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党春玲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党春玲
[导读] 核心素养对教育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是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前提的,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科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启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跟进改革的节奏,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基础学习,更要着重对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从而引导学生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的学科思维。因此,需要在这个

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党春玲
(新疆乌鲁木齐市第三十四中学  830000)
摘要:核心素养对教育改革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下,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创新是以核心素养为基本前提的,核心素养对初中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科教育方面有很大的启发。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跟进改革的节奏,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历史逻辑思维,既重视学科知识的基础学习,更要着重对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构建核心素养体系,从而引导学生构建从宏观到微观的学科思维。因此,需要在这个阶段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站在更立体的角度思考问题,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的基础上,拓展思维。本文将围绕如何立足核心素养从而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问题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 策略 优化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155-01


        引言:立足核心素养就是立足基础知识,智慧,情感等,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学科思维的锻炼离不开学科基础知识的积累,也离不开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思维对学生的思维锻炼有极大的帮助,主要表现在学习一个学科有一个立体的角度,能够宏观的把握重点知识,在脑海中有一个逻辑思维框架,这是一个在任何学科都可以用到的思维模式。因此,在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时,立足核心素养进行学科知识的讲解,是每一个教师应该值得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真正提高历史课堂的效率和学生的思辨能力,是我们当下要实现的艰巨的任务和重要任务,然而这一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一、基于核心素养对历史基础知识的系统巩固
        核心素养是一项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能力的考察,包含了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学科的批判思维能力等等。因此,核心思维对学生的思维锻炼有极大的帮助,主要表现在学习一个学科有一个立体的角度,能够宏观的把握重点知识,在脑海中有一个逻辑思维框架,这是一个在任何学科都可以用到的思维模式。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首先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空间中对历史事件的起因,发展、结果进行观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性并且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理性认识和情感取向。除此之外要立足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与能力。在核心素养的基础观念下,学习历史需要具备一个思辨能力,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从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意义的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做一个引导的角色,可以做一个示范,比如在讲到一个朝代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到这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等方面,综合考察这个知识点的应用。通过在这样的一个引导以及这样的学习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把握核心思维和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启发学生产生对一些思考,从中得到有益的锻炼。因此,核心素养的要点需要结合实际,一步一步由易到难的程度,不仅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历史学习能力的把握,还能让学生理解核心素养和历史学科之间的关系。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学习历史学科思维的策略
        众所周知,学习任何一个学科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当我们理解到这个要旨后,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即在立足核心素养背景下构建学生学习历史学科思维的策略。
        首先,需要对教材上的知识了如指掌,不断地进行一个知识的积累和巩固。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条件,也是立足核心素养的前提条件。因此,我们首先需要对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积累。学习是一个过程,历史学科是一个特殊且有趣的学科,主要以时间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事件,所以在积累历史知识时,需要一个量的积累,只有掌握量的积累才能实现以质的飞跃。因此,在学习历史学科时,需要把握每个朝代的特征,事件的起因、结果、影响等都要有个系统的认识,看似故事型的学科,正因为是故事型的学科,在学习中最容易混淆。


因此,我们必须在前期有一个量的积累。
        其次,在掌握好基础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立足核心素养加以创新。在新课标改革的推进下,创新也越来越被提到强调的层面上来。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师采取的是单向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比较传统,学生在课堂中更多是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并没有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学习效率极低,学习兴趣也十分低迷。因此,创新课堂成为了必要,创新课堂优化课堂教学成为了必要。那么,主要从哪几个方面优化课堂教学呢?在教学中,一方面,教师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引导学生去查阅相关知识点的背景知识,全面的体现一个历史事件的全知面貌,吸引学生兴趣和抓取学生的眼球。其次,也可在教学备案中,让学生主动投入学习中,例如,抽出一节课时间,让学生去做一些课前演讲,讲到商鞅变法知识点时,让学生去查阅相关知识点,为学生讲解商鞅变法的一些措施并分析原因。如此一来,课堂教学就越来越丰富,学生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角,而不是以往的机械的听。
        最后,立足核心素养的基础上,丰富课堂教学。课堂的教学是学习中最高效的时间,如何利用好课堂中的每一分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需要通过一些方式来激发学生。如今,多媒体信息技术越来越发达,在教学中适当引入一些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根据大家熟悉的教材有有一些拓展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一些历史影视剧情情节,相关的诗词朗诵,以及引用一些历史典故从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情景,让学生以扮演每个历史人物,来演绎出精彩的片段,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能加深对学习历史知识点的巩固。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实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这对教育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点。
        三、立足核心素养教育,注重对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引导
        历史是一门包含社会价值取向的学科,对构建学科思辨能力有很大的益处。在初中学习阶段,对于每一位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思想成熟度是介于成熟与稚嫩之间的,思想还未完全成熟。因此,初中教师需要在加强学科知识和核心素养之间关系,明确提出一方面学习基础的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要积极渗透情感教育,这样才能更好让教师与学生产生和谐的氛围,从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所以,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课堂中讲解历史知识点时,对于一些重难点知识时,需要引导学生去理解这些难点。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的同时在学习中逐渐获得灵感,不仅如此,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也有极大的帮助。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与教师建议良好的关系,拉近彼此的距离。在初中教育当中,为了更好地突出初中生更好地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主角,也可以组织学生,有序的进行发言,从而达到课堂效果。因此,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一步一步从各个方面都要实现。
        结语:总体来说,核心素养的教育是全方面的,对教育有极大的帮助。在初中阶段,对于历史学科课堂教学来说,立足核心素养教育,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帮助学生更全面的理解学科特点;另一方面,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在初中学习阶段,学生处于一个相对稚嫩的阶段,对学生的培养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因此,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教师需要具备一个全局观念和更立体的思维角度去解读历史学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次,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优化教学方案,采取科学的教学措施从而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真正实现新时代下的课堂优化模式。
参考文献:
[1]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J].杨惠.课程教育研究.2019(42)
[2]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J]. 赵洪成.新智慧.2020(27)
[3]简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J].姜泓玉.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 2020(09)
[4]浅谈史料实证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落实[J].刘羽.新课程(中学).2019(10)
[5]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历史课堂教学[J]. 宋增丰.新课程(中学).2019(06)
[6]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毕阿丽.学周刊. 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