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吴庆来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吴庆来
[导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建设速度加快。
        浙江省核工业二六二大队  浙江省湖州市  313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城乡建设速度加快。当前,美丽乡村规划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从城乡规划设计角度出发,就乡村规划原则进行详细阐述,分析乡村规划面临的窘境,提出了乡村规划实施方案。
        关键词:城乡;规划设计;美丽乡村;规划研究
        引言
        在现代社会发展建设中,城乡规划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控规管理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给城乡规划整体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必须针对城乡规划面临的困境,制订相应的优化调整策略,以此更好地促进城乡规划发展。
        1美丽乡村规划的背景及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基础在我国农村,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体现了我国对规划农村地区建设的重视与要求,近几年农村建设围绕“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的目标要求开展生态文明规划。生态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是党中央结合近年来乡村建设的实际,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改善乡村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的全面部署。进行生态乡村规划应遵循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彰显乡村的特色,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同时依托自然资源,挖掘乡村文化、建筑、景观资源,带动乡村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美丽乡村。
        2城乡规划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2.1实现农业结构改革的设计原则
        经济提升是城乡规划设计的目标,要想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就需要做到农业结构的改革,所以,城乡规划设计应考虑农业结构改革因素。初步研究发现,我国农业结构模式采用的是粗放型,其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资源的浪费,约束了经济发展。鉴于此,在城乡规划设计时,既需要实施土地联产承包模式,又需要进行土地资源潜能的挖掘,其目的是改善生产水平,做到农业资源的多次利用,如此一来,就可以将上游的废物转变为下游的原料,既节约成本,又改善环境。
        2.2创造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
        一个和谐美好的人居环境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上。在物质层面上,村庄建设规划需完善村庄道路、排给水、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改善村庄的整体风貌,提升乡村的环境美学品质。在精神层面上,理顺乡村发展的历史脉络,在乡村传统文化保护的同时,对村庄红色文化深入挖掘,通过特定的场景设计,展现红色记忆,增添乡村魅力。
        3城乡规划设计面临的窘境
        3.1城乡规划设计以形象工程为主,忽视了建设质量
        在具体的城乡规划设计中,相关单位所考虑的是农村形象,即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开展建设工作,既不会延误施工进度,也不会造成混乱的现场,但是,农村形象的管理耗费了工作人员的大量时间,致使其无法保障建设的质量,城乡规划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另外,部分城乡规划设计未考虑农民的意愿,而是直接对妨碍的建筑实施拆除,极大地破坏了农村环境,不利于后续城乡规划设计工作的开展。
        3.2村民参与度低
        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地方政府官员和外来的规划师主导了村庄发展方向,忽视了村民在村庄发展中的地位,缺少与农民的沟通,这必然会影响村庄整治过程中村民参与的积极性。其主要原因规划前期调研过程中,调研的深度不够,同时,欠缺对村民进行村落保护规划与革命遗产保护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指导,从而导致他们对美丽乡村规划的认知度不高,进而参与度低。


        3.3设计规划不科学
        传统乡村的规划设计上,设计人员没有从大局方向考虑或者是考虑不周全,在规划过程中渗入自己的主观因素较多,没有从乡村的地理位置、发展产业、保护原生态等角度出发,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损失。
        4城乡规划设计中美丽乡村规划策略
        4.1设计科学化的乡村布局规划
        对于乡村布局规划来说,其必须具备科学性,具体的实施途径有两个:首先,乡村布局规划应该以乡村的实际状况为基础,掌握村民的生活习惯,了解村民的文化习俗,随后开展有效的空间规划设计,尽可能满足不同村民的生活需求,为后续的经济提升打好基础;其次,乡村布局规划需要进行全面的信息宣传,让全体村民明确布局规划的内容,从而积极配合相关工作,切实实现乡村的每一处角落都得到合理建设。另外,村民在乡村布局规划中担任着质量监督的角色,一旦发现质量问题,就要及时做出调整,最大化确保乡村布局规划的科学性。
        4.2规划内容注重产业发展和文化传承
        生态型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要加强产业引导,依托地区资源特色或优势,根据地方条件和市场需求,发挥生态优势,深挖一些带动地方发展的特色产业,增强村民的造血功能,推动村民尽快增收致富。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地域、生态等特色优势资源,立足“旅游活村、产业富村、生态亮村”的发展战略,树立“环境就是资源,长寿就是财富”的理念,高品位打造“世外桃源”美丽乡村。
        4.3合理开展乡村景观绿色规划
        将乡村景观应用到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应当要注重其绿化规划工作的开展,含括了公共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以及河岸绿化等内容。其中道路绿化是整体乡村景观的重要内容,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不但能够打造一个宜人舒服的环境,并且还能够有效净化乡村空气,在调节气候环境的同时,还能够打造优良的街道景观。在乡村景观中较为经常能够发现小型的公共绿化开放公园,该类公园一方面能够优化乡村环境,一方面能够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有利于改善村民间的关系。另一个提高乡村景观绿化环境的途径就是打造河岸绿化,水体是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国内大部分村落均是依山傍水建设起来,所以做好河岸的绿化工作尤为重要,其关系到了乡村环境质量的提升。此外在乡村景观中另一基础元素就是庭院绿化,设计人员应当要做好相关规划工作,以达到对村民生活进行优化的目的。
        4.4制定合理的乡村规划体系
        乡村布局规划希望实现乡村的持续发展,而不是暂时性的短期经济目标,所以,需要以乡村规划体系为基础。乡村规划体系的建设是当前的重中之重,融入乡村的经济发展特点,结合乡村的文化建设内容,确定最佳的乡村发展模式。以往的乡村规划方式重视的是经济提升,但当前的乡村规划建设不能仅停留在经济角度,还需要考虑生态因素和可持续发展因素,尤其要减少对传统文化的破坏,在不影响传统建筑物的前提下开展乡村建设。
        结语
        望得见山,亦看得见水,打造美丽新乡村旨在不仅是让人类回归最初的绿色环境,更是为了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使人类与大自然成为生命共同体,为人们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基础。只有正确地处理好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人类的生活,开创富裕的生产发展之路,这既是几千年来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21新世纪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的指导思想。总而言之,人们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农村开发进程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了更好的建设条件,因此,加强美丽乡村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郑江海.城乡规划批后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73-74.
        [2]李芬.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景观规划研究[J].华中建筑,2020,38(12):139-141.
        [3]段飞.苏州太湖区域乡村旅游规划的思路探索[J].科技视界,2020(33):125-127.
        [4]罗维成.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实施路径[J].福建建材,2020(11):31-33.
        [5]肖扬.城乡规划方法与技术[J].城市规划学刊,2020(06):121-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