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张鹏
[导读] 目的;是研究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并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研究282例焊工慢性咽炎。按1:1的比例对性别和年龄组进行了匹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回归模型分析焊缝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

国投新疆罗布泊钾盐有限责任公司  张鹏   839000

摘要:目的;是研究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并为制定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研究282例焊工慢性咽炎。按1:1的比例对性别和年龄组进行了匹配。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回归模型分析焊缝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结果;服务年限是慢性咽炎的一个风险因素,其OR(95%)为2.557(1.405-4.651);户籍性质(o.455(o.225t0.921))、个人保护设备(o.534(o.296-o.964))、个人保护设备的定期更换(o.084(o.027-0.266))、所有个人保护设备的正确佩戴(o.160(o.073-0.353))以及随后的体检(o.443-0.894(b),结论;焊工配备齐全,定期更换,工作时穿戴正确,定期进行体检,有益于预防和治疗慢性咽喉炎。
关键词:电焊工;咽炎;病例对照研究;危险因素;
        电焊是一项常见的工作。使用职业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分析了与慢性咽炎有关的危险因素,这些方法为预防和治疗慢性咽炎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电焊作业危害因素及影响因素
        焊接作业造成许多健康风险,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类。前者有高温电弧光产生的紫外线和红外这些材料包括焊气溶胶、固体金属铁、锰、铝、铬、镎、镍、放射性元素等。气相包括氧化锰、氟化氢、氮氧化物等气体。高温、震动和噪音都不明显。气溶胶分布广泛,生物活性高于其他粉尘。气溶胶在焊条中的成分和焊接方法不同,生物活性也不同;生物活性与焊接粉的溶解度和新鲜度有关。
        二、电焊作业对工人健康的损害
        1.焊工尘肺及肺功的影响。电弧焊时,电弧焊芯、药皮和金属母材熔化、蒸发、氧化,并在高温下聚集在一起,产生大量金属氧化物等物质的粉尘。长期吸入会引起尘肺。尘肺一般封闭且通风不良,平均发病年龄约18a。
        2.锰中毒。不同焊接部位锰含量与焊条不同,芯内锰含量非常低,仅为0.3%至0.6%。为了提高锰电极的机械强度、磨损和腐蚀,锰含量可达23%。
        3.焊接烟热。也称为焊接热,是金属烟热。疾病主要表现为吸入金属氧化物导致体温突然升高,外周白血球增多。接触金属氧化物的时间通常为6至12小时,包括眩晕、疲劳、胸闷、急性呼吸、肌肉疼痛、创伤后发热和白细胞增多。
        4.对神经系统的影响。许多研究表明,焊接作业中与职业接触有关的神经损伤主要涉及信息处理功能,如记忆、分析和定位,如神经生理学、心理学和行为异常,这些功能与锰、铝和研究结果表明,WHO、NCTB患者的总体行为评分与尿锰负性有关,神经行为变化可以成为预防锰中毒的首要指标之一。
        三、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所研究对象是机械制造业的焊工,在一个城市组织两家机械制造企业的焊工,委托合格的医疗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根据诊断标准诊断慢性咽喉炎。1:1病例组与对照组按照匹配,匹配因素包括性别、工作类型和±5年龄差异。对照组是没有慢性咽喉炎、呼吸系统疾病。
        2.研究方法。调查表是使用案例比较方法设计的。接受过统一培训的职业卫生医生对病例组和对照组进行检查。还包括职业、年龄、教育、婚姻状况、生活方式、劳动保护、更换保护设备、佩戴防护正确否、职前培训、在职教育和职业健康检查。变量参数见表1。

表1电焊工慢性咽炎的危险因素变量设定
        3.统计分析。使用spss13.0软件创建数据库。使用案例比较方法分析风险因素。多因素物流回归分析。
        四、结果
        1.一般情况。282例条件符合病例组和对照组是男性。病例组年龄(30.3士4.3)(21.0-46岁);对照组(29.4±4.4)岁(19.0~45岁),这两个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
        2.Logistic回归分析。13个变量与慢性咽炎相关的变量属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使用非常明显的拟合模型。在a=0.05级,回归模型中的变量包括资历、户籍、防护产品就业、防护用品定期更换、佩戴防护的正确否以及工作期间的定期体检。工作年龄是一个风险因素,其他因素是保护因素。表2列出了多样化统计分析的结果。回归模型表明,焊工慢性咽喉炎与服务年限呈正相关,长期患病风险是短期服务年限的2.56倍;农民工发生风险是城市工人的2.20倍。户籍性质呈负有关。有防护用品比无防护用品1.87倍;正确佩戴比不正确佩戴防护用品高6.25倍;定期更换者是不定期更换者的11.90倍;定期体检的风险是无体检风险的2.26倍。

表2电焊工慢性咽炎危险因素的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五、讨论
        慢性咽喉炎是一种与焊工日常工作有关的疾病,国内外对其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较少。为了消除影响研究的因素并尽量减少误差,我们采用了1:1的比较案例研究,这表明两组之间的可比性有所提高。在调查过程中,所有被约谈者都由受过统一培训的医生进行检查和约谈。调查结果表明,长期工作、农民工、缺乏防护用品、防护用品更换不当、防护用品使用不当以及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是造成长期咽喉炎的危险因素。建议企业不仅向焊工提供职业病防护设备,而且要对焊工的正确佩戴和使用进行监测、检查、管理、指导和及时更换。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大量农民工工人涌入城市,其中大多数人长期从事高风险和不稳定的工作。调查显示,农民工占68%。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低、流动性低、不稳定以及职业风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很难评估和监测其影响。农民工缺乏职业健康培训,不了解焊接作业的职业风险,不了解严重后果,也不知道发生职业风险时应采取何种保护措施;此外,企业没有对农民工的职业健康进行有效管理,甚至有农民工也没有使用雇主提供的合格个人防护设备,使他们容易受到工伤甚至职业病的伤害。对职业风险认识不足和保护意识低下是农民工面临职业风险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人比企业的长期雇员更容易受到职业危害,而且是一个高风险群体。加强对焊工,特别是农民工的职业健康教育和教育,提高对职业危害防护的认识,加强个人防护设备的行为应用,减少慢性咽喉炎等职业健康危害的发生率。劳动监察不仅有助于迅速发现职业病、与工作有关的疾病以及与工作有关的疾病,而且有助于监测和观察职业病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的发展情况,评估职业健康风险与职业风险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劳动保护,因此,企业领导人必须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条例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及早发现、诊断和治疗职业病和与工作有关的疾病。
        为避免出现诸如咽喉炎等等工作疾病,建议对焊接工艺进行以下改进。改进制造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和封闭程度,提高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降低焊工对有毒有害因素的接触,从根本上消除焊接作业对人体的危害。
参考文献:
[1]李林.492名电焊工职业性损害调查[J].2019,16(2):72.
[2]吴敏.电焊作业职业危害研究进展[J].职业与健康,2019.20(12):20-21.
[3]田玉.山东省夏津县电焊作业工人健康状况调查.职业与健康,2019,21(4):515.
[4]王娜.电焊工1 160名健康状况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9,19(4):9-10.
[5]龙建.结构钢焊条对电焊作业人员职业病危害调查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9,13(3)1685—686.
[6]刘婕.电焊工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19,7(1):7-9.
[7]田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J].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