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周琴
[导读]

浅谈小学语文高段习作教学策略
周  琴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校)
摘要: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方面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如何做到这些目标是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的一个难点,但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师就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了。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194-01


        习作是一种通过书面的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方式,是人们非常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是一种表现美的重要形式。新课标的语文教材,在小学中高年级开始习作教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所以,教授学生习作,是为了能让他们学以致用,牢牢地掌握习作这门交流方式。
        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方面的目标,在于使学生“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使他们“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应用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中高段习作教学,就是要本着这个目标实施,不断探索更科学更合理更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中高段习作教学理所当然地就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教好小学中高段习作,就成为小学教师必须要探讨的课题,在此笔者就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希望能够对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同行有所帮助。
        一、注意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阅读与写作同属于语文学科教学的两大任务根本,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多多尝试习作练习,加强读写的练习,读与写相结合,才能够使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一个相当大的问题,就是读与写严重脱节,读只为读而读,写只为写而写,切断了读与写之间的练习,这样无论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还是对其写作能力的提高,都有着不利影响。所以,注意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是教好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课的第一步。首先在阅读练习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理解阅读中所遇到的词汇,并鼓励学生专门有一个本子,用来积累阅读中所遇到的词汇,教他们运用这些词汇造句、说话。理解并准确地运用这些所学的词汇,就为习作打好了一些基础。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词汇渗透于习作中,就能够丰富习作的语言,使学生的作文更加丰满,有吸引力。


其次在阅读训练过程中引导学生与所读作品的作者做心灵的沟通,引导他们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并鼓励学生在读后发表自己的感性,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的写出自己的想法。读后写感,这样读写结合,相继进行,就能够使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双双得到提高。最后在阅读后鼓励学生对美文进行仿写和发挥想象,对文章进行写或扩写等训练。小学语文教材里所选用的很多课文,都是一些名家名作。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能力虽有不足,但是教师也要注意积极地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的习作手法。
        二、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习作积累素材
        小学语文中高段习作教学,一直以来是困扰小学教师的一个难点。然而,在其目标描述中,并没有要求学生对于习作练习立意多么高深,构思何等精巧。只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想说的话、要求其乐于书面表达、学会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基本的习作功底。对于这些要求,如果掌握了正确的教学方法,就能游刃有余了。如何教好中高段习作,达到教学目标。除了上述的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另外还有个有效的策略,那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其习作练习积累素材。
        三、鼓励学生勤练笔
        阅读可以积累好词汇,可以学习名家的写作技巧,观察生活,一点一滴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然而,写作教学切忌只让学生纸上谈兵。在积累和观察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地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诱导,使其产生表达的欲望,然后给出时间让其练习习作。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单独靠课堂上的学习和练习是绝对不够的,课下的练习也是一个必要的途径,世界每天都在变化,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每天都是另一个全新的景象,每天都充满着惊喜和新奇,学生每天的观察肯定会有新的不同,就会有新的习作素材,每当学生有了素材,教师就应该鼓励他们下笔练习。这样,使学生日常都在接受锤炼,习作水平经过一段时间肯定就会发生质的变化。比如,鼓励学生每天记日记,记下其身边新的变化和有趣的事情,教师每隔一段时间收上来逐一进行批阅,并通过学生的习作实例教习他们有效地习作技巧,肯定比泛泛地讲授更有效。
        传统的习作教学,教师讲得有板有眼,甚至同选题到开头再到行文最后到结尾,不厌其烦地讲授,但是每每看到学生的习作作文,不免又让人大失所望。所以,小学中高段习作教学的方法,一定要有所改变,一定要更科学更适合这阶段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才能有所成效。“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单靠每学期区区几堂课,远远不能达到教学目标。把习作练习渗透到学生整个语文的学习中,使其不断积累、观察,不断将练习渗透到日常生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达到习作教学的目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