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刘春明

发表时间:2021/6/9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刘春明
[导读] 摘要:随着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其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大量实践过程和建设过程问题凸显出来,如现行装配式混凝土涉及节点连接、预埋吊装等技术不成熟;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较为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与部品部件生产过程脱节;标准规范有待健全;技术体系有待完善;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出现真空等实际问题,严重制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健康发展及既定目标达成。
        身份证号:37078419910718xxxx  266000
        摘要:随着装配式建筑稳步推进,其中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工程的大量实践过程和建设过程问题凸显出来,如现行装配式混凝土涉及节点连接、预埋吊装等技术不成熟;装配式建筑相关人才较为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与部品部件生产过程脱节;标准规范有待健全;技术体系有待完善;装配式建筑监管机制出现真空等实际问题,严重制约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健康发展及既定目标达成。尤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高成本现状是关系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是亟需解决的紧迫问题。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成本控制
        引言
        在建筑工艺的基础上,加强管理工作的力度,将降低造价成本为重点,借此研究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实际效果,促进建筑行业的现代化发展,为我国建筑行业建设提供更大的帮助。
        1成本管理与工程预结算基本内容
        广义角度,施工成本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对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费用与产品成本的管理,其工作内容可分为成本预测、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以及成本考核等环节,是全面覆盖项目施工各环节的管理形式[1]。狭义角度,施工成本控制主要是指在项目施工中,对预先制定的成本计划、项目标准及实际产生的耗费进行审核监督的管理工作。工程预结算主要涵盖项目工程量测算、整体工程项目成本预算、工程项目竣工结算等工作内容,具备较强的综合性。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已经成为企业确保工程预结算真实性与科学性的关键。预结算审核是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借助政府部门发布的具体取费标准、实物工程量、设计图纸等内容,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确认与控制的监督审核工作。
        2装配式建筑工程实际造价与初期预算差异问题的基本概述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针,基层工业机构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和改善建设项目类型,在这种力量的驱使下出现了装配式建筑项目。与传统的建设项目相比,现阶段的装配置建设项目不仅更符合国家建设项目的绿色建设理念,但是其中的实际造价和初期预算问题存在差异,说明其中某些环节还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从长远来看,这种情况继续下去将严重损害建设单位的经济利益,并将对企业的整体发展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3装配式建筑造价预算与成本管控问题改进措施分析
        3.1优化企业生产
        在推广装配式建筑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建筑行业骨干部品部件生产企业支撑作用,壮大一批规模合理、创新能力强、机械化水平高的部品部件生产企业,鼓励大型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预拌砂浆生产企业、传统建材企业向预制构件和住宅部品部件生产企业转型,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内地先进骨干企业建立符合新疆实际的部品部件生产基地。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平。合理布局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产能,各地应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运输半径等因素,结合本地周边区域发展情况,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品种和规格,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优化物流管理,合理组织配送。建立部品部件质量检验检测和验收机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


        3.2完善工程造价预结算制度
        企业应综合分析自身实际运营情况以及成本控制管理需求,针对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具体工作内容,构建并完善制度体系,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工程造价预结算的实际工作成效,确保工程造价预结算对施工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与有力保障。企业可从责任制度入手,划分工程造价预结算各项工作的具体责任范围,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明确自身工作职责。在造价预结算责任制度中,相关管理人员应针对施工环节产生的造价内容进行独立核算,在确保核算质量的前提下,提升工作时效性。应针对施工工程造价工作及其涉及的施工环节建立专门的监督机制,提升各项施工资料的准确性,为工程造价预结算提供详尽的工程项目资料。在此基础上,全面整合工程造价的分析记录与评价内容,便于审核材料价格、计算分析施工图设计、检查资金使用效率等。在项目即将竣工时,及时回收临时计价项目与未使用的建筑材料,对残值进行折算,强化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效果。在此基础上,企业可深入分析工程预算与实际结算之间的差距,分析其中缘由,为成本管理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3.3资源节约的成本控制
        在生产阶段,对各项目的主要物料及模具资料进行信息统计,不同项目材料的规格进行尺寸统一,如桁架筋长度尺寸上进行了相邻100mm内的合并尺寸,对不同项目外形尺寸相同的模具进行改造再利用等。在采购阶段,结合生产计划和原材料市场波动的低点进行物料采购,材料不可过多地堆积在仓库,致使资金流转不通畅。在生产过程中,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做好混凝土搅拌站的配比、发料管理,定期复核钢筋、埋件、混凝土等材料的损耗量,达到节约资源、控制生产成本的目的。
        3.4及时引入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相关资源愈发丰富的形势下,信息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中有了更多可能性。为此,企业应积极引入信息技术,更新预结算与成本管理内容形式。企业可通过引入BIM技术实现上述管理目标。BIM技术是一种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可以利用各项参数模型进行项目整合。基于BIM技术开展的工程造价预结算管理工作,可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三维立体施工图,摆脱传统预结算中利用单一线条绘制图纸进行分析预测的局面。同时,BIM技术的引入,为企业协调造价预结算、成本管理及项目施工设计调整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BIM技术对项目的高效集成,可帮助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模拟,及时发现各项问题,使施工成本管理工作得以在问题产生前进行合理干预,并在BIM技术支持下通过专项会议等形式沟通协调相关问题。除此之外,BIM技术具备的模拟性,为工程造价预结算工作中对比分析不同建筑项目施工方案,提供了更加高效的分析测算工具,便于提升成本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全面性,推动企业施工成本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进一步提高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成本控制效率,就必须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降低成本,创新发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引进新的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发展特色业务,培养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产业整合。利用特色业务来反哺传统装配式构件业务,实现装配式建筑构件最优化生产,以实现生产成本控制,行业特性决定了这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和消耗战。
        参考文献:
        [1]李奕,张艳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2018(4):58-62.
        [2]孙颖,刘伊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建造成本控制研究[J].建筑经济,2020(1):11-14.
        [3]朱宪慧.装配式建筑项目成本优化控制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9.
        [4]朱敏,张哨军,孙静,等.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成本控制研究[J].价值工程,2019(30):268-270.
        [5]李德明.装配式建筑构件成本控制关键因素与优化对策[D].福州:福建工程学院,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