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灾害对那坡县桑蚕生产的影响及气象服务对策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刘金海
[导读] 桑蚕产业是那坡县的特色经济经济产业。本文首先介绍了桑蚕生产对气候条件的需求,接着分析了霜冻、干旱、高温热害、低温冷害、高湿等农气象灾害对那坡县桑蚕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气象服务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广西那坡县气象局  刘金海    533900

摘要:桑蚕产业是那坡县的特色经济经济产业。本文首先介绍了桑蚕生产对气候条件的需求,接着分析了霜冻、干旱、高温热害、低温冷害、高湿等农气象灾害对那坡县桑蚕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气象服务对策,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关键词:那坡县;气象灾害;桑蚕生产;影响;气象服务
        1桑蚕生产的气候条件
        1.1桑树种植气候条件
        桑树种植离不开温度、降水等气候因子。桑树属于喜温喜湿作物,通常在春季温度超过12.0℃的时候桑树开始萌芽发叶,并且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桑树的新稍生长速度加快,最适宜桑树生长发育的温度为 25.0—30.0℃。在水分方面,通常年降雨量达到750mm以上的区域均可以较好地适应桑树生长发育[1]。但是桑树的生长发育也受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的影响,尤其是盛夏时节,属于桑树夏伐后的旺长阶段,往往需要丰富的水汽供应,若降水量偏少,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则往往会导致桑树生长迟缓或者出现桑叶老化、落叶现象,影响后续秋蚕的养殖[2]。在光照条件方面,由于桑树的截光面积大,所以需要丰富的光照条件,推动桑叶有效积累营养,进而促使桑叶品质的提升。
        1.2蚕生育期气候条件
        蚕生育过程中最适宜的温度是24.0℃~28.0℃,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蚕生命活动比较旺盛、吃桑叶加快、生长发育也很快;温度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若温度不超过20.0℃或者高于30.0℃,则均会蚕的发育造成不利影响。温度不超过20.0℃,往往会使得蚕生长发育延缓,蚕休眠期也会有所延长,每次休眠2~3天,不仅浪费桑叶,而且还浪费劳力;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蚕体肥大,使得蚕健康度有所下降;蚕室的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伴随着蚕龄的大小而有所区别不。第 1、2龄为相对湿度为90.0%左右,第3龄相对湿度大约为85.0%,第4龄为相对湿度为70.0%? 80.0%,第5龄相对湿度65.0%?75.0%。
        2.气象灾害对那坡县桑蚕生产的影响
        2.1桑树与霜冻
        当桑树春季萌芽时遭受霜冻害后,受害程度轻的发芽较迟,萌发后叶芽不完全或呈畸形;严重的不发芽,鳞片脱落;而枝条中下部潜伏芽正常情况下影响不大。受冻害后,叶柄、托叶、幼叶叶片大多变成黄褐色,叶脉干枯,像开水烫灼状,轻的局部变色,严重时幼嫩芽叶全部枯死。枝条的危害当发生晚霜冻害后,枝条由上而下呈现由重到轻的冻害,冻害受伤部位由表皮至木质部,逐步失水,皮层腐烂直至干枯。
        我县北部山区几乎年年有霜冻出现,平均每年有霜日6天,最多为15天,最长连续霜为5天。北部山区初霜日在12月16日,终霜日在 1月22日,平均无霜期为332天左右。南部地区多数年份无霜冻,桑树多数年份能安全越冬,但个别年份遇强寒潮也能枯死。那坡北部乡的桑树萌芽期是2月至4月份,南部乡镇桑树萌芽期是1月中旬至3月中旬,错开了霜冻季节避免了对桑树生长的不利气象因素。2.2桑树与高温干旱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原因,受季风气候影响,那坡县雨水随季节分布差异明显。其变化为夏多冬少,干湿分明。干旱机率以冬季最大,春季次之。再次干旱现象有南重北轻的特点,这是因为那坡县地势大体上是南低北高,雨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增多,加上南部地区气温高,光照多,蒸发量大的原因。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常出现冬春连旱造成严重的旱灾。那坡县一般在4月上旬进入雨季,降水量明显增多,光照充足,桑树生长发育加快。但有的年份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稳定控制时间过长,气温往往偏高,田间蒸发量大,土壤失墙严重,出现高温干旱,影响桑树正常生长发育。出现严重伏旱天气,蚕用桑树生长受阻,大部分植株叶片凋萎,甚至黄落,部分岗地出现植株死亡现象,严重影响了桑叶产量和其营养价值。



        2.3蚕与低温
        那坡县春秋温度变化剧烈,春季冷暖交替频繁,天气时冷热时气温波动辐度较大,秋季冷空气势力增强、暖空气势力减弱降温迅速,形成低温冷害,故春秋季养蚕过程中,易出现低于20℃低温天气,导致蚕茧产量质量大大下降。根据那坡县国家站30年气象资料统计那坡县各乡镇出现有连续3天左右的低温天气时段,为每年3月下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11月份,对蚕的几个生长阶段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如蚕农养蚕的时间加长,生产成本增加,易引发蚕病,造成大面积死亡,导致养蚕失败。因低温阴雨对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都带来较大的影响。
        2.4蚕与高温
        那坡县春夏季受到西南暖低、辐热带高压的影响易出现35℃以上的高温天气,根据那坡县各乡镇气象自动站高温数据统计,高温天气易出现在4月至8月份,养蚕虽在室内,但室外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室内小气候,因此,充分利用室外气候资源,调节室内小气候,为蚕创造一个最佳的生长环境,再加上科学喂养,就可以使蚕减少疾病,健壮生长,获得高产。蚕生长环境温度为20~30℃,特别是5龄期的大蚕对高温特别敏感,盛食期接触高温则延迟发育,且接触时间越长延长程度越大,并使蚕体体质减弱缩短其龄期时间,降低抗病能力,易引发蚕病,对蚕茧的产量及质量都有较大影响。
        3气象服务对策
        3.1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工作
        应在那坡县气象灾害发生比较频繁桑蚕生产区,加强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监测站的建设,不断完善那坡县气象灾害监测网,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此外,根据那坡县季节时令,严密监视天气的变化,结合桑蚕生产实际需求,提供对桑蚕生产危害较大的霜冻、干旱、高温热害、低温冷害、高湿等气象灾害的预报预警服务。要不断建立健全那坡县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的运行机制,充分借助于微信、手机短信、乡村大喇叭、电视、LED、微博、抖音、快手等媒介及时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使那坡县桑蚕生产户可以实时接收到预警信息。通过及时高效的气象灾害预警服务,让广大桑蚕生产户可以第一时间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气象灾害措施,有效避免或降低灾害性天气给那坡县桑蚕生产造成的危害性。
        3.2积极开展桑蚕生产的精细化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还应联合农业、林业技术人员为桑蚕生产户提供精细化的专题服务指导。在桑树生长关键期,组织农业气象服务到桑树种植基地对桑树生长情况进行实地查看与调研查,并与桑树种植户一对一交流,认真了解气候条件对桑树种植的影响,并且指导桑树种植户采取有效的灾害预防措施,防御气象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影响,并且还要向广大种植户讲解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以及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进行预测,给出相应的建议;此外,气象为农服务人员也需要进入育蚕室实查看蚕室的湿度、温度、通风条件以及光照等具体情况,还应结合养蚕的气候适宜范围以及所需的气象服务与蚕养殖户进行紧密沟通,提出科学指导意见。通过对桑树种植基地与育蚕室的实地查看,要针对桑蚕生产户的具体气象服务需求及时制定精细化的气象服务产品,及时发送给相关人员,助力那坡县桑蚕产业更好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霜冻、干旱、高温热害、低温冷害、高湿等气象灾害对该地区桑蚕生产的危害较大,其严重阻碍了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那坡县气象部门需要要根据当地气候实际以及桑蚕生产情况,加强农田小气候自动气象监测站的建设,不断完善那坡县气象灾害监测网,提升供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同时要深入。另外,还要深入桑蚕基地开展直通式精细化气象服务,尽可能降低气象灾害对桑蚕生产的危害,推动那坡县桑蚕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炫柯,刘永裕,李永健.柳树桑蚕饲养的气象条件分析[J].气象应用与研究,2007,28(1):53—55.
[2]黄平,胡进平,闵利平,等.黔西县发展桑蚕生产的气候条件分析[J].贵州气象,2009.33(3):23-24。
作者简介:刘金海(1981.08),男,汉族,宁夏银川市人,本科,工程师,从事气象科技服务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