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衢州市绿创文旅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324000;2.江山市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324100
摘要:园林绿化工程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生态平衡问题,还可以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进而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为了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水平,相关单位必须应用正确的施工管理办法和合理的园林养护技术。本文全面论述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希望给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养护技术
园林建设单位在实际工作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植物养护技术,那么往往难以保证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质量。另外,园林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很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这就更需要园林建设单位加大管理办法和养护技术的研究力度,保证可以实现绿化园林高质量建设的目标。
1 园林绿化工程内涵及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意义
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建立绿化养护管理模型,为整个绿化园林体系的建设提供高效的处理机制,进一步提高植被成活率。同时,高效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不仅可以优化整个园林管理效果,还可以提高植被整体控制水平。除此之外,密切关注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在工程项目实际运行中,积极实施和运行相应的养护管理措施,将其保护作用落实到位。集中提升树木的成活率和成材率,为优化绿地工程质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可以实现绿化管理效果的最优化。
2 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及养护管理特征
2.1 系统性
园林工程建设所包含的项目内容有很多,诸如园林景观灯的安装、绿化种植、园林道路建设等。在对园林工程开展设计工作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考虑美学、建筑学、生物学等专业课程。工程施工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往往也需要考虑交通、园林、位置等诸多因素。总的来说,园林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只有做好多方面统筹协调,才能顺利有序地完成相关。
2.2 长效性
和其他普通建设工程较为不同,园林工程不仅包含前期的工程建设,还包含后期养护,前期建设又包含对景观和栽植植被的规划,后期养护具体指的就是,园林工程完成建设后,为了保证植被健康成长,还要加强后期养护管理。总的来说,为了确保可以充分发挥出园林工程的生态效益,必须坚持管理工作的长效性。
2.3 复杂性
园林工程涉及到的施工范围较广,施工内容也较为复杂,城市规划、公园设计、绿化广场、绿化带设计等都属于园林工程施工范围。园林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园林进行养护,养护工作又包含植被修剪、病虫害防治、园林内部清洁和保护等。整个园林施工的过程非常重视景观效果的呈现,绿化管理又十分重视成果维护,园林建设施工和绿化管理两者缺一不可。
3 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
3.1 确保设计质量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正式施工建设前必须开展的工作,规划设计质量会直接影响园林最终的施工效果。为了保证整个园林工程施工的顺畅性,必须提高园林设计质量。具体来说,设计单位首先要选择设计水平高的设计人员从事具体的设计工作,提高园林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待设计方案确定后,设计单位就需要对所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对比和验证,选择最为合理的设计方案,为提高园林施工质量打好基础。另外,在园林开展具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中,设计人员必须了解并掌握植物搭配的方法,通过合理的搭配,提高植物移栽后的成活率。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园林的艺术效果,园林规划设计人员还要重点了解植物四季变化,根据不同植物的四季变化效果,设计出整体不同的园林样貌,提升园林艺术价值。
3.2 建设材料质量管理
正式开展园林绿化工程建设施工前,施工单位必须认真审核施工图纸,标注出施工建设过程需要应用到的材料种类、材料标准和规格,采购人员严格按照具体的采购要求购买相应的材料。一般来讲,在每个地区,这些材料都较为常见,购买渠道较多,但是在选择供应商之前,必须全面了解供应商的资质和信誉,确保所购进的材料符合具体的指标。
对于已经采购的材料,在具体应用前,质检部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避免不合格的施工材料被投入到施工使用中,继而影响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水平。每购进一批材料,入库时,都要详尽地记录采购的时间、渠道以及具体的供应商,只有这样,后续材料应用的时候出现问题,才能第一时间找到相关人员进行协商和沟通。
3.3 整体工程质量管理
在各个地区,园林绿化工程的占地面积都相对较大,施工作业点数量众多,且较为分散,即使一个小小的分项目,往往也会涉及到多个专业知识的应用,极大程度地增加了施工管理的难度。为了保证各个施工环节之间良好的衔接,同时也为了保证整个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在工期范围内顺利完成,必须不断加强施工管理。确定施工进度后,就可以应用分段施工的方式进行施工,合理划分施工段,设置好相应的围栏,在交通量较大的路口设置专门的交警进行疏导,避免交通堵塞问题的发生。如果涉及到夜间作业,也必须配备指示灯,注意将指示灯设置在显眼的位置。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注意边施工边清理各种建筑垃圾。另外,施工人员还要了解植被的生长特性以及最佳的种植时间,解决好景观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而提高整个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水平。
3.4 植被成活率管理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除了框架工作外,植物种植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有些植物的生长对水分、天气、土壤等具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管理不善,可能会导致其死亡,为此,在实际施工管理中,必须加大力度,做好植被成活率管理。尤其是移栽植物,为了降低移栽过程中的死亡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保护和处理。比如,适当加大植物土球的体积,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植物根系的损伤;完成移植后,向植物表面喷洒一些具有蒸发性的移栽剂,避免植被体内水分过多地流失,进一步提高其成活率;在移栽过程中,尽一切可能提高移栽的速度,避免移栽时间过长,导致植被缺水死亡;针对名贵树木,为了避免移栽过程中发生营养损失,进一步提高其成活效率,注意适当修剪,以减少枝叶水分蒸发。
4 园林绿化工程养护技术
4.1 抗旱灌溉技术
对于任何植物的生长来说,水分都是必须的,只有充分灌溉,才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而不同的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提高对植物灌溉的合理性,必须充分了解植物对水分的实际需求。为了提高灌溉的合理性,可以制定植物灌溉需求表,定期浇灌,保证植物健康成长。
4.2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的发生会直接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轻者导致植物树叶枯黄,严重的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特别是规模大、传播快的病虫害,很容易导致植被的大面积死亡。为此,管理人员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具体来说,要全面调查园林绿化工程,了解哪些区域和条件更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确定已经发生的病虫害类型,根据具体的类型,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适当增加园林工程中植物的种类,避免植物种类单一所导致的大规模的病虫害问题。针对园林绿化工程,应用精细化管理策略实施管理,认真仔细地管理好园林工程中的每一株植物,一旦发现任何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高效的措施加以处理,降低病虫害规模扩大的可能性。
4.3 土壤养护
土壤质地及理化性状会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质量。在园林绿化工程正式施工前,必须仔细全面调查工程区域内土壤的实际情况,有条件的可以采样并做好相应的化验和分析,然后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和土壤实际情况,做好营养补充,确保为植物生长过程提供充足的营养需求。另外,施工单位还要根据植物的生长需求对植物进行施肥,避免土壤养分不足,造成植物生长缓慢、萎黄等。在对土壤开展养护工作的过程中,还要控制好施肥量,避免肥力过剩导致植物死亡。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为了持续推动园林绿化工程和谐发展,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园林绿化工程管理方法和植被养护技术的研究,合理规划,提高花草树木的栽植成活率,进而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凸显其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
[1]贾春亮.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与养护技术研究[J].农家科技旬刊, 2019(06):225-226.
[2]康乐,徐磊,侯斌,等.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与养护技术探讨[J].河南农业,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