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 孟祥熠 孙伟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孟祥熠 孙伟
[导读] 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环境监测工作中,往往技术人员都会把重心放在实验室分析,而忽视室外的现场采样工作,其实现场采样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会对监测结果造成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现场采样会受到较多的非人为因素的影响,涉及范围大、环境复杂、综合性较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

山东省临沂市生态环境局沂水县分局  孟祥熠  孙伟 2764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发展迅速环境监测工作中,往往技术人员都会把重心放在实验室分析,而忽视室外的现场采样工作,其实现场采样也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重点内容,会对监测结果造成直接影响。一般来说现场采样会受到较多的非人为因素的影响,涉及范围大、环境复杂、综合性较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难以控制。因此,要对环境监测现场采样工作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保证现场采样的质量。
关键词: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措施;建议
        引言
        降雨期间雨水渗入坡体,渗流场和应力场进行改变,土体饱和度增大,基质吸力降低,抗剪强度降低,当渗流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引起边坡失稳破坏,降雨是诱发边坡失稳的重要因素。研究降雨入渗机理及其入渗深度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系统分析了目前降雨入渗对边坡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优化滑坡防治提供借鉴。
        1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意义
        环境监测是一项多工序的复杂工程,现场采样又是容易出现问题的工序。只有确保源头工作的准确性,才能为后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场采样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人为的不确定性、自然环境的不稳定性、各种突发问题的发生等。同时,现场采样必须具备代表性,具有代表性的采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当地的环境问题,有利于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对现场的采样质量控制制定高标准、采取高强度管理措施必不可少。
        2现场采样过程对样品质量的影响
        2.1采样前的准备
        有些样品检测出来数据不准确,主要是因为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可以概括为:制订完善严谨的监测方案、确定目标监测因子、充分进行取样前的调查并认真记录实况、选择所需仪器用具、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监测方案。
        2.2采样设备的维护保养
        影响到采样质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采样仪器和设备的因素,采样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和维护保养,也会影响着采样结果的准确性。如果在采样监测环节中,采样人员由于操作没有按照流程进行,也可能导致采样设备出现故障,因而导致采样数据出现差错。与此同时,在采样工作进行前,没有对采样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会使设备出现故障的频率增加,也可能导致采样结果出现差错,直接影响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2.3现场采样人员能力和素质的影响
        现场采样工作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采样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素养对采样结果影响很大。在实际的现场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心浮气躁、操作混乱、任意摆放器件、随意收集样品等情况,这些无疑会使测量结果不准确。
        2.4采样设备仪器等硬件的影响
        仪器和设备的精准度、分辨率和稳定性等也会影响到监测数据。采样过程中一般要使用多台设备仪器,避免某台设备突然损坏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在采样过程中也要避免各种设备仪器在各个采样点或各种时间(环境)之间的往返移动,从而影响仪器的性能,最终导致达不到在实验室环境中测量的效果。



        3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及建议
        3.1明确采样目的,做好监测方案
        进行一项活动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开展此次监测的目的是什么,抓住重点,在大脑中构建出一套完整的体系进而做出一份完善的方案、开展一场高准确度的活动。明确监测任务之后提出的监测方案应经过多方考量。首先,要明确监测对象,事先搜集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掌握其各项指标的影响因素;其次,对监测地域进行提前考察,掌握当地情况,了解当地环境;最后,根据监测任务及时调整监测点的选择、采样时间和采样环境等。一份科学的监测方案要将整个检测环节都考虑在内,对监测全过程起到指导作用。想要将这份方案做到细致,准备工作(仪器设备的选择、采样点的选取、采样时间及周围环境的选择)要落到实处、采样各个过程要仔细考究、采样数据记录要准确、采样后样本运送和处理要及时、采样人员专业素质和能力要合格,且每一步都要经得住考验。
        3.2加强现场采样人员的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对于现场采样人员,首先,必须注重其理论知识的提高,为其提供培训和试错的机会,建立评价体系,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使其在环境监测理论水平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要注重他们经验的积累,指派老员工一对一指导其采样技术、方法等,必须经过培训合格后做到持证上岗。其次,采样人员还需要有职业道德责任心的提升,如果一线采样人员缺乏责任感,在工作中出现粗心大意等现象,也会对现场采样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也需要加强对现场采样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
        3.3记录采样数据要及时严谨,采样工作要认真负责
        因为获取样品是我们工作的直接目的,而样品的各项指标都由数据反映出来。所以在采样过程中,必须把一切重要数据及时记录下来,比如:监测对象为海南省蜈支洲岛某一水域,监测任务是测定该水域每单位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比率,进而对该水域提出建设性保护措施。面对这一问题,就要准确记录该水域所设采样点的各项数据(采样点位置、采样点数据获取时间、该环境中的人流量等)。数据的准确记录离不开采样人员耐心、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求采样人员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充足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够规范操作仪器、妥善及时地处理突发事件并且及时根据数据的变化进行相关方面的调整。
        3.4对样品的采集工作做到全面的升级
        对于主要的采样检测点位进行全面化的分析,然后提出更为合理的采样监测方案,对于具体的采样频率、采样的时间、采样的方式方法进行确定,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贴合被采对象的基本要求,在整个操作过程中都能按照规范化的标准进行应用。同时我们还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升级采样监测流程,在采样前对使用的仪器进行全面的校准,并做好有效的进出使用记录。对于现场收集完成的采样样品要做好标签贴样,从而使整个采样记录更加详细,最后进行全面的保存运输处理,在第一时间送至监测实验室,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3.5加大监测人员培训力度
        在进行水环境监测的过程中,监测人员需要对水源发展规律进行有效的总结,以此为水工艺优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监测成本的合理意见。首先,需要严格执行国际监测标准。其次,还应完善质量体系,这对提升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具有较大促进作用。同时还需要提高部门之间的责任心,不同水域的监测人员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力度,以此使监测部门能够掌握水污染的发展规律。
        结语
        进行环境保护需要对环境监测进行合理把控,作为工作第一环节的现场采样作用之大不容置喙,这也是要特别强调质量控制的原因。但是,各个环节工作内容庞杂,细节甚多,在具体工作实施过程中极具挑战性,因此,需要明确监测目标,对采样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对样品和数据进行妥善处理,重视采样人员的能力,把握各个步骤的注意事项,结合社会各界的力量为环境保护献力献策。
参考文献
[1]唐楠.浅谈环境监测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措施和建议[J].能源与环境,2017(1):68-69.
[2]周书祥,吉正元,刘绍俊,等.环境监测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及细节问题[J].绿色科技,2019(04):50-51.
[3]邵茂华.锅炉烟尘监测过程质量控制及现场采样应注意的问题[J].科技展望,2016,26(015):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