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的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许永花
[导读] 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繁荣,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落实与渗透。小麦高产栽培能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实现农民增收,但是在小麦高产栽培期间,由于病虫害的存在,会对产品及品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实现小麦高产。

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黄店镇广播文化中心  许永花  274100

摘要:现阶段,经济发展迅速,各行各业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改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的稳定与繁荣,对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进行落实与渗透。小麦高产栽培能有效提升小麦产量,实现农民增收,但是在小麦高产栽培期间,由于病虫害的存在,会对产品及品质造成极大影响,因此需要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实现小麦高产。因此对于小麦高产栽培与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麦;高产丰产;优质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粮食的需要程度大大增强了,为了提高种粮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有关部门更加的注重小麦的量产问题,不仅仅只是注重了小麦的量产还关注于小麦的质量问题,同时,加大小麦量产技术的推广,和新品种的种植实行,尽自己最大可能实现小麦优质高产,增加农民种粮效益。现如今小麦的种植收益没有达到农民的预期效果同时由于成本的增加和产量的减少等多种因素,让收益一年不如一年。为此,我们对小麦高产优质种植和病虫害防治问题进行了以下阐述,希望能够给相关部门提供资料。
        1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
        多年以来,我国小麦种植以条播为主,部分为撒播,实际栽培中存在播种不均匀、深浅不一的情况,导致麦苗“行内挤、行间空”,最终个体长势差异较大,影响实际产量。此外,基于现有播种方式下,需分次进行施肥、旋耕、播种、镇压,农耗时间长、作业成本高。现代农业生产中,机械化解决的不仅是劳动力问题,通过先进的农业机械的运用可实现人工无法做到的高质量、高效生产。在小麦栽培中,必须要发展农业机械,有效实施高效集成化栽培措施,切实提高小麦单产水平,实现小麦产量的进一步提高。本文提出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小麦立体匀播,保证单株营养面积、生产空间相对均匀,形成均衡健壮个体,提高单株生产力。配套立体匀播机,施肥、旋耕、播种、镇压、覆土、二次镇压等6道工序集成为一体,实现高效生产,也有利于节本增效。此种栽培技术,适用于不同生态类型区,通过高度集成的播种技术机械与全程机械化喷防作业,农耗时间可缩短1~2天,降低劳动强度、作业成本,实现小麦节本、高产、高效、可持续生产。为保证小麦高产高效集成栽培技术的全面推广与有效实施,需促进农机农艺的全面融合,农业部门与农机部门一起开展新农艺、新农机的研究,并落实农机手培训工作,切实保证小麦栽培效率与质量,实现标准化作业。
        2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2.1?播种环节
        在播种环节需要做好对种子的处理、适期适量播种工作。①种子的处理。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要做好晒种与拌种工作,在拌种期间要选择酷拉斯拌种,这样就可以对各类病害进行有效预防。②适期适量播种。高产的基础是适期适量播种,也就是需要对播种的温度进行合理选择与控制,一般情况下需要控制在14~16℃,且适期范围为一周左右。小麦播种需要在当地的播种季节的一周左右完成。
        2.2?整地
        在整地期间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操作,比如要确保整地的深度符合要求,而且要整透、整实,旱田深耕需要确定深度为20~25?cm。要对小麦田进行耕透,确保不留埂;土层一般为上虚下实;为保证出苗要留足底墒。如果是沟厢,保证为4条沟,且每条沟都要连在一起,而且在作厢时,厢宽、沟宽、沟深分别为2.7?m、0.3?m、0.3~0.5?m。所以做好整地工作,对麦苗的发芽、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3?施肥
        在施肥环节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施肥用量,一个是施肥方法。


第一,施肥用量:具体施农家肥、碳铵、磷肥、钾肥分别为175?kg/667m2、45?kg/667m2、50?kg/667m2、9?kg/667m2,将这些肥料作为底肥;第二,施肥方法:需要施足农家肥,然后才开始深耕,对土层进行翻压,将农家肥翻入底层。将化肥施入中层。将种肥在播前少量施加,并将其作为上层肥料。
        3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
        3.1对于蚜虫的防治
        在小麦发育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病虫害问题,它能够直接影响小麦的生长问题,并且在小麦的叶子和穗部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伤害,病虫害问题是小麦生长过程中的阻碍,小麦的蚜虫病一般会发生在灌溉期,所以田间的管理人员在灌溉之后一定要严格观察小麦蚜虫病的发生,及时发现及时治疗避免没必要的损失,蚜虫病最好的治愈时间就是在灌溉之前以及孕穗期的时候,在这个阶段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控,农药处理蚜虫病是最好的捷径。
        3.2对于白粉病的防治
        在小麦发育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及时处理病虫害的危险问题,是会让小麦发生很多病症的,白粉病就是其中的一种,白粉病的特点就是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小麦叶片会产生很多圆形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病症会越来越严重。另外白粉病是一种可以进行传播的病种,主要传播的途径是通过空气进行传播。根据季节来断定每年的三四月份是主要的传播月份,也是白粉病最终的阶段,白粉病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因此,种植人员在种植高产小麦的同时,一定要选择抗病性强的小麦种子,在这个基础之上能够更好地加强小麦的存活率,同时田间的管理人员还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小麦进行管理,防止白粉病对高产小麦的损害,降低农户的经济损害。
        3.3对于锈病的防治
        锈病在小麦的种植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在连雨季或者天气闷热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此状况,它的主要传播途径也是通过空气,锈病发病率的高峰期一般在降雨比较多的时期发生。因此我们的田间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此季节做好防控措施,田间的人员在防止锈病的发生的时候,一定要事先对土壤的湿度进行分析,根据土壤的湿度和空气环境问题进行严格的控制,要想有效降低土壤的湿度,种植人员一定要全方面考虑,根据种植当地的实际情结合科学的管理措施进行解决。
        3.4小麦灌浆期的病虫害防治
        在小麦灌浆期的病虫害主要有白粉病、麦蚜与叶锈病等。在防治期间,可以针对病虫害发生的类型,制定个性化的、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因此可以选择过程中,选择相应的药物喷施到叶面上。如果单一病虫发生在田间,这时在进行防治期间,也要具有针对性。而且当小麦叶锈病病叶率、小麦叶锈病病叶分别为3%以上、10%以上时,需要大面积进行防治,做好病害的有效防控。如果第一次防治效果不理想,可以进行第二次防治。如果麦蚜百株蚜在800头以上时,需要及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使用期间,一般不能同时使用吡虫啉和啶虫脒,也不能使用氧化乐果等剧毒和高毒农药,比较常见的农药为低毒有机磷农药合理混配使用。
        结语
        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种植最多的小麦,而且小麦种植的品质与产量关系着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关系着社会人民的口粮问题。为了能让人民吃上更放心的小麦成品我们的种植农户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播种,并且为了全面提升小麦种植效果,要选择有科学依据的种植技术,并且这种种植技术一定要适应小麦的各种成长阶段,还要做好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病虫害的防治是创造优良小麦品种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实现小麦高产目标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志敏,张英华,薛盈文.关于我国小麦生产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思考[A].第十五次中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12.
[2]张永科,王瑞,郭勇,海江波.小麦单粒匀播抗倒伏高产种植技术[A].2018中国特色作物栽培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8:8.
[3]李国臣,李青竹,张保亮,等.国审周麦26号小麦的种性保纯和高效繁殖技术[A].中国作物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