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及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孙亮
[导读] 应用气象是指将气象学应用于农业、建筑、航空等各个领域,为各行业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提供依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同时,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气候、天气、灾害等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因此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气象服务能够有效助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业生产。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气象局  孙亮    416000

摘要:应用气象是指将气象学应用于农业、建筑、航空等各个领域,为各行业充分利用气象信息提供依据。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关系着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同时,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气候、天气、灾害等都影响着农业生产,因此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气象服务能够有效助力农业生产防灾减灾,促进农业生产。基于此,本文就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气象质量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及影响,以期相关气象工作者能够不断优化农业气息服务方式,促进我国农业的良性持续发展。
关键词:应用气象;质量;农业生产
        引言
        在农业生产中,气象服务的准确性、及时性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质量,农业对各类气象灾害的抵抗力较弱。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愈加愈烈,干旱、暴雨、低温霜冻、台风等气象灾害频发,给农业生产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种趋势下,亟待提高农业应用气象质量。应用气息能够帮助人们获取天气变化的预测信息,及时预知气象灾害,为农业生产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减少气象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指导农业活动的调整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因此,研究应用气象质量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完善气象预警机制,能够让农业生产趋利避害,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1.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
        目前,我国的应用气象服务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应用先进经验技术进一步强化监测手段,搭建多媒体气象传播平台,在农村区域也迅速普及了互联网等媒介,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气象参考依据,充分发挥气象部门的作用。
        1.1有助于建立农业生产预警机制
        气象预报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天气预报、气象灾害预测,为农民及时调整农业生产活动提供参考依据。各级气象部门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自动气象站、卫星遥感技术、多普勒雷达等。能够不断提高气象观测质量,有效提高和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尤其是在气象灾害发生时,能够提前预警,把气象灾害信息和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提供个农户,能够让农民第一时间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减轻甚至是避免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2有助于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
        提高应用气象质量能够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有助于农民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来应对恶劣天气,调整农业活动。根据气象信息,农民可以及时了解所在区域的降水量、温度、空气湿度以及天气变化信息,这些信息能够帮助农民选择恰当的作物时间,根据气候条件恰当地开展播种、灌溉、种植等生产,根据天气变化情况,适当进行施肥、除草、喷洒农药等活动,有效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助力农事活动的有效开展。夏季雷电暴雨天气较多,降水集中且强度大,农民可以通过准确的天气信息避免造成田间积水。此外,针对干旱、台风、冰雹等极端恶劣天气,气象部门可以通过及时发布预报信息,向农民传播天气变化信息并给予科学的防御方法指导,能够有效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  
        1.3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如果农民仅仅依靠自己的种植经验来辛苦耕作,难以有限防御天气变化和气象灾害,还是需要通过高精度的天气预报信息来调整农业生产,实现作物丰收。可以通过制作专题天气预报,根据不同的农业活动来进行天气播报,除了准确及时的天气信息外,还可以通过农业专家来给予作物管理方面的科学指导。这样一来可以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加深农民对农业生产的科学认识,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案指导,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2.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1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类型的影响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地理地形、水资源等千差万别,农业生产类型也多样。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维系国计民生的根本。


在我国的中低纬度地区,水资源丰富,也有充足的热量,适合农作物生长。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好耕地质量条件,可以科学地开展农业生产类型确定,从而充分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农垦基础。气象质量能够准确地反映这些资源类型,并且反映农垦资源是否充足,从而便于农业生产类型的选择,确定农业生产结构。此外,气象服务还可以反映当地气象灾害发生的频率,便于规避部分作物的引进,从而准确判断农业种植类型。  
        2.2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布局的影响
        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较大,农作物类型差异也较大,北方主要生产粮食作物,南方主要生产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类型的不断增加,农业生产布局也在不断优化。气候条件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的主要依据,近年来,南北方农业生产不断融合,开展不同品种的作物种植试验,要准确判断哪些作物不能越区种植需要依靠气候因素,这就需要提高气候观测质量,为农业生产布局提供准确的可参考数据。   
        2.3气象质量对农业收成的影响
        农业收成受到天气、气候等多方面的直接影响,瑞雪兆丰年等谚语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通过提高气象观测质量来获取准确的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信息,能够在作物生长的全周期为农民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作物受到气象灾害影响而大量减产,也能够避免农民因不了解气候而种植不适宜的作物,能够让农民根据气候气候条件和作物生长特点,选择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保障农业收成,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农民受益。
        3.加强气象农业生产服务的对策
        3.1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
        要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气象部门需要借助先进科技和现代化技术,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可以通过加强自动气象站建设,全天候监测并实时获取气象信息,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获取的气象数据进行系统分析,从而不断提高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农业生产中,要减少恶劣天气和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天气预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些气象灾害例如台风、暴雨、冰雹等对农作物的破坏性极强,容易对农作物收成产生较强的负面作用,引起大量减产,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因此,要建立健全气象观测和气象服务系统,通过准确的气象信息为农民提供可靠的参考,让农民能够及时采用科学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气象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2 拓宽天气预报信息传播渠道
        我国国土面积广大,部分偏远地区的通讯设施仍然比较落后,容易造成农民难以及时接收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因此,我国的气象部门应该加强各个地区尤其是偏远地区的气象通讯设备建设,实现天气预报信息为农民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的稳定进行。可以加强电视媒体、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的普及,加强村村通大喇叭建设,利用手机短信、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途径,不断拓宽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让各个地区的农民都能够第一时间接收到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为农民调整农事活动、紧急避险等争取时间,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4.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及影响。农业是维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石,只有提高应用气象质量,满足我国农业生产的需求,才能够保障农业生产水平的稳步提升,更好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参考文献
[1]王萃. 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分析[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19, No.358(10):46+48.
[2]崔娟. 提高应用气象质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J]. 农家参谋, 2020, No.664(16):171-171.
[3]李海阔, 张艳芳, 张乃元. 新形势下天气预报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应用研究[J].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11).
[4]沙达开提·依斯坎旦尔. 浅议气象信息服务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J]. 农家科技:中旬刊, 2020, 000(004):P.192-192.
[5]张新民, 郁凌华, 熊世为. 智慧气象在农业气象服务中的应用探究[J]. 南方农业, 2020, 014(005):149,151.
作者简介:孙亮(1983.10)男,满族,湖南省吉首人,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应用气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