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水资源管理中心 新疆 831100
摘要:水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能源,同时淡水资源也是世界上珍惜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作为良性环境保护体系的基本组成,属于富有战略意义价值的资源,也是保障社会大环境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资源质量水平关乎着国家文明程度,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健康发展水平。为了满足当代社会的发展需要,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发挥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优势,强化生态理念,完成水资源保护工作。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
为了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需要注重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环境,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有效维护生态环境,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人类发展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水资源,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有效治理生态环境,维护水生物的多样性。
1 生态水利工程及水资源保护概述
生态水利工程要求在建设中注重水利工程基本功能的发挥,满足人们对水利工程的需求,这也成为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但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导致环境问题日趋严重,这也是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如今国家和社会已经重视这一问题并不断采取措施优化传统的水利工程,有效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保护了自然环境,实现水利工程持续发展的目标,为人们生活提供保障,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施工企业需要将保护自然环境作为核心理念,在利用水资源的同时保护河流的原始形态,维护生物多样性。另外,在一些水资源较发达的地区已经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环境,例如退耕还林、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恢复流域内的原始地貌以及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在规划和设计水利工程时不仅需要保护原有的地貌,而且需要利用该地区的水资源保障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水资源保护是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保护是国家重点工程,保护水资源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还实现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效提高水能的利用率。为了对水资源进行保护和利用,通常会选择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建筑水利工程能够实现对水资源的保护,有效解决洪涝灾害,避免造成严重损失。
2 生态水利工程对水资源保护的影响
2.1优化水文环境
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时,要减少对水资源环境的影响,从而使水利工程建设得更加全面。在建设水利工程时需要考虑水文环境,但有效的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反过来也可以保护水文环境。我国有些地区常年缺水,而通过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且对周边植被、作物的生长都有所保障,能够推动社会的发展。
2.2提高水资源恢复能力
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提高地区水资源的恢复能力。生态水利工程能够有效规划当地水资源,利用先进的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合理调配,提高生态环境的平衡和恢复能力。水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由政府部门管理,在使用时难免会出现一些浪费问题,而通过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能够实现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有效解决浪费问题。
2.3保护生态环境多元化
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需要注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使水利工程建设得更加完善,以此保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还需要对生态水利工程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而水利工程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融合周围环境,保护该地区的生态多元化,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3生态水利工程与水资源保护的措施
3.1促进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
强化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促进水资源保护效率的不断提升。首先要强调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
反思当前水资源使用现状,国家陆续颁布实施对应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专职管理组织,必须严格控制不合法使用水资源现象的发生,只有这样水资源的保护效率才得以强化提升。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全球化进程持续深入,水资源保护问题不单纯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各国都必须面临的大问题,因此结合现阶段水资源的使用情况,相关部门必须致力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的完善健全,强化水资源管理力度,大大提升水资源保护效率,促进水环境可持续健康发展。
3.2水利资源开发环节强调物种的共生互补
水利资源开发阶段,必须格外强调物种的共生互补。生态体系的显著特征是在既定范围内物种数量群保持恒定不变。但是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将生态体系的平等直接打破,同时生态体系内物种群体数量间的平衡也受到直接威胁。为此,开展水利工程建设,一定要将水利工程建设和自然生态环境有机整合起来,必须严格遵照物种共生的基本准则,保障水利工程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高效展开,保障生态体系稳定,立足于这一基础实现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3.3水资源开发过程强调水土资源生态性的保持
在开发水资源的时候必须针对性地做好水资源保护工作,必须在强化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借助多样化的方法,例如树木种植提升固土效果,在此基础上提升水土保持效率。此外水利工程建设环节,广大施工企业一定要结合施工场地水文地质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分析,全方位把握好水利工程建设区域地下水分布特征的前提下,使得水文地质灾害发生率大大降低,促进施工现场水质、土质优化水平高效提升,真正为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高效和谐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4加大生态水利投入,保障环保工程建设顺利
政府部门作为水资源开发、治理保护、管理的主导者,为了保障水资源实现可持续高效发展目标,政府部门一定要提升公共财政支持力度,保障长效投入保障机制高效建立起来,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提供全方位的支撑。政府部门在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发展的同时,还需要积极吸收借鉴多元化投资主体的方式,引导激励更多的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这种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机制的建立,为和谐的市场投资环境的营造创造了条件,同时还保障了生态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重组型,政府公共财政压力也不至于过大。
3.5借鉴整体性水域生态发展模式
保障水域生态整体性生态水利工程建设高效发展,必须保障整体性水域生态发展模式高效应用,实现生态体系自我调节能力的高效提升,同时完成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一定要格外关注与邻近水域间的高效衔接,高效满足水域流动性的前提下,强化提升生物活跃度,这样一来生态体系本身的分解能力、净化能力也得以高效提升。此外,还必须强调统一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标准的明确,规避邻近区域水质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额情况,使水利工程建设区域生态体系相互作用效率的稳步提升。
4结束语
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河流水体生态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是进行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修复的基础措施。在建设生态水利工程时,需要注重水资源和水生生物物种生存环境的保护,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影响,还需要结合生态文明理论和工程水文学探索水生物多样性的特点并进行统筹管理,从而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发挥生态水利工程的作用,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嘉宝.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综合利用中的实践[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0,38(6):77-79.
[2]徐振军.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环境问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5(7):275-276.
[3]伍伟章.生态水利工程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作用[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48(8):21-22.
[4]徐建华,李兴龙.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4):241-242.
[5]管秀娟,毕文强.新时期加强水资源论证工作的对策[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