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电子第十一设计研究院科技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绵阳分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从我国目前建筑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的实际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包括缺少层次,杂乱无章、树木种类单一,生态效益不足、盲目追求新颖,缺少长期规划以及忽略绿地特性,种植比较盲目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落实好建筑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的具体要求,结合问题成因,制定更为有效地改进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工作展开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我国建筑园林的长久发展。因此,本文针对问题,探讨建筑园林建设的植物配置。
关键词:建筑园林;植物配置;相互关系;原则及应用
引言
风景园林设计包含内容较多,此部分内容不仅要与建筑建设发展的内容相匹配,更要与新时代建筑居民的生活休闲诉求相适合。建筑生态化工作少不了花草树木的种植以及水泉景观的布置;另外,建筑垃圾处理、空气降污等工作也是建筑生态化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建筑生态化的建设过程中,和植物群落相关的配置与规划工作是重要内容之一,建筑绿化面积的大小、建筑植物群落的丰富程度等是检验此类工作实际成效的重要标准。但若要做好风景园林设计工作,决不能单纯着眼于植物种类或者数量的设计,还应充分结合建筑群落、建筑结构布局等其他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综合制定配置植物与规划植物布局的具体方案。本文正是从此点出发,详细探讨了植物配配置与规划的原则以及相应的方式方法。
1植物配置对园林设计的作用
合理的植物配置有效地丰富了园林景观内容,成为建设现代园林建筑的一个重要途径。无论是建筑园林还是植物配置,在建筑与植物的组成形式上,应尊重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构建的意境,建筑园林和植物配置置身于统一协调的关系之中,从整体性出发进行建筑园林和植物配置的整合设计,在统筹全局的基础上结合园林建筑特点选择植物配置。与此同时,不同植物代表的寓意也不尽相同,巧妙运用植物的颜色、寓意、形态等,在建筑园林中最大化发挥植物的欣赏价值,都必须遵从统一协调的关系,才能提高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契合度。
2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原则
2.1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就是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设计工作,使植物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增强生态型园林景观的整体性。应该确保植物在生长中能够适应当地环境,包括了气候、土壤、空气和生物结构等等。加强对当地文化习俗的调研,确保在景观设计当中可以满足当地群众的审美需求,防止在文化上产生较大的冲突。在选择植物时,也应该对植物的不同生长特点加以分析,从而使其在生长中保持健康的状态,有效适应园林建设区域的环境条件。
2.2因建筑制宜
因建筑制宜是指在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过程中,建筑作为植物配置的主体,不同建筑园林代表的功能也不一样,结合建筑园林的特点和功能配置植物,体现建筑园林特有的寓意,也是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意义所在。如皇家园林、江南园林、寺观园林、陵园园林、现代园林等,不同风格的建筑园林,符合其建筑特点的植物也应有所区别,以烈士园林的植物配置为例,设计烈士陵园的植物配置,树木应选择常绿树和柏类树,表示烈士英雄坚强不屈的高尚品德。
2.3经济性原则
生态型园林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增,较大的投资使得在设计工作中必须考虑经济性要素,从而降低园林的建设成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应该尽可能使用绿色环保材料,实现对各类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适应,防止过于追求新颖化而导致建设成本不断升高。合理选择苗木的搭配形式,使园林绿化能够获得长期效益。
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范围交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成本较低。
3优化与完善建筑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的具体措施
3.1综合考虑植物的功能性
植物的功能性是植物配置的首要考虑因素,绿色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花草、草坪等不同类型。按照植物的功能,可以将植物分为观赏性植物、生理功能性植物。生理功能性是指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改善小区内的气候条件,同时能够增加空气湿度,缓解建筑热岛效应,植物能够起到气候调节的作用。同时利用植物能够降低噪声、阻隔尘土,使小区内部保持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居民的呼吸道健康、身体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观赏性植物主要是给居民提供美的享受的植物,通过观赏性植物能够提升小区内的品质,构建和谐的园林景观。观赏性植物给住宅小区带来艺术性,与其他景观和谐发展,体现了小区景观的和谐共存。
3.2应用乡土植物
乡土植物在生态型园林中的应用较多,相较于引进外来物种而言,更能够增强生态稳定性,其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乡土植物的生长特性已经适应了当地气候环境、水文和土壤等条件,因此在栽植后可以防止出现大面积死亡的现象,保障生态型园林建设的成本,避免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很多外来树种往往需要进行长距离的运输,导致其生长状况遭到破坏,而且具有较高的运输费用。在植物配置中运用乡土植物则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更加适应建设区域的温度、湿度、土壤和气候情况,保障在后期生长中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3.3科学定位植物营养空间
在建筑园林的植物配置中,美观是最为主要的目的之一。因此,在对植物与植物的个体关系设计时,工作人员也需要在不破坏生态和生存法则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美观这一需求。通常情况下认为,自然界的植物生长往往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包括自然界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光照条件以及海拔条件等。对此,在面对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时,也需要工作人员分析其不同的营养空间层次。通过科学的人工栽植来对自然植物的群落状态进行模拟,以此来满足植物更好地营养空间需求。
3.4在植物配置中贯彻节约、和谐理念
节约环保理念是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的重点理念,园林植物配置必须贯彻节约理念才能建造出真正的节约型生态园林。设计师在设计原来的植物配置之前需要详细了解植物的特性,避免因为植物搭配存在问题,导致园林整体景观出现混乱,影响园林的美观性。以最常见的灌木和乔木为例,因为灌木类植物高度较低,所以无法作为环境中的背景和隔断工具,但是灌木类植物可以作为主要的欣赏类植物,而乔木类植物因为过于高大,群众无法长时间观赏,因此可以作为背景搭配,或对不同园林区域进行隔离。
结束语
总之,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关系密切,在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过程中,二者不可偏废,既要注重建筑园林的特点,也要考虑到植物自身的属性和生长环境,兼顾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协调统一和相互影响的关系,按照因植物制宜、因建筑制宜和因季节制宜的原则,需求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和谐发展的最佳观赏价值,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发挥建筑园林与植物配置的作用,使建筑园林兼具实用功能和景观功能。
参考文献
[1]仲娴.论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8,38(24):213-214.
[2]吴昊,刘新燕,林丛.植物配置表达园林景观的文化性[J].分子植物育种,2018,16(24):8230-8234.
[3]郑慧君.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与植物造景[J].现代园艺,2018(2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