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阶段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   作者:马小勇
[导读] 本文指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两条主线,阐明项目管理发展和阶段划分的决定性因素,分别梳理两条主线发展历程的里程碑,提出两条主线发展的主要脉络,总结出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文章旨在为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管理改革及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新疆哈密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马小勇       839000

摘要:本文指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两条主线,阐明项目管理发展和阶段划分的决定性因素,分别梳理两条主线发展历程的里程碑,提出两条主线发展的主要脉络,总结出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文章旨在为深化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管理改革及推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阶段;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领域分支,项目管理业务更是工程咨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工程建设领域是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与服务发展比较充分的领域之一,至今已形成了丰富的理论与业务成果。总体来看,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学术与业务服务两条主线,期间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特征。本文梳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主线,总结并探究主线关系及阶段划分,旨在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对我国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为新时代的行业发展指明方向。
        一、项目管理发展主线及主线决定因素
        (一)发展主线的内涵
        项目管理作为典型的工程咨询业务,其业务流程可概括为:管理咨询机构为项目建设单位提供有偿管理咨询服务,并由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实施过程监管。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学术主线反映出项目管理理论与学科发展的脉络,多年发展成果包括:项目管理学科完善、学术人才培养、理论体系形成等,项目管理在这条主线的发展形成了我国独具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理论体系。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的服务主线展现了项目管理业务发展的脉络,多年发展成果包括:项目管理业务形成、执业技能人才培养、业务服务体系建设等,伴随这条主线,项目管理同样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业务体系,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品牌影响力的咨询服务机构。纵观我国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其长足进步是理论与实践相互影响、两条主线密切关联同步发展的结果。具体而言,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实践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而管理理论创新与发展也需要从项目实践中总结与提炼,实践与理论的相互作用关系决定了两主线发展的同步节奏。
        (二)发展主线的决定因素
        从根本上决定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两主线发展的国家层面因素主要包括:计划经济时期的经济政策、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策、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国际项目管理理论、投资体制改革政策、深化市场化改革及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影响等。具体来说,学术线层面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国际项目管理理论引进、基础理论形成与应用、学术团体组织建立、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交流活动、纵向学术期刊创办与学术研究等;服务线层面的决定性因素主要包括:关系国计民生的系列重大项目、建设领域改革进程、法律形成与国家制度安排、咨询业务创新与发展、管理模式与方法应用、行业团体组织设立、执业资格制度与人才培养、行业期刊创办与行业交流活动、国际认证体系引入等。
        二、学术发展主线与阶段划分
        钱学森的系统论、控制论思想和华罗庚的统筹法、优选法思想为我国早期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而后,项目管理学术团体组织即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简称“双法学会”)成立,双法学会组织完成了《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和《中国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纲要》,并组织了一系列项目管理类学术活动,为学科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与此同时,我国还引进了国际项目管理协会的IPMP认证体系。在教育与学科发展方面,陆续设立工程硕士、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并在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进一步设立工程管理二级学科,而部分开设项目管理专业的院校专门针对我国项目管理技术与应用联合提出《中国项目管理技术和应用体系》,彰显出了项目管理应用的中国特色。此外,中国工程院会同多个重要学术团体及国家相关部委联合主办了多届“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作为高端学术研讨平台,该论坛将项目管理理论与创新发展推向了新高度。



        三、服务发展主线与阶段划分
        不同于学术主线发展,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服务主线依托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集中反映了国家发展的迫切需要,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一系列重大项目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形成的。总体来看,这条主线的大致历程为: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借鉴苏联形成了“指挥部”模式,到初次引入项目管理思想的鲁布革水电站工程,再到行业团体组织即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委员会成立,到由其主导形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以及针对工程建设项目所形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如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代建制、施工总承包制等,再到当今全过程咨询、信息化与新技术融合发展等。
        四、项目管理总体发展阶段
        尽管两条主线发展阶段脉络的决定因素不同,但两者均在我国历经计划经济、改革开放、投资体制改革、深化改革及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相伴发展。也正是由于理论与实践相互关系的原理,探寻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阶段的过程中有必要将两主线发展叠合考虑。
        总体来看,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经历了以下四个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0年至1990年,可称为初步探索阶段。在这四十年间,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比较缓慢,但初步形成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发展特色。在这一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形成了基础理论,借鉴了国外的项目管理思想,完成了若干有代表性的重大项目。
        第二阶段为1991年至2002年,可称为体系确立阶段。虽只有短暂十年,却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该阶段,学术与行业组织宣告成立,两条主线发展高速并进,在引入国外项目管理体系的基础上,确立了我国项目管理理论与服务体系。并且在行政主管部门主导下,形成了项目管理相关主体制度与法律体系,学术活动与行业交流初步展开。
        第三阶段为2003年至2012年,可称为全面发展阶段。同样虽只有十年,却是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最充分的阶段,有关工程建设领域的制度机制走向成熟,学科体系更加完备,学术与行业交流十分活跃,相关项目管理理论和服务体系成果更加丰富。
        第四阶段为2013年至今,乃至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均称为高质量发展变革阶段。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根据国家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无论在行政主管部门监管机制上,还是在建设单位组织的科学管理中,以及广大参建单位提供服务方面,都将彻底实现深刻变革。通过贯彻新发展理念与新技术创新驱动,全面带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管理学术与服务发展实现质量、动力和效率变革。
        五、结束语
        历经70年,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丰富与发展,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在历经四个阶段后实现了长足发展,虽然历程艰辛,但却成绩辉煌。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发展为国家建设贡献了力量,我国经济发展也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提供了持续动力。当前,工程建设领域深化改革进程加速推进,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为未来项目管理发展明确了方向。未来,随着行政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工程建设改革向纵深拓展,行政监管体制机制不断优化,以建设单位为中心的项目管理协同体系逐步完善,全过程咨询服务模式持续推广,管理咨询理论方法体系进一步丰富,项目管理服务转型发展并形成多样化特色。相信不久的将来,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必将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高标准市场体系构建中发挥关键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现代项目管理发展报告(2016)[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7(02).
[2]美国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02).
[3]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委员会.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知识体系[M]电子工业出版社
[4]王革平吴振全.谈工程咨询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建设[J]中国工程咨询,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