工现场人员及物资进行合理规划,保证资金成本估算效果的同时对成本进行控制,在提高工程资金使用效率的同时可以降低物资消耗量。
2.6进一步促进市场发展
现阶段市场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主导作用,从建筑行业角度来看,建筑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
因此建筑企业要想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应不断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应充分利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首先,设计阶段。在进行工程设计过程中应采用标准化设计方式,可以对经济及技术进行综合性考量,对工期有要求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缩短工程施工周期,可以在规定工期内完工。其次,招投标工作。在进行投标竞争时企业具有相同资质及规模时会陷入两难境地,这样就应做好报价工作并将其设定到合理的范围内。最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应充分发挥出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时可以将市场变化情况作为依据,从而可以更适合市场发展要求,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从工程建设角度来看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在使用后可以保证各环节预算符合标准并可以确保工程可以顺利开展。
3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3.1决策阶段
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工作应从决策阶段就开始。决策阶段是建筑工程建议书提交阶段,应确保其可行性。将其作为建筑工程投资预算编制工作的依据,完成工程任务书编制。在进行建筑工程决策时,应对施工过程中造价控制影响进行决策,从而可以保证建筑工程经济效益。因此应强化决策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管理责任进行落实,对每个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从而保证管理效果。在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应组建监管部门,监管部门中的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同时保证其具由良好的职业素养,有效控制资金使用情况。此外,相关管理部门应做好市场调查并通过此来规避投资风险。在选择建筑工程时应对其实际市场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充分了解施工地点地质情况、自然环境及临时用水用电情况等,从而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与准确性。
3.2设计阶段
全过程造价控制管理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也起到了重要的价值,可以保证设计与工程要求相符。在设计阶段,一部分建筑企业并没有在这个阶段体现出费用价值,但是在设计阶段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认识到审查工作的作用并加强审查力度,从而可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全面性及设计质量,可以对工程进行合理规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中不同阶段资金使用及技术应用情况。此外,分析设计方案变更时给工程造价所带来的影响。在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设计方案变更情况比较常见,变更问题与施工进度、建设质量及资金使用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正式施工前应做好审核工作,对不合理的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有效避免因变更问题所导致的返工情况,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3.3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造价管理工作落实到各环节。目前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这样增加了施工阶段造价控制工作的难度。从施工企业角度来看,应强化施工阶段管理力度,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经济效益,这样既可以减少业主投资量同时可以对企业中各项工作进行完善,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在进行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时应做好施工组织及规划工作。同时保证所选择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并确保其可以满足施工技术使用及经济效益提升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避免设计或材料变更情况并对施工内容进行全面掌控,从而可以对施工费用使用情况及预算进行调整。
3.4竣工结算阶段
建筑工程结算阶段指的是在工程完成整体建设后承包商根据合同要求对项目进行验收,建筑企业对施工中所产生的各项款项进行核算。要想保证工程结算造价控制效果建设企业应先审核工程量并对施工图纸及施工过程中的变更情况进行分析,有效避免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润出现工程量虚报现象。保证套用定额单价的准确性并对计量单位、估算情况及技术标准等进行确定,从而满足工程要求。
4结语:将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模式应用到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可以保证资金使用效率。可以对各阶段资金使用量进行估算与配置并可以有效避免资金风险。确保造价工作管理的全面性并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人,体现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职能并对全过程造价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保证造价管理水平,为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创建条件。
参考文献:
[1]彭玉龙,刘海峰.浅析进一步强化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J].砖瓦,2020(08):96-97.
[2]王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的融合与应用[J].砖瓦,2020(08):82+84.
[3]时丽辉.建筑工程中全过程造价控制模式的应用[J].城市建筑,2019,(1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