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消防救援总队白山市支队江源区大队 郑世超 134300
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的紧缺问题逐渐凸显出来,高层住宅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高层住宅的人口较为密集,万一发生火灾事故,可能会出现疏散困难、火灾蔓延较快、扑救难的问题,认真落实好高层住宅的消防管理工作,才能较好地提升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保障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
关键词:高层住宅;消防;安全;管理
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发展成效,高层建筑的发展也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层住宅是其所在城市的主要标志性建筑,设计较为新颖,实现了民用和商用的高效结合,空间设计也比较合理,功能较为完善,不仅能从侧面体现出现代科技水平的提升,还能彰显出城市发展情况。不仅如此,高层住宅的中上层位置视野较为开阔,采光和通风效果良好;高层住宅的建筑挺拔,建筑立面造型与色彩一般时尚、富于时代感和都市感;高容积率,节约土地资源等优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高层住宅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但高层住宅存在防火要求高、火灾扑救难等问题。
1、保障消防设计的规范化和人性化发展
1.1提升高层建筑总体平面布局的科学合理性
当前的高层住宅小区环境较为优雅,设计较为复杂,小桥、流水和绿化等园林设计比较常见,然而,假如部分景观设计的处理不够科学,就会给高层住宅的消防车道、云梯车登高等带来负面影响。笔者认为在规划小区总平面布局时,高层住宅的长边应尽量沿小区的边缘布置,充分利用临近的市政道路,这样消防车有时不进入小区内部,就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火灾扑救和人员营救,而小区内最低可只设计一条消防车道(此消防车道应能够承载消防车的压力),从而大大节约了土建成本,可谓一举两得。在住宅间距上,应以满足防火间距为优先,确有困难时,也应将相邻墙设计为无窗、无阳台的防火墙。
1.2按照需要修建消防水池
因为高层建筑相关消防要求较为严格,消防水池的修建工作也理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大部分城市高层建筑中都修建了消防水池,一座城市内部的消防水池数量也较为可观,这样做既占用了大量的建筑面积(平均每座水池占用100多平方米的面积),增加了投资,也因长期不用,造成水污染。针对高层住宅防火措施较完备和火灾不易蔓延,以及建筑同时发生火灾的概率低等特点,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法:一是增强整体规划意识,临近的需要建设消防水池的建筑,共同建造一个共用的消防水池,其余几家共同出资,由水池所在的建筑统一管理;二是修建水池的条件确实不允许时,可论证考虑在建筑物的合理位置均匀布置室外消火栓及水泵接合器,适当加大屋顶水箱的贮水量,发生火灾时大功率消防车从消火栓取水,利用水泵接合器加压供水;三是在住宅中心位置设消防加压泵房,从市政管网直接取水(适用于市政管网允许消防水泵直接从管网抽水);四是综合设计利用住宅小区设计的喷泉、游泳池等室外蓄水池,通过一定的过滤措施,在发生火灾时用作消防用水。
1.3在高层建筑室内设置消火栓
高层建筑设计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节省公摊面积,提升销售成交量,建筑物内部的公共走道在满足相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宽度变窄,最短的在一两米左右,长的也不过十米左右。从目前室内消火栓的设置看, 均配有19 mm 水枪和2 0米水带, 压力在0 .1MPa~0.5MPa,实际使用中,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住户来说,要想快速地把20米长的水带在那么短的走道内理顺、接好是十分困难的。笔者认为对于高层住宅,应推广使用消防水喉,发生火灾时,住户也可以方便地开启消防水喉,迅速有效地扑灭初期火灾。
2、不断加强建筑施工阶段消防设备的监督力度
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部门应全面落实好建筑工程的消防工作,采用先进的技术和防火构造理念规划设计图纸,设计好的图纸应通过消防安全监测部门的审核并达标,施工单位不得对图纸进行擅自更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要认真做好监督检查和施工记录。如果出现由于设备、材料等不满足设计施工要求需求对图纸进行修改时,施工单位应与公安消防监督机关、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协商决定,再采取相应的变更措施。
3、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科学的消防设施检查维护操作
为了充分发挥出消防设备在火灾事故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每隔一段是加你进行一次科学的消防设施检查维护操作。高层建筑投入使用后,消防设备的维修和检查需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包括设备更新、结构安全等,对于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更应该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检查维修,因为平时不常用,问题不容易暴露,但是一旦发生火灾就会出现问题,如果不做好平时的维护工作,一旦需要时出现故障,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4、认真提升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水平
(1)从根本上凸显出消防工作的重要价值。高层住宅消防工作关系到居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从物业管理角度进行分析,物业管理人员应增强自身的消防安全观念,将消防工作纳入日常的管理范围,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和义务。(2)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建立居民住宅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服务网络。政府各部门、各街道、社区及相关单位要把小区消防建设工作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内容之一,建立物管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消防安全责任人的防火组织。各级人民政府要将街道、社区范围内的物管单位纳入逐级考核管理范围,公安消防机构及公安派出所要加强对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对有违章违法行为、存在火灾隐患久拖未改的物管单位应依法严肃处理,从严处罚。(3)物管的消防管理人员,应经过消防安全培训。熟练掌握建筑的情况、内部的消防设施设备。会利用已有的消防设施对建筑消防安全进行监管,应坚决避免有的物业管理人员发现自动报警系统报警,只简单的“消音”处理,对报警情况不予理睬的情况发生。对初期火灾应会及时处置,熟练应用建筑消防设施设备,掌握《消防控制室应急程序》,会报火警,会疏散群众,有效协助消防部队扑救火灾。
5、增强业主的防灭火水平
(1)高层住宅的物业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消防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业主的防灭火水平。首先,借助小区的宣传栏、宣传单等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加大消防宣传,通过教育活动的开展,提高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懂得保护消防设施设备,会利用建筑灭火设施设备扑救初期火灾,会自救逃生。二是采取组织业主走进消防站,把消防队请进小区的形式,使业主感受消防氛围,体验消防生活,学习消防知识,提高消防意识。三是小区业主也应主动学习消防知识,通过电视网络、报刊杂志加强学习,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2)现在有些生活条件好的群众,参照发达国家家庭消防安全条件,在自己家中增设消防设施设备也是值得推广的。在住宅的厨房和入户门附近设置简易自动喷淋系统,因为厨房是住宅中火灾危险性最大的地方,而入户门是火灾蔓延出户的重要途径。
6、强化灭火实战演练力度
只有充分了解高层住宅的地势情况和消防灭火设备情况,通过积极的消防灭火演练,才能确保在火灾发生时,工作人员具有足够的能力快速处置和有序疏散群众。同时,物管等相关单位应明确自身责任,加强协作,发挥更加熟悉内部情况的优势,积极配合消防部队的灭火行动。有条件时应组织相关单位、部门和业主定时开展灭火疏散演练,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的能力。综上所述,高层住宅的消防工作应从住户安全和方便使用的角度出发,设置合理的消防基础条件,充分发挥各单位、部门的职能作用,走群众化消防之路,才能真正做好高层住宅的消防工作。
参考文献:
[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年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 B50016 -2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