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积累运用习惯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1期   作者:王李娜
[导读]

培养小学生积累运用习惯之我见
王李娜
(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华小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3-015-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从整体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当今,广泛阅读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重视。全国各地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书香校园活动,阅读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少学生虽阅读了不少课外书籍, 但语言运用能力仍然欠佳,文化底蕴未能有较大提高。究其原因,学生只是泛泛而读,未能进行积累,使读书的效果大打折扣。据心理学研究,十二周岁以前是人的最佳记忆阶段,我们因抓住这段黄金期,指导督促学生对经典美文进行积累,为学生打下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厚积薄发”,这些都是学习语文的优秀传统。
        语文教学担负着的积累语言的任务,应包括语言材料、语言范例、语言知识三方面的积累。语言材料主要是指汉字和词语;语言范例是指好词佳句、名段名篇名作;语言知识是指同语言材料、语言范例的掌握密切相关的字词句篇、语法逻辑等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许多学生总是抱怨生活枯燥无味,把这一点当成写不出好作文的堂而皇之的理由,其实并不是缺乏丰富多彩的生活,而是缺乏感动,缺乏捕捉精彩,缺乏取舍的能力,要么不关注生活,要么只关注眼前的,思路很受局限,要么,面对众多材料,无从入手去选择。帮助学生留住生活的美丽瞬间,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我们要从积累内容的选择处下工夫。进行有目的的积累。
        在小学阶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积累词句、积累素材、积累写法、积累观点。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做个有心人。教师要做到在语文课上激发学生对语文积累的兴趣,能主动去积累。在教学中探索课内外语文积累习惯养成的主要途径,还要研究适合学生的积累方法,并对学生积累方法做有效指导,使学生明确积累内容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大量阅读、诵读,培养学生主动积累语文词句篇章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通过诵读经典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煅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积累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各种形式的词语,用以丰富学生的语言文字积淀,是成句成篇的基础;中外现代诗歌,帮助学生选择并积累一定量的中外现代诗歌,感受现代诗歌的审美情趣;中外现代美文,帮助学生选择并积累一定量的中外现代美文,如散文,小说,杂文等,丰富学生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中华民族特有语言,帮助学生选择并积累一定量的中华民族特有的语言,如谚语、歇后语,传统名言,对联等,感受民族语言的独特与含义;名言警句、观点,帮助学生树志向,名事理辨是非,启迪心智;观察生活积累素材,让学生言之有物,情真意切;还有最重要的是课文中重点段落的积累,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能够很好的布局谋篇。
        语言积累是语文语言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常用的方式有复述,背诵,默写,讲故事等。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语言积累的各类有效方法,并指导学生掌握积累语言的方法。
        背诵法。“背诵是积累知识、丰富语言材料的好方法。”(《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所以积累语言最好的方法就是背诵,但不是死记硬背,是在阅读时进行准确的感知和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教师要帮助学生抓住感知的重点、理解的要点阅读课文。在指导阅读《爬山虎的脚》一文时我让学生采取提纲背诵的方法进行。列出段落的层次提纲然后按提纲熟读成诵。对名言警句、诗歌用手抄与背诵相结合的方法,当然学生在实践中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就用哪种方法。此外,还应教给学生防止遗忘的方法。学生读到能背下来的时候不能停应该再多读几遍,这样才能记的牢。背诵遗忘最快的是开头的十几天,所以要经常复习。
        摘记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子”。在阅读中随时随地积累,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句、片段摘录下来,将原来较深的文章用提纲的形式记录下来。上网、看电视或与人交谈时把从中学到的优美词汇或语句摘记在本上,也可以用文摘卡片分门别类地摘录下来。有空拿出来读一读。对积累的优美词句,把同类的抄在一起,以便查看。如可按写人、写景、状物、写活动场面、名言警句等归类抄在积累本上,并编注目录以便查看。
        剪贴法。剪剪贴贴,在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把自己需要的、喜欢的内容或图画剪下来,贴到积累本上,怎样贴都可以。旁边还可以配上插图,这样学生在读读、剪剪、贴贴、画画中获取了知识,积累了语言。
        日记法。让学生准备一个日记本,每天花上十分钟时间,把一天中最值得记忆人或事,三言两语记录下来,如果有照片,甚至可以把照片直接贴在本子上。最好写成一个小故事,不要记“流水帐”;有些事情可以写一两句话但必须让人看懂。有了日记本,学生在开始观察事物时,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就让他主动的去积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建立题材库。
        积累是语言的积淀过程,运用则是厚积而薄发的过程。所有的积累,必须在生成运用后才能体现其价值所在。起初的积累,学生只是读读,说说、背背,也许囫囵吞枣,也许一知半解,甚至完全不懂什么意思。但是,所有的语言进入他们大脑的熔炉后都要被加工,被反刍,被吸收,被强化,久而久之形成知识的积淀,内化为他们自身的知识,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一旦碰到特殊的情境,这些被内化的知识自然而然就会从他们的资料库中被提取出来,这时才真正理解了其内涵所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