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 助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以《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田秀清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中借助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了智慧、生机与活力,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本节课教学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兼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了学生,教师逐步搭设支架,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运用多媒体 助力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以《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为例
田秀清
(重庆市秀山东风路小学  重庆  秀山  409900)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教学中借助学校现有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在深刻理解与掌握数学知识技能,让课堂充满了智慧、生机与活力,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本节课教学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兼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了学生,教师逐步搭设支架,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多媒体     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153-01


        我校创建于1913年,学校座落在县城的东边,经历了100余年的风雨历程,是一所特色鲜明,成绩卓著的基础教育学校。目前我校拥有由交互式电子白板、投影机、计算机及扩音设备等组成的新“班班通”多媒体设备。每个班级里具备与外界进行不同层次的信息沟通、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日常教学的有效整合。那么,教师如何充分运用我校现有资源,培养学生数学素养?著名哲学家雅期贝尔斯在他的《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颗树摇动工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因此,教育本质的核心就是引领和唤醒。为此,本文以《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为例:
        一、片断:整体建构,合作探究
        课件出示图片
        师:我们的城市每天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我们周围也正在进行着城市建设,图中藏着三角形,看看谁的眼力好,把它们找出来。
        学生汇报,师讲评。
        师:哪位同学还能举例说明在生活中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师:我们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运用的如此广泛,它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使我们一眼就能辨认出来呢?
        师:为了进一步认识三角形,我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三根小棒、空白纸片、三根扣条、三根磁扣。
        师:四人小组合作分工,试着摆一摆,画一画,搭一搭,想一想,分别得到三角形。
        二、片断:展示作品,获取新知
        师:你是怎样画的?
        生1:一条边一条边地画。
        生2:用三角板画的。
        生3:打三个点,把它们连起来。
        电子白板上演示画三角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感知三角形的属性,抽象出概念。这样有利于学生借助直接经验,把抽象的概念和具体的图形联系起来。这里教师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恰当把握教学要求。


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在第一学段学生已初步认识过。此处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三角形的特征,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为此,还出示了一组含正、反例的图形让学生辨析,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角形概念。此处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边画边想、组织交流、引导概括三角形的特征,从而有效地落实了本节课重点的教学。)
        三、感悟
        本节课教学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资源,兼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把思考、探究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了学生,教师逐步搭设支架,充分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提高。
        1运用多媒体培养了学生数学素养
        2011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在原有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增加了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这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性,模型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研讨这节课时,我们力求做到以下几点:第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我们认为编者的目的不在于掌握某个具体知识和技能,而在于学生对模型思想的进一步体验、总结与自觉运用。因此,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认识三角形及其特征,三角形的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在观察、操作中理解高的含义,发现三角形有几条高,掌握画高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是以数学课程教学为载体,是在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我们力求做到第二点是环节清晰,螺旋递进;第三点是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由此反映数学学科的本质,有助于学生终身发展。
        2、运用多媒体探究三角形特性
        学习活动中,孩子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孩子或许会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经历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三角形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三角形的稳定性是在抽象的概念基础之上探究出来的,有必要让学生经历特性得出的全过程。本节课设计了这样几个实践活动:用三根小摆一摆、用空白纸画一画、用三根扣条搭一搭、用三个磁扣想一想。尤其是在探究三角形的特性中,搭三角形、四边形和五边形,亲身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在学生的操作活动中迎刃而解了。在体验中学习数学是保证教学有效的一种很好的教学途径。
        研究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切实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学始终围绕三角形的本质展开,而不是就现象论认识。学生通过学习,能用数学的方法严谨地分析问题形成 数学核心素养。
        3.运用多媒体导放结合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斯曾经说过:“最好的教学方法不只是讲清事实,而应该是激励学生去思索,自己去动手。”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学习”,学习应该是学生加工信息,实现自我的过程;学习也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放手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积极思考。本节课,借助我校现有教学资源,让课堂充满了智慧、生机与活力。
        培养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可能未来不从事数学,那培养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学习先进的现代课堂教育技术,利用各种途径获取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为更好地实现灵动课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重庆市教育云课堂优秀案例集》钟苇笛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