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7月3期   作者:农利宽
[导读] 由于现代社会本质是不断发展的,因而教育也处于不断的革新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也要鞭策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本篇文章从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研究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并使用于实际教学中,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挫折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农利宽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宝圩乡中心小学  532313)
摘要:由于现代社会本质是不断发展的,因而教育也处于不断的革新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特性因材施教。在组织教育活动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也要鞭策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本篇文章从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入手,研究其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价值和影响,并使用于实际教学中,给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挫折教育;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7-054-01


        引言
        小学生的学习成绩常常会受到一些除智力因素之外的外部影响,例如学生的个人性格、意志、品质等等。教师要做的不仅是教授学生知识,还有育人。生活品质的提高,让大多数小学生处于“温室”之中,甚至不能独立面对困难。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实施挫折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而数学对于多数学生是较难的,只有克服学习中的挫折,学生才能将自己的学习能力提升。
        1挫折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1.1 小学生发展的需要
        虽然小学生在成人眼里往往是幼稚、无知且脆弱的形象,但是小学生依然有强烈的活动需要、认识需要、成就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处于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价值观的状态,只是不具有稳定性。研究证明,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很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好奇心表现在小学生积极参加教学活动,对于新知识有求知欲,对学习保持兴趣。而为了得到长辈的赞扬,教师的夸赞,不愿意落在人后,努力表现自己,毫不掩饰自己的胜负欲。对于自我实现,小学生急于向教师和伙伴证明自己,这也导致其对于失败的焦虑增长。小学生没有强大且完整的心理防御,一旦碰到挫折,很容易失去信心,变得颓丧,甚至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教师在实施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并且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挫折,锻炼小学生的耐挫力。
        1.2数学学习重要性的需要
        数学不仅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而且在每一次重大的进步背后都是人类使用数学的美好成果,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梦。只有用数学知识铺垫,才能让二者有实现的可能。数学作为学校学习的主科目,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习数学不但可以锻炼小学生的思维敏捷能力,而且逻辑思维能力也会增强,另外,学好数学还可以为其他相关科目打好牢固的基础。对于刚刚接触到数学的小学生,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在进行数学学习时,教师要遵循教学逻辑从易到难,让小学生不仅可以梳理数学脉络,还可以运用到实践去解决问题。数学是一门十分严谨的科目,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要严谨,所以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要及时树立小学生的自信心,避免造成小学生因为数学上的困难产生抵触或厌学的严重后果。
        1.3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
        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顺序,新课改教材已经适当地降低了数学知识体系的困难度,简化了数学知识结构,并重新编写教材,重在强调结构和问题的互补性。降低数学教材难度无疑是已经给现在的小学生树立自信,教师要抓住机会,在小学生学习数学遇到挫折时,培养其抗挫能力,提高数学素养。在实际课堂中,小学生触及数学的知识盲区,在学习时很容易遇到困难,产生暴躁、无助、厌恶等负面情绪。


在这时,小学数学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面对挫折,耐心的开导学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抗挫能力。
        2挫折教育开展策略
        2.1制造挫折事件,激扬挑战,提升境界
        挫折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本身的潜能被激发。回顾古今中外的历史,每个成功者在成功的路上都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危难和挫折。“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不经过磨难难以成才,一直生活在顺境里只会让人变得平庸。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向学生提出更有难度的问题或者设置拔高的教学活动,创造一个逆境,让小学生们体验到磨炼,锻炼其良好的心理品质。例如,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在多次练习之后,学生已经找到计算的方法并十分熟练,但是当把方程式以鸡兔同笼的方式询问学生,学生会觉得难度变高。虽然学生认为它有难度,自己不能像解决其它方程式那样熟练解决它,但是可以激起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求学的欲望,以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2.2 善用挫折资源,激励应变,增强创造
        有些小学生长期在长辈的疼爱和夸赞中长大,对自己造成了“我很厉害”的虚拟认知,甚至有的小学生会骄傲自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遭受挫折时更容易被打击,教师要给这样的小学生设置适当的挫折,不能一味的打击,避免学生产生自卑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在生活中,一个人的潜能只有通过一些特殊的刺激才会被激发。对于小学生来说,适当的数学问题的挫折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求知欲和解决问题的潜能,全身心的投入探究式学习,切实的掌握数学知识。
        另外,挫折式教学能够使小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如果小学生一直没有正确对待挫折的思想,在未来的学习和人际交往中很难更快更好的适应,在挫折教学中不但要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善用挫折资源,激励学生的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创造力。
        2.3创设受挫的情境,培养抗挫能力
        大多数人在感受到挫折来临之前,第一反应都是退缩,不是因为没有解决的能力,仅仅是因为心中的胆怯。挫折虽然是学生学习成长路上的障碍物,但是也确实可以作为锻炼学生的手段。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情境的创设以实现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的目的。首先,教师提高问题的难度,但是要让学生“跳一跳能够到”,引起学生的答题兴趣,建立学生面对挫折可以解决的信心。其次,在练习的题目上设置一些较难的“拔高题”,磨炼学生的抗挫能力,激发学生面对困难问题的处理能力。最后,学生可以上前在黑板上解决教师写的题目,然后让其他学生指出错误,被同龄人指出错误,学生会更检讨自己,同样的也会有挫败感,教师再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小学生积极改正错误。
        结语
        数学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主科目,学好它是十分重要的。数学会让大部分学生产生挫败感,久而久之会厌恶数学,甚至会在未来放弃数学这一学科。挫折式教学可以锻炼学生面对挫折时有一个积极良好的状态,不畏惧困难,有信心战胜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帮助学生树立解决问题信心与对学生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桂林. 小学数学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方法应用研究[J].  学周刊. 2019(34)
[2]辛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J].  考试周刊. 2019(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