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郑金华
[导读] 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点。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德育工作思路,探索德育工作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提升班级学生道德素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管理创新策略研究
郑金华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吕墅中学  213100)
摘要:德育工作是初中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是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重点。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必须与时俱进,转变德育工作思路,探索德育工作管理的新方法、新思路,提升班级学生道德素养,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对“互联网+”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初中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106-01


        0.引言
        素质教育的推行与落实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也使学校教育更关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德育工作作为学校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关键。初中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具有反抗性与依赖性统一的特点,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也更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侵害,增加了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难度。新时期,班主任需要深刻认识到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创新德育工作内容与方式,提升德育工作成效。
        1.运用微信加强家校合作,为学生营造良好成长环境
        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任教师,相比于教师与同学,孩子总是更亲近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以及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家校合作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一大趋势,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期”,需要教师与家长一同引导学生,为学生营造健康的成长环境,从而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与行为习惯[1]。“互联网+教育”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实现“互联网+家校合作”。班主任可以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沟通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在家长会结束后将家长拉入微信群内。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可以就每周班级管理情况在微信群内进行简短的总结,并在群内表扬优秀的学生,在群内指导家长与孩子沟通的方法,使家长可以耐心与孩子沟通,更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心理状况。班主任与家长还可以通过私聊的方式讨论学生在校表现以及在家中的一些表现,拓宽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氛围,为学生营造关爱的成长环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受到积极的影响,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探索网络德育方式,拓宽德育工作阵地
        传统德育方式对初中生的影响力下降,德育效果有待提升。


当前,许多初中生都拥有电子设备,是伴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发展成长的一代,所以班主任不能再机械地采用传统德育方式,而是应该顺应时代发展趋势与学生学习需要,探索网络德育工作方式,创新德育工作形式,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接受道德教育,拓宽德育工作的覆盖面,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抵制负面影响。
        初中班主任开展网络德育工作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放的特点对学生开展教育,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环境。例如班主任可以利用腾讯会议软件开展以“怎样合理利用网络工具”为主题的讨论会,让学生讨论网络工具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什么。许多学生认为网络工具给我们的生活与学习带来了便利。班主任应该及时肯定学生的观点,但也要指出网络工具也使一部分学生无心学习,对学习之余利用网络工具合理放松身心的做法进行肯定,对于利用网络工具影响学习的行为进行批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让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工具进行学习与娱乐。
        除此之外,初中班主任还应该可以利用微信等网络平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因为成绩不佳、相貌平平产生了敏感、自卑心理,课堂参与度低、人际圈窄,不能够较好地融入班集体中。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可以利用微信以朋友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减轻学生面对面与教师沟通的心理压力,不对学生进行说教,使学生可以逐步对教师打开心扉,再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在班级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此类学生进行关注,为其展示自我提供更多的机会,帮助其树立信心,更好融入班集体中。
        3.组织媒介素养班会,营造良好班级风气
        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以及班级管理的重要途径,在“互联网+”时代需要急切提升学生媒介素养以及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与抵御能力[2]。因此,班主任可以开展媒介素养的主体班会,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讨论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负面影响,同时向学生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以学生刚兴趣的点入手提高学生班会参与度,提升学生媒介素养。
        班主任还可以开展班级学生记者团、新闻通讯社等班会主题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新闻素材采集、新闻稿件撰写、新闻素材拍摄等环节中,让学生创造性地展现自我,了解日常所接触真实的新闻报道是经过系统编排与审核后发出的,而一些网络信息则是网友随意发布的,其内容真实性有待探究,引导学生通过班会主题活动学会在接触网络信息或者现实生活中信息时学会辨别真假,自觉抵御不良信息的侵害。
        4.结语
        初中生思想活跃、讨厌说教,生理与心理处于变革期,如果班主任采用传统德育工作方法,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会加剧师生矛盾。“互联网+”时代下初中德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挑战,班主任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应该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方式,将网络平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德育工作中,发挥信息技术优势,营造良好班级风气与成长环境,改革网络德育方式与形式,提升班级学生道德素养,纠正学生不良的思想观念与行为习惯,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秦红兵. 基于信息技术背景的班级德育管理创新策略研究[J]. 名师在线, 2020(27);51-53.
[2]李翀. 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策略创新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11):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