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救援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应对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科技信息》2021年7月   作者:李牧
[导读] 在实际生活中,尾气排放、事故漏油、工业废水还是秸秆焚烧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还很少有人关注灭火救援带来的污染问题。近年来灭火救援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样的情况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江苏苏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昆山大队  李牧    215000

摘要:在实际生活中,尾气排放、事故漏油、工业废水还是秸秆焚烧都会给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但目前还很少有人关注灭火救援带来的污染问题。近年来灭火救援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了,这样的情况极大地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分析了火灾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灭火救援时的环境保护对策,从而更好地进行消防灭火救援,为人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灭火救援  环境污染  应对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世界各国的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防护问题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而且安全意识也显著提高了,虽然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的成功率大幅增加,但是消防灭火救援完成后的环境污染问题却成为了困扰人们的难题。在此种情况下,相关部门有必要全方位地强化在消防灭火救援后的环境保护工作上的投入力度,为人们创造更为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1、火灾形成的主要原因
        火是人们正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正是由于其和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密切,所以与其相关的火灾出现概率大幅增加,形成火灾的主要原因来自于多方面,主要可以被分为下列几种:首先,非规范用火。部分人在用火的过程中表现出过度自信的心态,麻痹大意,最终自然而然地导致火灾被引发,主要包含各种用火的不良习惯等等。当然,用火安全制度的不安全性也包含在非规范用火的范围内。其次,非规则用电。电气设备的非正常使用或者超负荷使用将会导致其老旧速度加快,在此种情况下便会大幅增加电气火灾的出现概率。如果能够按时地维护电气设备,那么最终造成火灾的概率还是相对较小的,但就目前来看,常常有部分民众因为个人目的而乱接线路,最终导致线路承受过高负载,引发短路或者断路现象,进而出现火灾。再者,吸烟。吸烟是很多人都有的生活习惯,虽然只是小烟头,但是如果不能有效将其熄灭便扔掉,最终很有可能引发大火灾。在最近几年,因为烟头而引发的火灾事故数不胜数。最后,自然原因致火。此种火灾的发生原因主要来自于自然雷击等方面。
        2、火灾救援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2.1灭火剂带来的环境污染
        在目前的火灾救援中,目前广泛使用的灭火剂,主要是水成膜泡沫、蛋白泡沫和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在这三种灭火剂中,水成膜泡沫灭火剂是最难被有效降解的,而且会长期存在于人体内,从而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而蛋白泡沫灭火剂,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是呈现焦黑色的,使用时会释放出大量的臭味,但是这种臭味是可以完全被生物降解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会释放出氯气和氮气,给大气造成污染。氟蛋白泡沫灭火剂,在使用时有极强的腐蚀性,而且这种灭火剂的保质期比较短,如果长时间使用,会变质或者变得恶臭。
        2.2灭火方式不当带来的环境污染
        首先,目前我国民众对于火灾防护的认识还不够完善,部分民众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扑灭初期火灾。在提到火灾之后,大家普遍认为应该用水或者湿被子来进行扑灭,但实际上,引发火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是因为电器引发的火灾问题的话,贸然用水扑灭火显然是非常危险的,很有可能引发严重的触电事故。与此同时,现有家庭的被子普遍都是纤维或者羽绒材质,其并不具备相对较强的吸水性,加之此类材料属于易燃材料,因此无疑会增加危险,可能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大型火灾来看,诸如森林着火以及楼栋着火等等,消防员普遍会直接采用水泵灭火的方式,在利用此种方法灭火的过程中,如果救援地点是装存大量化学物质的仓库,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各种化学物质流入土地中,进而引发土壤、河流污染等,威胁到农作物以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
        2.3废水处理引发的环境污染
        在开展消防灭火时,最常见的使用方法就是用水扑灭,在扑灭的过程中与燃烧物质混合,产生的废水中融入了各种各样的物质,其中也不乏有毒物质,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应对消防灭火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合理处理,否则就会直接排入地表,给河流、地下水等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污染,进而会影响到人们的饮水健康,给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未能响应国家环境保护的号召,不利于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灭火救援时的环境保护对策分析
        3.1加强消防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
        在政府方面应当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可以在根本上保证消防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环保意识,这也是环境保护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的相关部门应当借鉴一些比较成功的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强化其法律意识,使其在思想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在工作中也应当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的制度,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灭火救援更加合理,也能使其更加具有科学性,将救援过程中的影响较到最低。尤其是对化工生产企业来讲,应当对相关的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且要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才可以保障消防工作顺利开展。
        3.2注重构建联动保护机制
        政府部门应当积极优化相关的信息和资源的共享,这样不仅可以保证事故信息可以快速地查询和分享,而且可以推动灭火救援工作顺利开展。在工作中应当注重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要对火灾事故有相应的预警机制,这样才能探索联动途径,对火灾救援的方式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出更好的处理方案。此外,还要在日常训练中,进行全方位的演习,确保消防灭火演练顺利开展。通过在演习中模拟火灾训练,切实有效地强化消防人员灭火救灾的能力,提高消防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2]
        3.3创新环保型消防产品
        消防单位应当重视消防产品的质量,虽然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硬性规定,但是也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当前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消防设备污染的问题,对于此类设备的使用应当高度注意。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加强资金的投入力度,研发出具有环保功能的灭火救援产品。这样不仅可以达成灭火救援的目标,也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有效地提高了救援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4加强对消防指挥员的培养
        加强对指挥人员的培养,从而提升其专业素质和实战经验,建立必要的人才队伍储备机制,将实战经验过硬的消防员培养成为指挥人员,从不同领域吸纳人才,成立专业的技术组,为消防工作的开展提供意见和建议;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对消防指挥人员展开必要的培训,将基础理论学习和体能技能培养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从而促进基层指挥体系的稳定。
        3.5提高消防队伍的专业素质
        加强对消防救援人员的培训,从而提升训练水平和作战水平,为消防救援人员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从而使其能够专注于救火的同时,关注环境的保护,提供更接近实战的训练项目,不断强化理论知识,模拟真实的事故现场,提高消防救援人员实践能力,不断完善奖惩机制,提高消防救援人员训练的积极性,也为其提供更加优厚的福利待遇,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4、结语
        综上所述,从目前的发展状况看,我国消防救援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救援速度快,救援效果好,但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同样不能忽视。要加强消防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注重构建联动保护机制,创新环保型消防产品,加强对消防指挥员的培养,才能确保给公民提供安全保障的前提下有效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参考文献:
[1]臧顺.精细化工火灾与灭火救援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20,6 (10):49.
[2]宗树国.火灾消防处理时期排放污染物的非稳态扩散模型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9,44(09):149-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