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单线铁路隧道爆破参数优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   作者:宋国永
[导读] 摘要:本文以云南大瑞铁路杉阳隧道软岩大变形爆破设计为实例,从炮孔布置、装药量控制及网路优化等环节展开优化,总结一套有效减少爆破扰动、降低围岩变形量的爆破参数,为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安全平稳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日照
        摘要:本文以云南大瑞铁路杉阳隧道软岩大变形爆破设计为实例,从炮孔布置、装药量控制及网路优化等环节展开优化,总结一套有效减少爆破扰动、降低围岩变形量的爆破参数,为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安全平稳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持。
        关键词:高地应力;软弱围岩;大变形隧道;爆破参数优化
        大瑞铁路杉阳隧道已施工数年,其富水、高地温、高地应力的大变形软岩地质条件困扰着施工单位,月进尺一般20~30m。施工中数次出现拱部溜塌甚至塌方现象,已施工初支部位钢架受挤压变形甚至侵限,局部变形量达1m,换拱、套拱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项目组织技术专家深入讨论,从双层拱架加强支护、长锚杆加固、径向注浆、爆破参数优化等技术措施改进。本文讨论平行导洞优化爆破参数以减小爆破对周边围岩的扰动,经一系列改进,总结了一套适应本围岩特性的弱爆破参数,后续变形显著减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工程概况
        杉阳隧道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博南镇和杉阳镇境内,隧道全长13390m。地表多分布松林或杂木,局部平缓处被垦为旱地。自然坡度15°~50°,局部为陡壁,植被十分发育。隧道测区属中山构造剥蚀地貌,地形起伏大,洞身段最大埋深约1015m。多被第四系土层覆盖,仅沟槽、陡壁、部分山脊处有零星基岩出露。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砂岩、泥岩,位于澜沧江活动断裂带东侧,区内次级断层较发育,岩层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
        目前平行导洞掌子面开挖揭示岩性为页岩,泥灰岩,黑色,灰褐色,局部夹杂灰白色石英条带,强风化,岩体破碎,呈水平薄片层状结构,层面间胶结差,手可掰碎,遇水软化,掌子面存在掉块、坍塌的风险,掌子面有渗水,属于Ⅴ级围岩。平行导洞设计尺寸为6.9m×6.5m城门洞型,采用台阶法开施工。
        工程使用自制台架配合气腿式风钻人工钻孔,Φ42mm“一”字合金钻头,Φ25mm二号岩石乳化炸药,非电毫秒雷管配合电雷管起爆。
        2原爆破设计
        原爆破设计考虑围岩有一定自稳性,页岩层间有一定粘结力,采用全断面布孔方式。上台阶高度3.5m,采用楔形掏槽,光爆层厚度45cm,光爆孔间距40cm,光爆孔密集系数K=40/45=0.88,符合经验数据范围。掏槽孔深1.8m,设计爆破进尺1.6m,采用1/3/5/7/9段非电毫秒管起爆。炮孔布置图如图1,炮孔深度和装药参数见表1。
       
        图1上台阶炮孔布置图
        表1 爆破参数
       
        此爆破参数爆破进尺和超欠挖控制效果尚可,打孔数量多,时间较长,抛掷效果明显,掌子面30m外飞渣较多,掌子面后方钢拱架初期支护局部变形较大,喷射混凝土压碎掉块,部分区段收敛值达40cm。监控量测数据见图2。
       
        图2周边收敛曲线
        判断装药量过多,对后续围岩扰动大,导致初期支护后方岩体松散变形、失稳,初期支护背后形成松散漏斗,松散体堆积后对钢拱架形成挤压,导致变形收敛。现场采取了初期支护背后注浆结合周边围岩固结灌浆的补救措施,同时考虑优化爆破参数,以减少围岩扰动。
        3爆破设计优化
        此段围岩异常破碎,总体上松下密、上软下硬,拱顶部位薄层状页岩层间无粘结,拱脚部位层厚较大,整体呈块状。经现场考察,为有效降低爆破粉尘、减少爆破扰动,计划采用弱爆破结合机械掘进的开挖方式。爆破底部较硬围岩,松动顶部较软围岩,实现挖掘机可以直接开挖。
        3.1炮孔布置优化
        根据掌子面围岩上松下密、上软下硬的特点,提出仅下部打孔爆破的思路。
        掏槽孔优化:考虑围岩情况,适当减小掏槽孔间距,以保证掏槽效果,为后续爆孔提供有效临空面。
        光爆孔优化:根据掌子面围岩情况,拱顶部位不再布孔,利用超前小导管保证开挖轮廓,靠下部爆孔爆破震动,形成松散体,以利于开挖。和拱脚相接部位考虑布置3~4个空孔,不装药,以保证没有超前小导管部位的轮廓控制。
        底板孔优化:底板孔间距不变,仅施工边墙部位4个孔,中间位置不再布孔,以减少炮孔数量,减少扰动。如有部分核心土区域未能松动也不影响钢拱架架设,待下台阶施工时一并开挖。
        3.2装药量优化
        总体目标是减少用药量,降低对围岩的扰动。根据到场专业技术人员经验,经过几个循环减药量试验,实现了装药量优化的既定目标。
        掏槽孔优化:适当减小掏槽孔间距,钻孔深度1.8m,反向装药3支药卷,掏槽效果满足爆破要求。
        辅助孔优化:装药量减少至2支药卷。
        光爆孔优化:装药量减少至1支药卷,并根据掌子面情况调整。如掌子面部分突出,左右侧里程差超过1m时,浅孔一侧的光爆孔深度在1m左右,则考虑装半支药卷。
        底板孔优化:中间6个底板孔装3支药卷,底角孔装4支药卷,以保证底板孔抬起效果,避免底角欠挖补炮而影响施工进度。优化后爆破参数见表2。
        表2优化爆破参数
       
        3.3起爆网路优化
        总体目标是减少同时爆破炸药量,降低对围岩的扰动。根据到场专业技术人员经验,提出采用左右两侧隔段爆破或孔外分段的思路,实现单次爆破炸药量最少化,以最大限度降低对后边围岩的扰动。
        起爆顺序为两排掏槽孔同时起爆,后续左右侧辅助孔、左右侧外圈孔、左右侧光爆孔、底板孔依次起爆。同时起爆药量最大3.6kg,较原设计最大9kg有了大幅度降低。光爆孔和外圈孔隔开段位,外圈孔用5段,光爆孔用9段,适当延长光爆孔的爆破时间,有利于围岩稳定。
        装药完成后,根据毫秒管外露情况,整理成2组把线,左侧把线连接1段非电毫秒管,再同右侧把线并联到一枚电雷管,通过起爆器引爆。优化炮孔布置和网路图见图3。
       
        图3优化炮孔布置和网路图
        4优化后爆破效果
        4.1现场爆破效果
        在未爆破振动监测装置的情况下,现场爆破振动感受明显降低。掌子面抛渣距离基本小于10m,起到了松动爆破的效果。后续用挖掘机可以实现掌子面掘进,超欠挖得到了有效控制。
        4.2围岩扰动影响
        经过一周的试验,采用优化后参数爆破的平行导洞掌子面后方收敛变形明显减小,由原来7天可发展到40cm,现在基本在5~15cm。后续将继续观察,记录变形稳定时间和最终变形量。优化爆破参数后典型监控量测数据见图4。
       
        图4优化爆破参数后典型周边收敛曲线
        5结束语
        经技术专家优化总结而成的爆破参数,适用于当前围岩,掌子面轮廓得以有效控制,后方收敛变形较之前有了大幅度减小,火工品消耗也显著减少,有利于杉阳隧道出口安全、平稳可控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实用爆破技术.肖汉甫,吴立,陈刚等.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9.7
        [2]非电毫秒雷管孔内外延期实现地下深孔多排分段微差起爆,张玺,中国矿山工程,19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