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青乐 熊敏利 任晓峰
乌鲁木齐市京环环境能源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生态环境对于保证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各国在发展过程中对大量自然资源的利用缺乏合理性,并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在现阶段及未来发展阶段,国家需要针对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关键词:自然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1 引言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惠及子孙的伟大事业,也是一个宏伟工程,任重而道远。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再强调要节约资源,注意维护生态环境,同时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我国人均资源不够雄厚,地域宽广,生态环境相对薄弱,以至于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2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价值缺乏科学认识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通常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受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决定的,而没有投入劳动或不能进行交易的事物的本身是不存在任何价值的。受这种传统认识理念的影响,人们普遍对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身的价值缺乏科学明确的认识,从而在进行一切活动过程中往往存在对资源过度和掠夺性占有、开发的现象,无限制地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导致生态环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不断恶化。我国现阶段用于衡量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为国民生产总值,主要涵盖了工农业生产的产品及其服务等方面的价值,其中对于固定资产的折旧进行了计算,但却忽略了对自然资源的损耗以及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的损失。因此,我们会发现,在当下国家经济指标不断提升的同时,自然资源的利用率较低,大量资源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些现象都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制约着人类文明和经济的发展。
2.2 生态保护技术落后
生态保护需要高水平技术支持。但目前我国生态保护技术水平不高,难以满足生态保护技术要求。总的来讲,在我国,不管是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环境生产技术以及环境保护技术都和国外很多国家之间有着一定的差距,无法结合当前状况,控制好环境污染,良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导致生态环境遭受到了比较严重的破坏。目前,我国的生态保护技术与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而对于从发达国家引进生态保护核心技术又具有很大的难度,对环境保护技术的提高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2.3 缺乏科技的应用
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过程中一直都比较缺乏科技方面的投入,这是导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比较落后的一个主要因素,就目前状况来看,在我国大约18%的科技人员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同时,我国科技和环境保护投资仅占科技投资总额的2%。这说明我国在环保技术投入相对脆弱,在这样的状况下不利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3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对策
3.1 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强化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我国的人口数量众多,如果国民普遍缺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那么就会造成自然资源过早地消亡,对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最终只会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公民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以及能否全面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是否具备较强的环保意识。
因此,国家需要加大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强化公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各大媒体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作用,向社会大众宣传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价值,唤醒公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企业可以通过建设企业文化,组织企业内部员工开展一系列自然资源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等公益活动,并鼓励社会群众积极参与,和社会各行业领域共同营造出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此外,国家还需要在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体系中增加自然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教育内容,从学生时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从而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
3.2 优化生态空间格局
生态空间格局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优化生态空间格局是实现“多规合一”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而言,生态空间是指在城市与区域范围内,除建设用地以外的一切自然或人工的植物群落、山林水体及具有绿色潜能的空间等系列生态用地,是各类生态用地组合形成的整体结构。在城市规划中,生态空间格局优化可从恢复生态空间的自然功能,界定城市山林水体的保护边界和发展引导,合理布局城市的绿化空间、景观设计等多方面加以实现,并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海绵城市、立体绿化、绿色街巷设计等理念,以此满足广大民众多样化的生活需求,并满足城市发展对生态空间体量和质量的需求。
3.3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
该体系主要涉及三个层面,一是要和国家整体调控机制的发展相符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将其纳入到经济立法当中,在进行经济决策之时要考虑生态环境因素,将二者有机结合,避免只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而忽视了环境保护,经济决策必须是建立环境保护基础之上的,这一点毋容置疑;其次要对环境与资源法律进不断完善,构建一个涵盖多方面法律要求的完整的法律体系,其体系涉及环境基本法、程序法等等;最后要将立法与国际接轨,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环境条约和标准,建立与之配套的国内立法,实现二者的有力衔接,国际上的相关环境保护条例已经非常完善,且已经有一定的实施经验,我们将之加以利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3.4 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
针对城市中出现的大气污染、污水污染、垃圾污染以及噪声污染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深入推进燃煤锅炉整治、重点企业VOC治理、黄标车淘汰、扬尘污染防治等工作,开展重大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确保城市水环境安全。联合有关部门加强施工噪声、交通噪声及生活噪声污染治理,加大环保监管、执法力度。组织开展垃圾分类管理,在垃圾管理的过程中,将垃圾分类进行不断的完善,此外,在城市的相关规划当中,将城市的相关建设和环境的评价体系进行同步,不断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严格把控城市污染的排放量,提供完善城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服务。
4 结束语
我国在现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上仍然存在诸多不足,虽然国家已经针对其相关工作提出了一定要求,但取得的效果依然不尽如人意。因此,接下来,国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加强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并保证各项法规得到全面有效地实施。始终坚持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要求,从而提高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唐.生态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对策[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19-20.
[2] 盛冰清.探讨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08):170-171.
[3] 刘书侨.自然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探析[J].管理观察,2019(02):98-99.
[4] 方永丽. 中国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5] 肖璨. 基于生态补偿的流域生态资源负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