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苏圣举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   作者:苏圣举
[导读] 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建筑主体结构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于建筑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多,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建筑的美观度,同时建筑的实用性、坚固性均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实用性、坚固性这两大特征与施工技术的选择存在密切关联。

山东菏泽 苏圣举   274000

摘要: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发展迅速,建筑主体结构的发展也有了改善。随着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数量逐渐增多,人们对于建筑的应用要求也越来越多,人们不再仅仅关注建筑的美观度,同时建筑的实用性、坚固性均成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实用性、坚固性这两大特征与施工技术的选择存在密切关联。建筑坚固性决定了建筑的稳定性,同时主体结构也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外观。由此可见,建筑主体结构关乎整体施工质量,在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主体结构施工技术。在现阶段的工程建设过程中,不管是民用建筑还是商用建筑,主体结构的稳定性均为人们的关注点,相关人员应该多加关注与重视。
关键词: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引言
        当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很多特点。因为资源有限,建筑逐渐朝着高楼层方向发展,高度增加是目前建筑的一个特点。同时,因为用户对建筑的要求提高,越来越多人注意建筑的个性化发展等方面,同时为了满足用户要求,建筑的设计也朝着丰富多彩的方向发展。这导致建筑越来越有个性,突出了审美功能,但是对于技术来说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一个建筑如果想要长久使用,满足用户对安全使用的要求,一定要保障建筑的质量,这就要求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因此,在技术研究中,一定要注意主要建筑施工技术的关键点。目前,金属结构、混凝土、金属结构和混凝土混合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都比较广泛,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看要满足怎么的需求,根据需求采取不同的施工技术。
        1当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面临的主要质量问题
        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是房屋建筑工程项目施工领域最为主要的施工环节。目前,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存在如模板、混凝土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影响着房屋建筑整体的施工进度和质量,需要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1.1房屋建筑结构施工中模板出现位移问题
        在实际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模板位移是比较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房屋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中,一旦出现模板位移,往往易导致严重的质量问题。模板出现位移的质量问题原因具有多样性:第一,在模板施工中翻样环节不到位,模板放样没有严格按照施工标准和要求进行,从而导致后续模板出现位移等质量相关问题;第二,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模板施工中,技术人员与施工人员之间交流不畅,导致实际模板施工与需求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出现模板位移的质量问题,影响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第三,房屋建筑其他工程施工质量水平不高产生的,如房屋建筑本身与模板之间的稳固性不足等会导致出现模板位移问题;第四,在房屋建筑整体结构施工的模板施工支模环节,要进行水平拉线及竖向拉线处理,确保模板工程施工中保持横平竖直,在施工的支模环节操作不细致,没有进行拉线处理,往往会导致出现模板位移等问题。
        1.2模板工程施工中偏差的质量问题
        在目前的房屋建筑主体结构施工中,模板施工往往存在偏差的质量问题,对于房屋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有着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在房屋建筑施工中,整体结构的高度、预留孔、宽度等信息不正确,会导致后续的模板工程施工产生偏差;另一方面,由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有所缺失,对于一些关键的控制点、预留点等没有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后续的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导致偏差问题的产生。



        2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1主体结构测量
        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开始之前,必须将相关测量工作做好,为后期工程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于地基部分,更要将其测量工作做好,得到的测量数据可为施工人员提供参考,同时可按照测量结构制定主体结构的施工方案。测量的内容可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方面为测量主体结构垂直度;第二方面为测量标高线,建筑施工过程中每层设计都会有4个孔洞,可利用定位标线的方式测量这4个孔洞的位置,为了确保准确度,可由多名人员多次校准;第三个方面为测量轴线,可用经纬仪对其轴线进行测量,注意标好钢板的位置,最终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2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工程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施直接决定着墙体、房梁与立柱的稳定度,因此,称为地面施工阶段的关键。混凝土、钢筋工程共同使用的施工技术为混凝土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保障。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对材料选择问题引起注意,充分关注混凝土、钢筋、钢混结构的应用效果。选择钢筋时应重点关注钢筋的尺寸规格、结构方式,注意钢筋保存、标识等相关工作,避免钢筋在应用时出现错用的情况。在连接钢筋时,应对不同位置钢筋的差异加以关注,钢筋规格的选择要灵活,可运用搭接或冷压连接的方式,水平受力时可选择冷压连接。绑扎钢筋时需重点关注钢筋的长度,避免出现捆绑过密或过疏的情况。绑扎操作完成后,还要对绑扎的情况进行观察,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保障。
        2.3混凝土工程施工
        在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钢筋二者的应用是同步的,其中混凝土的应用具备实际的结构功能,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在清水混凝土设计风格的影响下,材料的运用也体现出了较强的装饰性特征。具体来说,应该根据建筑设计的要点合理安排对混凝土的运用。在对混凝土进行选择时,要合理运用构建模型、测试等相关手段,确定混凝土质量与应用要求相符。一般来说,最为常见的是预制混凝土,采用这种方式时必须确保混凝土状态、配比,以确保混凝土凝结之后可达到稳定状态。预制混凝土可经一次性浇筑即投入使用,建筑过程中应用振动器,合理选择振动频率,这样在大规模混凝土浇筑中才能提升建筑速度,避免出现混凝土位移的现象。混凝土应用状态、配比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两大重点,其中混凝土配比关乎到混凝土的坚固性,混凝土材料过硬、液体含量过高都不适于在主体结构浇筑中应用。在混凝土凝结时,应注意关注其状态的稳定性,当地气候条件也会影响结构稳定性,尤其是在比较冷的天气中,采用混凝土极易造成不稳定的现象。比方说,凝结速度缓慢会对主体结构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出现裂纹或稳定度不足等相关问题。在主体结构建设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是比较常见的,在墙体、柱体或不同施工阶段的结构浇筑中,都需要用到混凝土,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有效控制其应用状态。预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注意严格把控所花费的时间,避免运输时间过长造成混凝土状态改变。持续性是混凝土浇筑施工的显著特点,施工过程中不能有长时间间断出现,因为在间断发生时混凝土的材质可能会出现改变。
        结语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人们对建筑的高度、审美和安全要求,要重点把握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要点,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结构,比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等,在结构的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要求,选择适合建筑的施工材料,充分保障建筑施工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刘英哲,侯治峰,陈朝辉,等.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27):161+171.
[2]宋福中.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居舍,2020(20):53-54+32.
[3]马帅,王江平.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3):47-48.
[4]闫继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危险源管理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8.
[5]徐阳.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2):127.
[6]黄献柱.建筑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6(30):42-43.
作者简介;苏圣举 男  汉 山东菏泽 建设工程 (结构)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