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宋荟芸
[导读] 高中物理教学要增强有效性,就要坚持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和构建新课堂生态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与做中掌握物理本质和规律,发展科学思维和具备关键能力等。文章集中针对高中物理教学讨论,总结增强有效性策略。

关于提高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的探究
宋荟芸
(广东省龙川县第一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要增强有效性,就要坚持以新教学理念为指导,创新教学方法和构建新课堂生态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学与做中掌握物理本质和规律,发展科学思维和具备关键能力等。文章集中针对高中物理教学讨论,总结增强有效性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43-02


        引言:高中物理有一定深度,存在部分概念和内容抽象且难以理解特点。采取以往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学生常常无法掌握,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效果。鉴于这个状况,高中物理教学要从提高有效性出发,通过改革促进教学成果提升。
        一、重新构建物理课堂生态环境
        高中物理教学成效不理想,有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就是课堂生态环境存在问题。传统物理课堂以你讲我听模式为主,学生学习过于表面和浅层。在教师讲解下看似理解,但是不会知识迁移,遇到稍微复杂缺乏解决能力。这就需要构建学生为物理学习主体课堂环境,教师搭设多元化的平台,调动学生使其参与物理探究。
        学生物理知识获取主要依靠的是自主探究,期间做好体系建构,并在动脑和动手中锻炼和发展各种能力,形成正确的物理学习观念和科学意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要摆正位置,与学生平等交流与合作,是启发者,也是思维牵引者的[1]。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其在合作交流中实现教学相长,协助学生提高物理综合素养,保证其会学和会用,并具有物理探究能力,培养科学创新素养,教学有效性将显著提高。
        二、精心设计问题情境
        提高物理有效性教学需要让学生动起来,既要让其在物理课堂中动手和动嘴,更为关键是要使其在学习中动脑,在发现、推理、分析、综合等过程中更好内化,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和拥有高水平思维能力,促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可进行知识迁移,以保证能够应对和解决各种物理问题。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但是物理课堂中直接提问往往难以达到让学生积极思考效果。所以就要结合物理实用性强特点,与现实联系起来,精心设计问题和创设问题情境[2]。物理问题融入到特定情境中,学生好奇心会增强,并且会变得兴奋,具有催化的效果,可促使学生围绕问题主动思考。学生动脑和体验探究中获取知识效果更好,而且能够认识物理本质,实践应用物理知识能力也会增强。此外,物理教学中也可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思维不断深入,使其在自主思考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自学与终身学习素养。



        以“能量守恒定律”为例,这节课教学中可创设问题情境。教师提前准备影片,让学生观看柴油机运行视频。之后展示柴油机模型,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已经学习和了解了热力学第一定律,怎么用其解释柴油机工作原理?相较于直接摆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创设柴油机工作问题情境,学生学习和思考热情高。学生会积极动脑,并围绕问题展开交流。最终结合所学定律,得出结论是活塞压缩气体,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中散热可以忽略,温度升高情况下,达到柴油机燃点,自然就能促使其工作。
        三、加强实验教学
        物理学科属性决定实验重要性,可以说科学实验是物理学科存在的基础。物理在推动科技进步方面作用大,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前人研究成果,学好和会学,还要培养物理实验动手能力,使其在科学操作基础上创新,促进物理探究和科研能力提升,这样才能培育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物理人才。日常物理教学要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意识,同时还要培养科学实验素养,使其形成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实验态度。此外,高中物理实验应转变我做实验你看的方式,尽量多提供动手实验机会,使其在观察、记录、分析、推理中不断提高实验能力和素养,并认识和了解物理规律和本质,最终以实验促进教学三维目标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做课本上实验外,还要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利用身边的事物制作器材完成科学研究[3]。物理实验教学形式多样化,才能激发动手实验兴趣。学生在实验体验中感受到科学魅力和获取成就感,将会有持续性实验动机。物理实验能力提高,课程学习成效将显著提升,教学有效性将增强。
        以“简谐运动”为例,教学准备用具,主要有水平、竖直、气垫、弹簧振子以及单摆。课堂中引导学生做实验,先要利用单摆和竖直弹簧振子进行机械振动实验,要求学生思考两个物体运动相同之处。紧接着指导其做简谐运动,将弹簧固定住,然后将另外一端连到弹簧上。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物体振动几下就停下来。提问:同学们,请思考为什么会停止振动?如何才能让物体不断振动?继续做实验,将振子放到气垫导轨上,让其在作用下振动。在系列实验中让学生观察和思考,从而使其掌握简谐运动相关内容,培养其概括、抽象、分析能力,并使其掌握思维方法。
        四、结束语
        总之,物理有效性教学要从整体上进行转变,依据新课改要求,将落脚点放在促使学生发展,以及具有各种能力和终身获知素养上。通过构建物理课堂新生态环境、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多样化实验教学等,增强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永建. 提高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 科技资讯, 2019, 000(035):196-196.
[2]周庆东. 提高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 学子:理论版, 2017(20):26-26.
[3]郭海. 提高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策略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20, 000(006):P.67-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