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   作者:冯寿添
[导读] 地理空间技术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将GIS技术与规划的需求更完美的结合才能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对GIS与城市规划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分析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冯寿添   510000

摘要:地理空间技术现在已经逐渐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技术支撑,将GIS技术与规划的需求更完美的结合才能发挥城市规划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对GIS与城市规划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对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并重点分析了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从而有效提高GIS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GIS;城市规划;应用
        1GIS与城市规划特点分析
        1.1 GIS技术分析
        G1S技术即所谓的“地理信息技术”,是一个以空间地理信息搜集为主要导向,以特定空间范围为主要面向对象,旨在通过衔接数据搜集、数据储存、数据分析等环节一体化的技术方法。在当前技术条件下,G1S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所起到的技术作用更加突出,操作和分析过程更加便捷,成为现代测量测绘及空间规划分析的重要工具。在传统测绘技术模式下,往往难以实现对空间地理信息的动态化收集与处理,在数据模型构建方面同样存在短板,而G1S技术的应用则完全避免了上述难题,绘制数据流程图,实现了更灵活、更科学、更理性的空间数据分析过程,符合当前高强度、快节奏的测绘与规划需求[1]。
        1.2 GIS用于城市规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近年来,国家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城市规划中G1S技术的应用与创新,在G1S技术应用过程标准化、应用模式流程化以及应用效果评价系统化等方面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行业规范,为城市规划中高质高效地应用G1S技术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导向,为全面实现城市规划质效改进提供了强大支撑,在丰富城市规划内涵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现实成就。同时,广大技术部门及G1S技术科研单位同样在创新G1S技术与城市规划结合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使G1S技术的空间分析、空间建模与空间决策支持功能更趋完善。因此,G1S技术全面应用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GIS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2.1更科学地进行城市用地规划
        土地资源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支撑与载体,在城市规划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更是基于G1S技术的城市规划的主要面向对象。在当前城市规划理念下,城市土地可细化分为住宅用地及商业用地等多种不同类型,这些不同类型的土地性质需要通过G1S技术进行规划,精准界定不同地块的边界控制线,使最终形成的城市规划更具系统性与科学性,最大限度上发挥城市土地资源要素的重要价值,防止不必要的土地资源无序消耗与浪费。
        2.2提高城市规划分析的准确性
        现代G1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技术手段,使城市规划人员在测绘工具及规划方面具备了更为灵活的选择余地,使得传统模式下难以完成的城市规划任务具备了更大的可行性。因此,通过G1S技术的应用,可精准搜集城市技术经济、既有建筑、土地利用现状、工程设施以及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客观数据信息,在数据分析与统计功能的支持下,绘制形成相应的城市规划分类统计图,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的准确性。
        2.3提高城市规划方案的评选能力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为满足个性化与差异化的规划需求,往往会在特定技术条件下形成多套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以供必选择优。在G1S技术的支持下,可有效避免城市规划方案形成过程中人为主观意志的干扰,帮助城市规划人员对相关数据与方法进行科学研判。纵观当前G1S技术应用实际,已经在丰富城市规划形成过程,提升城市规划设计内涵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效果,且该技术方法辅助城市规划分析和设计,已经成为诸多地区与部门实施城市规划行为的首选技术方法。



        3当前城市规划测绘中GIS的应用
        3.1在道路规划中的应用
        可以通过GIS对道路进行拓宽处理,针对需要扩建道路的交通状况,为其设置道路缓冲区半径来规划设计具体的拓宽宽度。首先,通过新建线、面数据集将需要改建的道路及周围建筑设施进行数字化处理。此外,可以通过建筑物的属性表添加行和列,来设置添加交通规划中需要的各类建筑的相关参数信息,如名称、结构材料、楼层等。建立道路缓冲区,在设计道路拓宽距离时,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条件,交通量等相关因素,选择拓宽道路的一侧或两侧,根据实际情况,两侧可以设置不同的拓宽宽度。对道路扩建来说,根据当前的需要及缓解交通压力的需要设计合适的道路拓宽宽度,拓宽后的道路可能与周围建筑物有所重叠,如果条件允许,尽量选择道路对其避让绕行,但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线路拓宽效果,无法有效缓解路上交通压力,也可结合经济条件与未来的发展状况,对重叠部分涉及的建筑设施进行拆迁,以保证道路的运行能力,达到预期效果。通过空间查询操作,将与拓宽道路有冲突的建筑进行高亮显示。找到重叠部分涉及的建筑后,可以通过字段统计功能,对重叠建筑的建筑面积求和,将总建筑面积与单位拆迁费用相乘,求出大致的拆迁总预算费用。
        3.2城市总体规划设计应用
        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看,在城市规划过程中积极使用地理信息分析技术以促进选址任务和设计工作是有利的。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加强管理控制和辅助决策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有效利用发展基础的过程中,有必要系统分析土地利用性质的变化与自身财产之间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数据监督,在实际执行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有效地代表各个地区的土壤特性和规划需求,有效地加深了对地籍权属关系变化和环境变化的理解。
        3.3市政设施管理中的应用
        市政设施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其中的管线和交通工程对于居民和城市的影响最为关键。对于建设排水、供电、供热等为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这些管线,都属于市政设施中的管线工程。而交通工程则划分更多,意义更大,因为其不仅涉及道路自身,还涉及道路上的花草、路灯等等。由此可见,对这类工程实行高效、科学地管理,不仅可以首要保证城市规划的施行,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规划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鉴于这一过程的复杂性会对城市规划测绘工作带来极大的难度,因而可以适时引入GIS,利用其对数据的分析和相应的绘图技术,建立整个城市的等比模型,就能快速高效地得出结论,进而使得市政设施管理更加科学。
        3.4在城市便民生活服务中的应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对于高效的生活服务的要求标准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进行城市规划来提高城市中的社会服务质量。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时,智能软件需要与GIS进行结合,并对重要的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为居民生活提供更加更加便捷的服务,并扩大网络覆盖的范围,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与流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时可以通过网络实现对信息数据的共享,利用GIS对数据信息进行收集归纳处理,并推送给有不同需求的社会群体,使其体会到网络的便捷。很多设计师在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时,往往注重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如今更多的人已经享受到了GIS带来的更加便利的服务。比如,人们在出行时,只需要点开导航软件,输入目的地,软件便可以提供出最省时省钱的出游路线,高德地图还能够查询公交车信息并且能够便捷地叫车。如果有人想要选择骑车出游,导航软件便可以查找周围的共享单车,这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城市规划实践中,地理信息系统的关键地位极为突出,在优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规划的全面性与系统性等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有关人员应从城市规划的实际需求出发,创新GIS技术应用模式。
参考文献:
[1]罗顺财,耿涛,孙振茂.GIS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线站位规划中的应用[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24):147.
[2]刘尚.基于空间句法和GIS网络分析法的城市消防站布局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3]阳慧.GIS技术在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4):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