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油管理区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刘涵 季文凤 王丽君
[导读] 从保障生产运行稳定、预防人员伤亡事故、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三个方面,论述了采油管理区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的意义。并从培训宣贯、安全管理、目标化管理、特殊作业管理、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对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证,通过扎实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能够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构建稳定的生产运行机制,实现采油管理区“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中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山东东营 刘涵  季文凤  王丽君    257200

摘要:从保障生产运行稳定、预防人员伤亡事故、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三个方面,论述了采油管理区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的意义。并从培训宣贯、安全管理、目标化管理、特殊作业管理、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文化建设等六个方面对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论证,通过扎实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能够营造安全的生产环境,构建稳定的生产运行机制,实现采油管理区“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事故预防;风险控制;安全文化
        事故预防是“预防为主”安全理念的本质所在,通过技术和管理等措施的运用,主动消除事故隐患,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实现避免事故发生,保障员工健康与安全的目标。风险控制是利用工程技术、教育和管理等手段消除、削减和控制危险源,达到防止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目的。
        1管理区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的意义
        一是保障产量稳定,稳定的产量是建立在稳定的生产运行基础之上的,稳定的生产运行离不开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的支撑。若事故频发、主要精力忙于事故的应急处置,是不可能实现生产运行稳定的。持续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可以保障采油管理区产量的稳定。
        二是预防人员伤亡事故。“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直接体现是对员工所处生产环境安全状况的时刻关注。事故往往造成人员伤亡,给国家、企业及家庭带来沉痛的影响。持续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可以保障采油管理区员工生产环境的安全,预防人身伤亡事故发生。
        三是促进经济效益提升。事故除导致人员伤亡外,往往造成生产设备、设施及物资的损失,增加企业无效益性成本投入,导致经济效益下降。“安全是最大的效益”,杜邦公司持之以恒的安全实践为其带来了丰厚的业绩回报,证明安全与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持续推进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可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促进采油管理区经济效益提升。
        2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的途径和方法
        2.1提升安全意识
        一是系统筹划培训计划。立足采油管理区开发生产实际,在开展员工培训需求识别的基础上,围绕提升安全基础理论、基本操作技能、风险控制能力、事故预防、应急处置能力等重点,建立采油管理区培训需求矩阵。将安全教育培训对象分为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三个层面。根据不同的培训层面对培训内容进行策划和调整,有针对性地筛选培训课题。领导层重点开展HSE基础理论、HSE管理体系构建、事故预防与应急处置等培训;管理层重点开展安全管理基础知识、风险识别与控制、事故应急处置等培训;操作层重点开展岗位安全操作技能、典型事故案例、岗位应急措施、安全法律法规及制度规范等培训。科学编制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并纳入采油管理区年度培训大纲,从源头确保培训效果。
        二是注重培训工作落实质量。优选培训方式。转变重脱岗轻在岗的培训思想,员工自学与采油管理区、作业区集中培训相结合。注重调动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及双向的互动性。培训内容贴近基层安全生产实际需求,采用易于理解与接受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及现场演练等方式,确保培训收到实效,使员工经常性地接受教育,强化安全意识和丰富安全技能,保证其安全状态。严格培训计划落实。将培训工作落实纳入采油管理区绩效考核综合管理系统,完善HSE培训工作评价准则,职能部门定期逐级对各单位培训工作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并根据验证情况落实绩效考核。
        2.2统筹规划,推进安全工作精细化管理
        安全管理由安全决策、安全计划、安全实施、安全监督、安全考核(5S)等管理环节组成,是一项系统化、持续性的管理过程和方法。安全管理由安全决策、安全计划、安全实施、安全监督、安全考核(5S)等管理环节组成,是一项系统化、持续性的管理过程和方法。通过先期导入5S现场管理,依次对整理、清扫、整顿、清洁、素质教育等步骤的实施,借助于PDCA、DMAIC等过程改进管理循环技术,对员工素质及工作环境进行有效地、根本性地改善,实现规范员工工作行为的目标,为后续推进目视化管理搭建保障平台。


后续导入目视化管理。为确保目视化管理工作能够扎根基层得到高效推进,应组织相关专业人员,在对采油管理区生产场所、设备设施进行普查的基础上,参照相关标准规范,系统编制采油管理区《目视化管理实施指导书》,用以指导各单位目视化管理工作实施,确保目视化管理得到规范化、标准化推进。
        要持续开展安全检查,安全检查是隐患的扫描仪,通过持续对员工思想、安全管理、生产隐患、问题整改等方面检查,科学评估阶段安全工作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各种不安全状态和潜在危险因素。应把握如下要点:
        一是落实闭环管控原则。检查人员相对固定,检查前编制安全检查计划,明确检查项目重点及标准规范,对检查问题现场开展讲评,保持与责任人的信息沟通。同时,在对问题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整体评估所检查单位的安全管理运行状况,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后续纠正措施和预防改进意见。
        二是要注重制度有效性建设,制度建设是安全管理的重要核心内容,借助于安全规章制度,促进安全管理工作执行力的提升,约束员工养成按照标准规范安全操作的习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2.3权责统一,实施目标化管理
        推行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的目标化管理。采取分级控制原则,让管理者和员工参与安全目标的制定及分解工作,强化过程中的自我控制,促进安全目标的实现。
        做好目标确立工作。安全目标是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结合采油管理区安全发展客观需求,突出油气开发重点及安全关键问题,运用smart原理科学确立安全目标。目标略高于油田公司或同行业平均水平。目标应数据化可测量,以利于目标分解、过程监督及后期评估与考核工作的开展。
        做好目标分解及考核工作。参照安全目标,运用五个维度目标分解法,依照组织层级自上而下对目标进行分解。应分为结果性与过程性目标两部分,且使两者紧密相关联。通过过程性目标的实现,最终确保结果性目标的实现。采油管理区对各机关部室、采油作业区及基层管理队(站)等单位的目标分解以结果性指标为主,单位对个人的目标分解以过程性指标为主;逐层级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明确管理责任及考核依据;将目标完成情况与业绩奖金兑现、调资、评优及个人调职等相关联;分级编制目标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并依照规定严格落实安全绩效考核工作。
        2.4应用安全技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采油管理区开发生产活动日趋具有技术密集化、风险控制多元化、生产区域复杂化等特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危险因素时刻可能成为事故隐患。安全技术是预防事故的首选及根本保障措施,通过应用各类先进的安全技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保护设备和人身安全,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本质安全性。新购设备、新建设施应遵循安全可靠、技术成熟且符合安全质量标准要求的原则。严格落实新设备采购前、新设施建设前的安全评价及“三同时”制度。由具备资质的安全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及技术专家成立安全评价小组,运用各种危险分析技术,识别和分析新购设备、新建设施的安全风险及危险因素等,出具安全评价报告。对于安全不达标的新设备、新设施坚决杜绝采购及建设,从源头做好事故预防及风险控制工作。
        2.5营造氛围,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是有效预防事故,保障安全生存和安全生产的重要基础。安全文化可以进一步强化员工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规范员工安全操作行为,提升员工安全行为自觉性,有效消除违章现象。采取多种方式营造全员参与的浓厚安全文化氛围,建立由采油管理区领导及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骨干的纵向分级HSE管理体系,确保安全文化建设工作自上而下有效落实。
        3结论
        做好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体现着对员工的关爱,反映了石油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担当。采油管理区应持续深化事故预防与风险控制工作,实现采油管理区“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苏江. HSE 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践 [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刘涵,女,山东东营市人,汉族,采油高级工,研究方向为油气田开发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