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抗条锈病基因的遗传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6期   作者:李文建
[导读] 摘要: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具有抗逆性强、抗条锈性强和抗白粉性强等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

        山东省东明县刘楼镇人民政府
        摘要: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具有抗逆性强、抗条锈性强和抗白粉性强等许多优良的生物学特性。用9个中国目前流行的条锈菌生理小种对V8360进行了抗条锈性评价,表明该易位系具有良好的抗条锈性。以条锈菌小种CYR32对V8360与感病品种铭贤169配置的F1、F2、F3和BC1代进行苗期抗条锈性遗传分析,并对其中一个F2代群体进行了SSR标记。结果表明,V8360对条锈菌CYR32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V8360。从329对SSR引物中筛选到位于小麦4AL染色体上的4个SSR位点Xwmc161、Xgwm565、Xgwm494和Xcfd257与该基因连锁。
        关键词: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抗病基因;遗传分析;SSR标记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小麦材料为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感病对照为铭贤169、簇毛麦、白粒高38、普通小麦“7182”、V8360与铭贤169杂交后代F1、F2、F3、BC1群体,其中V8360是由簇毛麦与白粒高38、普通小麦“7182”杂交选育而成。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致病类型)为CYR27、CYR28、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Su11-7、Su11-11。
        1.2苗期抗条锈病遗传分析
        将亲本、F1、F2、BC1F1以及F3家系种植于直径为20cm的花盆中,置于温室按常规方法培养。在供试小麦幼苗生长至二叶期时,用涂抹法接种小麦条锈菌。接种完成后,将小麦幼苗置于黑暗的保湿箱中24h。之后转入温室内潜育发病,温度为15~17℃(昼)/10~12℃(夜),光照周期16h(昼)/8h(夜)。反应型调查标准分为11级,即0、0;、0;+、1、1+、2、2+、3-、3、3+、4。0~2+为抗病,3-~4为感病[11]。统计双亲、杂交后代各株系的抗感分离比例,用卡方检验法对期望比例进行检测。
        1.3基因组DNA的提取和抗、感池的构建
        基因组DNA提取用CTAB法[12]稍作改进。参考Michelmore等[13]提出的抗病池、感病池建立方法,挑选F2代的10株高抗单株DNA、10株高感单株DNA分别等量混合构成抗病池(BR)和感病池(BS)。构建抗感池的单株均经过F3家系验证其对应F2代单株的纯合性。
        1.4SSR标记筛选和遗传作图
        根据R?觟der等[14]和http://wheat.pw.usda.gov公布的小麦染色体上SSR引物序列信息,由上海Invitrogen生命技术公司合成PCR引物。以V8360、铭贤169、抗病基因池、感病基因池和F2代群体的DNA为模板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用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银染显影。筛选与抗病亲本相关的SSR标记,进而用MapMarker3.0b软件计算各标记位点与目的基因的遗传距离。
        2结果与分析
        2.1苗期抗条锈性鉴定结果
        V8360和簇毛麦对CYR27、CYR28、CYR29、CYR30、CYR31、CYR32、CYR33、Su11-7、Su11-11等9个条锈菌生理小种表现良好的抗锈性。感病对照品种铭贤169、白粒高38、“7182”对9个条锈菌均表现高度感病反应。说明V8360是一个优良的抗条锈病种质资源。
        2.2抗条锈性遗传分析
        接种CYR32时,V8360与铭贤169杂交的F1代与抗病亲本一样呈抗病反应,BC1代抗病与感病株数比为10∶9,经卡方检验符合1∶1的分离比;反交组合F2-1中,抗病植株182株,感病植株56株,符合3∶1的分离比例。238株F2单株共收获232个F2∶3家系。


对应的F2∶3家系中,纯抗家系63个,抗感分离家系114个,纯感家系55个,分离比例符合1∶2∶1;正交组合F1-2中,抗病植株150株,感病植株48株,符合3∶1的分离比例
        上述结果表明V8360对CYR32的抗病性由1对显性细胞核基因控制,暂命名为YrV8360。以F2-1群体的238个单株构建作图群体,对抗条锈病基因进行SSR标记。
        2.3YrV8360的SSR标记定位
        选择分布于小麦21条染色体上的329对SSR引物对抗病材料V8360、感病材料铭贤169、抗病池及感病池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4AL上的引物Xwmc161、Xgwm565、Xgwm494和Xcfd257在V8360、铭贤169及抗感池间同时扩增出稳定的多态性片段。对F2代群体进行单株扩增,结果大部分抗病单株扩增出与抗病亲本V8360相同的带型(A)或双亲的组合带型(H),而大部分感病单株则扩增出与铭贤169一致的带型(B),由此推测这4个位点与YrV8360连锁。
        2.4连锁遗传分析
        根据F2分离群体及F2∶3家系反应型,确定F2单株的抗感基因型。由F2所有单株的PCR扩增统计结果可以得出,Xwmc161、Xgwm565、Xgwm494和Xcfd257的扩增位点与YrV8360有明显的连锁关系。
        用MapMaker3.0b软件进行连锁分析,LOD值设置为3.0,结果显示Xwmc161、Xgwm565、Xgwm494和Xcfd257与抗条锈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8.6、3.4、4.3和7.5cM。参照已报道的小麦遗传图谱[16],根据抗条锈病基因与所获得标记之间的连锁关系可知,YrV8360位于小麦染色体4AL上,且位于Xgwm565和Xgwmb494之间。
        3讨论
        发掘和鉴定抗条锈病基因是小麦抗病育种的重要工作。开展小麦抗条锈病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一方面通过寻找与抗病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在基因型水平上对作物种质资源进行深入评价和鉴定。另一方面为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实现多种基因的累加,培育出多抗或广谱的种质或品种奠定基础。
        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具有抗条锈病、白粉病等较强抗性以及多种优良农艺性状。本研究发现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8360对中国优势条锈菌小种CYR32具有良好的抗病性,且抗性由1对显性核基因YrV8360控制,被定位在4AL上。
        目前,正式命名的62个抗条锈病基因只有Yr51定位在4AL上[17,18]。从染色体位置上分析,Yr51位于染色体长臂末端,而YrV8360位于染色体长臂中间部位,Yr51与YrV8360的距离大约为32.3cM。从系谱上分析,Yr51的载体品种AUS27858是澳大利亚的农家品种,而YrV8360由中国育种工作者自主选育而成,V8360与AUS27858的系谱并无交集。周新力等[19]研究发现,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9128-1对CYR30的抗条锈病基因YrV1位于小麦染色体3BS上;侯璐等[20]报道,易位系V9128-3对Su11-4的抗条锈病基因YrHV位于染色体2AL;王睿等[21]把易位系V9125-2对CYR29的抗条锈病基因YrWV定位于染色体7DSS上。因此可以初步断定,YrV83660不同于普通小麦-簇毛麦易位系V9128-1、V9128-3和V9125-2中的抗锈基因。综合上述分析,初步判断YrV8360很可能是一个不同于已知抗条锈病基因的新基因。
        在目前大量抗源和主栽品种对中国目前流行条锈病生理小种CY32丧失抗病性的形势下,本研究发现的抗病基因YrV8360对抗病育种显得尤为宝贵。V8360综合农艺性状较好,对小麦条锈病又具有良好的抗性,稍加改良就可以用于生产。
        参考文献
        [1]李振岐,曾士迈.中国小麦锈病[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2]吴立人,牛永春.我国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J].中国农业科学,2000,33(5):46-54.
        [3]马东方,王海鸽,唐明双,等.小麦品种中梁21抗条锈病基因遗传分析与SSR标记定位[J].作物学报,2011,37(1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