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国学经典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詹鸿翔
[导读] 国学经典如《论语》《弟子规》《千字文》《大学》等是我国文学瑰宝,蕴含了深厚的智慧,是国学教育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国学经典中的教育素材与日常教育融合在一起,加强小学生国学经典课内外阅读,在国学经典阅读中渗透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国学经典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如何在小学国学经典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詹鸿翔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新正小学  510168)
摘要:国学经典如《论语》《弟子规》《千字文》《大学》等是我国文学瑰宝,蕴含了深厚的智慧,是国学教育经典,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素材。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可以利用国学经典中的教育素材与日常教育融合在一起,加强小学生国学经典课内外阅读,在国学经典阅读中渗透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本文主要分析如何在小学国学经典阅读中渗透感恩教育。
关键词:感恩教育;小学国学经典阅读;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084-01


        引言
        近年来,小学生的品质习惯的养成备受关注,人们逐渐意识到教育对小学生品质习惯形成的重要影响。孩子是每个家庭的珍宝,大部分学生都是在父母及长辈的关心呵护中成长的,在过分爱护的环境下,孩子容易形成一味索取不知回报的性格,缺乏对父母、对长辈、对同伴的感恩心,认为有人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的,如果不及时纠正小学生的这种心态,任其发展下去,会养成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性格,因此必须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认知和良好的品性。
        一、感恩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其一,渐进性原则。相比于五彩斑斓的动态图像,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条和概念不能快速加以掌握,这是因为其逻辑思维体系尚未完全形成,也就是说小学生不能第一时间完全理解并掌握感恩教育的真正含义。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应当采用渐进性的教育原则向小学生开展感恩教育。首先,教师要让学生明确感恩的具体含义,一般来说,一个人对待某件事物或者其他人的态度是根据其对事物或人的看法及观念决定的,也就是说让学生对感恩教育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了解是实行感恩教育的首要步骤。其次,让学生能对感恩这一概念进行实际应用,并反馈到生活中来,进而对别人示以恰到好处的关心和帮助,让学生真正从内心领悟到感恩。其二,全面性原则。感恩教育要遵循全面性原则,从多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达到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教育效果。对人的感恩可以具体表现为小学生对父母和其他亲戚长辈的感恩、对教授知识的教师的感恩、对同窗好友的感恩和对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的感恩等。对事物的感恩则具体表现为对原生家庭的感恩、对和谐社会的感恩和对强大祖国的感恩等。感恩教育具有全面性和广泛性,也就是说学生不能狭隘地让感恩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只对某个人或某个事物感恩,而应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做到对所有人和事物感恩。



        二、通过小学国学经典阅读教学,逐渐渗透感恩教育的内涵
        (一)在国学经典阅读中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
        在小学生教育过程中不能忽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要充分利用环境教育资源促进小学生教育效果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为小学生创造感恩教育环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班级环境的方式在无形中向小学生渗透感恩教育。教师可以用根据国学经典“似兰斯馨,如松之盛”“木有本,水有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语句,将相应的话语及图画内容粘贴在教室四周,如:“孝当竭力忠则尽命”“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等语句,让小学生意识到孝顺父母是一种感恩的方式。可以在教室门口等位置粘贴一些相关的礼仪图画,让小学生知道如何与他人打招呼、说再见、表示感谢等。在班级日常美术手工活动过程中,可以为小学生播放国学经典背景歌谣,让小学生为父母、长辈或自己想要感激的人制作小礼物,向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与感恩情感,让小学生回到家中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二)让小学生结合生活细节养成感恩习惯
        感恩是一种情感表现,能够通过日常行为表现出感恩之情,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感受到国学经典中的感恩情怀。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地诵读国学经典,举一反三,将国学经典中饱含感恩之情的美好诗文加以认识和体会,从简单记忆到内化反思,并将自己的感受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进而强化学生的感恩情感。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礼仪不仅是对自己的要求,也是感恩他人时的一种行为,在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具备感恩意识。为此,教师可以通过阅读《道德经》中“见小阅明,受弱日强”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只要是他人为自己提供了帮助,不论帮助作用大小,都要对他人满怀感恩之情。可以让小学生制作一个专门用于感恩记录的小本子,在上面记录感恩事项。也许有许多小学生会说,我懂得感恩,但在生活中还不知道如何表达。“我爱我的父母,但真正要向父母说出‘爱’字的时候却说不出口。”这种体验是很正常的,我们的学生情感会比较含蓄,这时,我们可以鼓励他们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感恩之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要引导学生帮助父母做做家务,洗洗碗,扫扫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感激之情化为刻苦学习的动力……在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学生能体会到“知恩报恩”的内涵,能够对人或事充满感恩之情,并将这种品质融入自己的生活中,将这种优良品质内化吸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感恩意识。
        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加强小学生国学经典课外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潜移默化的影响与作用,让学生在阅读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吸取其中蕴含的感恩内容,让学生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孩子感恩意识,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莉.让感恩教育之花开遍语文课堂[J].吉林教育•综合,2020(6):139.
[2]孙政武.浅谈在小学语文阅读课中渗透感恩教育[J].科学导报,2020(21):3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