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果实膨大期不同施氮量对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李勇
[导读] 桃园施肥过量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还会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在果实膨大期,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大,果实重量的增加占总果重的50%~70%,果实膨大期是影响果实着色和内在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探究此阶段适宜的施氮量,对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农业技术  李勇 274000

摘要:【目的】桃园施肥过量不仅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还会影响桃树的正常生长。在果实膨大期,果实体积和重量迅速增大,果实重量的增加占总果重的50%~70%,果实膨大期是影响果实着色和内在品质形成的关键期,探究此阶段适宜的施氮量,对降低氮肥施用量、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有重要意义。【方法】田间试验在北京市林业果树科学研究院果树生长良好的果园进行,试材为早熟油桃品种‘夏至早红’。设置0、100、200、400kg/hm24个氮?(N)水平,即N0、N1、N2和N3处理。2016年供试氮肥1/2为普通尿素,1/2为15N丰度为5.18%的尿素;2017年供试氮肥均为普通尿素。氮肥在果实膨大期于桃树两侧沟施。在果实成熟期取样,调查桃单株果实产量、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实还原糖和总酸、叶片SPAD值、新梢长度、各器官Ndff值。【结果】桃单株果实产量和单果重在施氮量200?kg/hm2(N2)处理下最高,与N3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二者单果重均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先上升后下降。果实还原糖和总酸含量与果实膨大期施氮量呈正相关。2016年6月8日之后,N2和N3处理叶片SPAD值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除6月15日,N1与N2、N3处理无显著差异外)。2016年新梢长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长,N3处理新梢长度显著高于其它3个处理;2017年N2和N3处理新梢长度显著高于N0和N1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枝条、果实的Ndff值均增加。【结论】适量施氮?(N?200?kg/hm2)能够提高果实产量,在此基础上再增加氮肥用量(N400kg/hm2),增产效果不明显。果实膨大期施氮可促进于新生器官(新梢)的建成,高施氮量能够加快新梢生长。
关键词:桃树果实膨大期;不同施氮量;产量品质;影响研究
        引言
        桃树是一种乔木型树种,在我国东北和华东地区较为常见,其中北京、山东和河北等地比较著名。桃树有很多价值,树干的胶质能够加工成粘连剂,果实中含有维生素B1、胡萝卜素和有机酸等多种营养物质,适合低血钾和缺铁性贫血者食用。由此,对桃树生产管理技术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1材料与方法
        2016、2017年在生长良好的果树进行田间试验。供试0—40?cm土层有机质含量13.6?g/kg、全氮0.95?g/kg、有效磷14.4mg/kg、速效钾121?mg/kg、pH为7.87。供试品种为早熟油桃品种“夏至早红”,该品种种植于2007年,株行距为2.5?m?×?5?m。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分别为0?(N0)、100(N1)、200?(N2)?和400?(N3)?kg/hm2,约合每棵树施入0、267、534和1070?g尿素,同时每棵树还均施入77?g磷酸二氢钾和124?g氯化钾。每个处理选择长势和树形相近的6株桃树,留取中间4株进行取样,每个处理4次重复,单株为1次重复。2016年氮肥为普通尿素和含15N-尿素?(丰度为5.18%)?各一半,2017年氮肥只有普通尿素。于果实膨大期,在树两侧距树干0.5?m处挖两个20?cm深的沟,全部氮肥一次性施入沟内,覆土后立即进行滴灌。整个试验期间按果园正常生产进行常规管理。果实成熟期(2016年6月24日和2017年6月20日),每棵树随机摘取10个果实,测定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果实还原糖和总酸等。随机选取10枝新梢?(在树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选2~3枝),测定枝条长度,然后利用质谱仪测定叶片、枝条和果实中15N丰度。并测定整树产量。样品15N丰度用MAT251型同位素比值质谱仪(Thermo?Finnigan,?USA),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测定。


Ndff(%)=(植物样品中15N丰度?15N自然丰度)/(肥料中15N丰度?15N自然丰度)?×?100所有试验数据用Microsoft?Excel?2010软件进行处理,采用SAS?8.2分析软件进行各处理间差异显著性分析,LSD法进行多重比较。
        2现阶段桃树生产培育存在的问题
        2.1果实品种掌握不清楚
        现阶段的桃树生产培育中,很多种植户对桃树品种的了解较少,在种植中不能依照实际环境选择正确的种植品种。一方面,桃树生长环境的变化后果实形态也会发生变化,品种比较复杂,不同的地区对品种有不同的称呼。种植户想要快速掌握桃树知识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种植户忽略部分桃树品种的实际价值,在选择中倾向于食用价值。这种情况导致我国桃树的品种结构存在问题,适合加工类品种的生产量较低,晚熟的品种较少。
        2.2桃树整形修剪有待完善
        现阶段部分种植户对桃树枝叶修剪能力较低,存在不标准、不规范的操作。一方面,很多种植户不了解桃树的耐修剪性,认为多次修剪会造成果实产量下降。这种不修剪行为造成桃树的留取枝叶较多,不仅能够引发分枝吸收营养量减少,果实生长条件不均匀,还会造成桃树的整体透光性较弱,内部枝叶出现枯死的现象。另一方面,种植户根据其他树木的种植经验对桃树进行上尖下宽的修建,减掉枝干中的主枝进行重新培养,导致果实成熟期推延,桃树吸收营养能力降低。
        3供氮水平对树体生长及养分的影响
        桃的许多品种尤其是中早熟品种在果实迅速膨大时新梢生长速度快,消耗了大量的光合产物。氮素促进了新梢的生长,从而最终增加了树体高度和扩大了冠幅。本试验中发现,随着果实膨大期施氮量的增加,新梢的长度也在增加。氮是叶绿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氮肥的充足供应可以提高叶绿素的含量,从而提高光合速率,起到“以氮增碳”的效果。在桃树上的研究表明,施肥可以增加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含量与施肥量成显著正相关。果实发育后期,N2和N3处理叶片SPAD值高于N0和N1处理?(除2016年6月15日),说明N2和N3处理适合果树树体生长。Ndff指植株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它反映了植株器官对肥料15N的吸收征调能力。2016年,果实的Ndff值在同一供氮水平下显著低于叶片、枝条,这表明早熟品种在果实成熟期,氮素在叶片和枝条中的分配比例依然很高,这符合多年生果树叶片、枝条贮藏了较多的氮营养,用于来年果实的生长的特性。同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N3处理的叶片和新梢Ndff值达到最大,表明此时两个部位贮藏氮素为来年生长利用。2017年,果实、枝条、叶片的Ndff值在同一供氮水平下无显著差异,可能与上一年贮藏氮素的再利用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语
        桃树最先产于我国,是当前人们所喜爱的常见水果之一。其自身的生长的适应性较强,对环境的适应性也高,容易在当前我国各个地区之间进行种植。桃树果实成果期较高,具有较高的收益性,是当前我国进行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果树。
参考文献
[1]崔津卫.桃树栽培与管理技术浅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
[2]邓某祥.桃树种植整形修剪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3).
[3]张丽.桃树高效栽培管理技术研究[J].农技服务,2016(5).
[4]袁兴亮.桃树高效栽培管理分析[J].农技服务,2016(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