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常伟冬
[导读] 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即在空间内正确运用肌肉工作的能力。体能是通过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协调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浅淡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
常伟冬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超等蒙古族乡学校  166513)
摘要:运动技能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一种能力,即在空间内正确运用肌肉工作的能力。体能是通过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协调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把握进行研究,以供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运动技能把握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068-01


        引言
        从最近几年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示范课以及优质课的发展倾向来看,作秀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而从教学的结果进行分析,学生虽然身体在活动,但是却没有掌握基本的动作要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存在的缺陷,文章具体探讨了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练习效果
        小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时,才会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激发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有一定技术难度的教材,或对体能训练有一定要求的教材,更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以顽强拼搏的精神去克服困难,才能有效提高运动技能与发展体能。例如,在后滚翻技巧课堂中,学生必须明确“低头、团身后倒、肩上推手”等动作要领才能完成该动作。因此,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仔细看、投入练习才可掌握运动技能,并有效提高平衡、协调素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设置一个明确具体的方法与目标。例如,原地运球时五指张开,掌心空出,主动按压球的正上方等,让学生通过实现目标,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还可采用多样的方法手段,如情景教学法、游戏法、竞赛法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练习。
        二、加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创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创新,结合当前国家的教育改革要求,结合当前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当地的文化特色来开展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教师设计的体育运动,不仅要符合学校的教学情况,更要提高学生的精神风貌。比如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体育社团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社团形式来开展不同的体育运动,教师要结合当前小学体育运动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生理心理情况,对当前的体育运动课程内容进行细化,教师还可以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体育运动的比赛,比如开展篮球比赛、田径比赛等,通过比赛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三、教师规范讲解
        教师应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运动技能,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需要规范自己的专业动作,做好示范;在讲解方面要生动形象、简单明了、尽量语言幽默风趣、具有一定的号召力,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其中深意。例如,在跪跳起单元第一次课中,教师在讲解时不求面面俱到,而要抓住教材重点——摆臂制动与小腿脚面压垫,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明确动作要领。在学生练习时,教师进行巡视指导,采用精练的单词、单字口诀“摆、拉、提”,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进行提示,对学生进行集体指导与个别纠错,即能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又提高了课堂练习密度,促进了学生体能发展。
        四、鼓励学生在运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进行合作探究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例如,教师在教学“前滚翻交叉站立转体180°”相关内容的过程中,在垫子不移动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做两个前滚翻,之后一位学生负责移动垫子,另一位学生继续负责做两个前滚翻,之后两个学生交换,学生在探究以及合作的过程中,通过针对锻炼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在学生进行学练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地给予必要的指导,进而使学生能够逐步掌握相应的技术动作。在这样的体育课堂上,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来解决问题以及分析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则节省了大量的无效的以及不必要的讲解时间。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育课也变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从另外的一个角度来讲,在合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合作交往能力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能够切实实现学生之间友情的深化。
        五、注重学生差异
        当代学生的身体发育和身体素质大不相同,从某种角度上来说阻碍了体育课堂上教学内容的统一。教师应对这种身体差异性予以尊重,依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教学方案。例如篮球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弹跳力、臂展较好的学生分为一组,组织三步上篮训练活动。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不仅有利同学接受,还可以在活动过程中锻炼学生们的身体。比如在体育锻炼课堂上,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体质差异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教师在开展立定跳远教学时,可以结合学生的体育运动基础水平来划分不同标准的跳远距离,设计不同标准的跳远距离从而照顾到体育能力不一的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达到教师的教学标准,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信心,从而为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水平奠定有效的基础。此外,针对不同体育能力的学生,教师所设定的教学目标也应当不同。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生要想真正体验到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掌握体育运动技能是前提条件,高质量的体育运动技能教学也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教师要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深入研究教学规律,提升体育运动技能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课堂锻炼过程中能够真正做到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郭杰.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把握[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03):53.
[2]李雪.论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把握[J].华夏教师,2020(09):81-82.
[3]刘小莉.试论小学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的把握[J].课程教育研究,2020(09):2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