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明县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刘亿
[导读] 近年来,随着自动气象站的普及和现代化观测技术的应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迈向自动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气象观测工作者的工作强度。但是,由于气象测报制度尚不完善,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掌握程度还不够,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度。

东明县气象局 刘亿   274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自动气象站的普及和现代化观测技术的应用,地面气象测报业务迈向自动化,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气象观测工作者的工作强度。但是,由于气象测报制度尚不完善,工作人员对新技术掌握程度还不够,当前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度。自动化的地面气象观测趋势对气象工作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本文以东明县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提高地面气象观测质量的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意义,推动城市气象观测业务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东明县;地面气象测报;问题与对策
        引言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气象测报的及时性和准确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气象观测是气象部门的主要职能,而地面气象测报则是气象观测的基础。地面气象测报主要是对云层、大气能见度、气象现象的分析,包括天气预报、气候条件分析、气象灾害预警等方面,对气象预报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并做好气象测报工作,保证气象测报质量。但是,当前地面气象测报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设备故障、新技术推行等,需要针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工作调整,使得气象测报服务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1.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发展
        我国地面气象测报业务已发展多年,是我国气象事业的基本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气象观测的方式也不断走向现代化,目前,我国的气象测报业务已经全面进入了自动化阶段,自动气象观测站全面普及,气象观测的内容和范围也在不断丰富和延伸。自2012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面气象改革后,东明县气象局紧跟改革步伐,深入开展地面气象观测业务的自动化工作,有效提升了气象测报的质量和效率。但是,在实际观测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阻碍现代化的气象观测发展,下面将结合东明县气象局的工作实际,深入分析气象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建议。
        2.气象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观测数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在地面气象测报工作中,由于观测站的设备故障或者是人为原因,会出现观测数据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例如,降雨量的数据记录不准确,导致分钟降水量和每小时累积的降水量产生不一致的情况。在一些气象观测站,有时会出现工作人员误读观测数据,从而影响气象观测质量的问题。这主要原因,一是存在人工读取误差,二是自动读取数据设备的组件母板存在问题,其灵敏度直接影响观测数据。组件母板的灵敏度过高会导致在数据读取过程中出现跳跃值,出现硬件和设备故障时也会出现自动读取发生错误。在遇到这类问题时,可以暂时使用手动记录,进行降雨量等数据的校正。但是,一般情况下,校正后的数据会超出系统限制,无法及时添加人工所记录的数据,此时需要调整数量限制,准确记录气象观测数据。
        2.2气象测报工作制度不完善
        气象测报业务调整和改革后,部分气象工作还处在调整转变和适应时期。一部分气象观测站没有及时按照新的业务要求来调整工作制度,导致新旧工作制度融合度不高,新的工作制度不够完善,使得部分工作人员在这个敏感时期逃避工作约束,出现在工作时间迟到早退等现象,不能对自己的工作负起责任,致使一些观测数据发生遗漏、误测或者是延迟的情况,严重影响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此外,部分气象测报工作人员对新制度不熟悉,不能较好地按照相关操作规则对操作设备,当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地监测气象观测数据,也无法及时替换缺失或错误的数据,导致观测数据出现失误,影响气象测报工作的质量。
        2.3测报人员对新技术掌握不够
        随着气象业务调整和现代化技术的运用,各个气象站添加了新设备,使用了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气象观测的精确性,并且逐步取消了夜间观测任务,减轻了气象观测人员的工作压力。


但是,由于测报人员所掌握的技术水平有限,难以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技巧和新的技术运用,因此应当加大培训和实操力度,促进测报工作者的专业技能不断精进,有效提高气象观测质量。从技术层面来看,我国的气象观测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而现代化的气象观测设备对于计算机运用、大数据分析的要求较高,因此,应当从技术层面不断改善工作人员存在的短板,实时更新技能水平。
        2.4测报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在基层气象观测站,存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员工缺乏专业技能等问题。气象观测岗位缺乏激励和竞争机制,工作人员缺乏进取精神,不利于气象观测工作的开展。在推进新设备和新技术的工作中,部分观测人员会产生畏难心理,产生抵触。此外,测报岗位不稳定,时常出现测报专业人员与其他岗位工作人员轮岗的情况,导致观测人员队伍不稳定。基层气象观测站测报队伍呈现老龄化趋势,知识结构老化,对新技术的接纳程度不够,接收知识的能力也较低,加上缺乏正规培训,导致基层观测队伍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从而出现一些气象观测数据失误。
        3.提高地面气象测报工作质量的对策
        3.1完善地面测报规章制度和单位管理
        完善完善地面测报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单位管理,对于减少地面测报失误有这重要的作用。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应在规范的制度规章下进行,应该严格监督测报工作中各项制度和规章的落实情况。各级气象单位可以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符合本单位的工作规章制度,有效约束测报人员的行为,提高测报的质量和准确度。此外,还要实施严格的管理办法,演技你工作人员迟到早退,建立合理科学的轮班机制,将责任分配落实到个人,减少因制度层面的问题造成观测数据出现失误。同时,应该完善气象观测的工作流程,盘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提高工作人员的警惕意识,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完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的单位管理方式提高观测水平和质量。
         3.2加大测报设备维护和保养投入度
         气象观测设备是获取准确观测数据的关键,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是设备正常运行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会因为设备操作不当和设备维护不及时,而产生设备故障,应当加大对气象测报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投入力度,正确安装和有效维护观测设备,在遇到故障时及时检修仪器,提高设备的灵敏度,做到设备及时更新和稳定运行,为获得准确的观测报告打下基础。
        3.3加强测报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
        在新形势下,现代化技术不断进步,观测业务的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因此应当加强测报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建立一支专业化的气象观测队伍。通过定期开展技能培训,加强测报人员对业务知识的学习,掌握观测重难点,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此外,还应加强团队建设,提倡同事之间经验共享和交流,通过共同进步和提升,取长补短,遇到问题时集中讨论解决,建设团结互助的气象观测队伍,从而提高地面观测业务的质量。
        4.结语
        综上所述,地面气象测报工作是气象部门工作的重要基石,要提高气象观测质量,应当在气象测报工作中,完善地面测报规章制度和单位管理、加大测报设备维护和保养投入度、加强测报人员的综合技能培训,全面提高队伍综合素质,更好地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服务。
参考文献
[1]赵云刚.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北京农业, 2014, 000(011):P.213-214.
[2]普布. 地面气象测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科技风, 2018(19):126-126.
[3]雷小云. 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9, 000(011):140.
[4]陈辉煌. 影响地面测报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及质量控制[J]. 农村实用技术, 2019, 000(004):128.
[5]卫天荣. 地面气象预报中数据异常的分析以及对策探讨[J]. 区域治理, 2019, 000(011):39.
作者简介:刘亿(1992.11),男,汉族,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人,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综合业务观测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