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5月1期   作者:娄爱丽 王倩倩 李田杰 赵炎炎 宋葭 宋佩龙
[导读] 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在推进各科目知识的常规教学外,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及身心健康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帮助初中生在学校学习、学校生活及实践类活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成为初中教育的核心目标。阳光体育大课间作为初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基于各种体育活动的融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初中生因过重学习负担而引发的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从而实现初中体育教育强身健体的教育

探讨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策略
娄爱丽  王倩倩  李田杰  赵炎炎  宋葭  宋佩龙
(平顶山市湛河区教育体育局教研室  467000)
【摘要】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在推进各科目知识的常规教学外,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及身心健康受到学术界、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如何帮助初中生在学校学习、学校生活及实践类活动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成为初中教育的核心目标。阳光体育大课间作为初中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基于各种体育活动的融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初中生因过重学习负担而引发的近视、肥胖等健康问题,从而实现初中体育教育强身健体的教育目标。本文将以分析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现状为出发点,进而探讨出合理、适宜的可行性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策略。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初中;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5-034-01


        引言:对于朝气蓬勃的初中生而言,中学阶段是其人生成长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时期。但同时受制于该年龄段的认知能力,和尚不成熟的心理发展状态,学业、考试、以及人际关系压力等易引发初中生产生肥胖厌食、各种消极的心理问题。有鉴于祖国未来的希望是青少年,其心理发展、身心健康受到教育界、学术界人士的普遍关注,上世纪末教育部提出由阳光体育大课间替代课间操,并倡导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借以更为浓厚的体育教学氛围,达到提高初中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教育目标。
        一、浅析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现状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学校除常规体育课课程设置外,开展的多样化体育活动,旨在帮助初中生保持健康的身心发展。反观目前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情况,仍存有较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浅析如下:
        (一)活动场所项目脱离实际:
        目前,不乏少数的初中在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时,忽略本校实际情况,过多设计大课间活动项目,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例如没有护栏设置的篮球场,踢毽子、扔铅球等项目则在其邻近场地进行,如此开展不仅有违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设置初衷,而且无法保证大课间的活动效果。
        (二)活动内容形式缺乏趣味:
        体育大课间活动本就是指除常规体育课设置外,将各样体育活动有效结合的体院教学理念,而许多初中的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仍是以广播体操、各项球类、武术健身等为主,并且组织形式单一沉闷,学生毫无参与热情,一段时间后必然使充满好奇心的初中生产生厌烦心理,背离体育大课间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教育理念。
        二、探讨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实施策略
        (一)完善人力物力资源:
        为避免流于形式,切实落实体育大课间的开展,农村各初中学校应注重人力、物力资源的配备情况,严格杜绝阳光大课间的体育活动由其他科目任课教师兼任的现象,确保由体育科班教师来设计、组织阳光大课间的活动,从而保证了学生在参与大课间各项活动时,可以得到专业的纠正、指导,避免因动作不规范而让身体健康受到损伤。



        考虑到部分初中学校内的场地限制,无法在统一时间内,安排所有学生分器材、分项目进行自主活动。因此,初中体育教师可在原有的广播体操的基础上增加相对固定位置的活动内容,以跑步与自编操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学生完成两遍广播操后再增加双人拉手操活动,这样新颖的活动形式既增加了学生的运动量,提高了学生的运动兴趣,同样也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二)丰富活动形式内容:
        为确保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摒弃之前体育大课间沉闷的活动形式内容,满足不同初中生个性化锻炼需求,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最终使其体育运动能力稳步提高。
        以创编人教版2011课标版大课间操为例,时间共30分钟,内容包括学生进场,退场和主体活动内容,其中主体活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队列变化、两套自编操、跑步、放松。整个活动安排科学合理,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由简单到复杂。这样遵循人体运动规律的活动组织形式,不仅满足了学生锻炼身体、提升运动技能的需求,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为顺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教师要基于充分考量学生年龄大小、身体素质等方面的不同因素,尊崇“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计。由此设计出的活动项目形式丰富多样,学生之间的差异被尊重,实际运动需求也得到了了解,使其在课间活动项目的选择上享有更大、更自由的选择空间。 没有场地、器材限制的初中学校,负责阳光大课间活动的体育老师可以将广播体操与学校自主活动相结合,在学生完成广播体操后,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分项目、分器材、分场地的各类活动内容。
        仍以开展与人教版2011课标版七年级《篮球行进间运球》相结合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为例,教师为提高初中生该项目的运动水平,还可以设计如下两种游戏形式的练习内容:
        (1)双龙换珠:体育教师把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左右相距2-3m,原地高运球,当教师哨声响起后即刻交换位置的同时交换篮球。要求:听哨比反应,速度快的胜,左右手各四次。
        (2)接力比赛:首先,体育教师将学生五人一组,共分八组,接着明确要求是去时右手回时左手绕过边线进行运球接力比赛,每趟必须运球10次以上,并提醒学生如有掉球必须从掉球地捡起继续比赛。
        双龙还珠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听哨声比反应速度,如果速度很快可以完成左右手各四次的运球练习;而接力赛则是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锻炼篮球行进间运球能力。如此丰富有趣的活动设计,既让学生锻炼了这一课所教授的篮球行进间运球的技巧,又培养了初中生参与体育大课间的主观意识。
        结束语:在农村初中推广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将各种体育活动进行有效结合,即使初中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得以提升改善,又使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理念得以贯彻落实。广大农村初中体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了解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用心探究如何优化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内容的设计方案,以保证大课间活动形式内容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及可行性,在不断提高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初中生良好向上的品格,促进其全面发展,切实践行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旨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曹红. 中小学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形式内容的设计原则探析[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7):122.
[2]王政. 阳光体育大课间实施体美融合的策略研究[J]. 中小学教材教学, 2020(2):56-58.
[3]钟艺东. 浅谈农村初中阳光体育大课间实施现状与策略[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11):225-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