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现状与应对措施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   作者:赵宁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环境破坏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生态的绿化,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路段进行修复。

陕西西安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西耀分公司  赵宁    7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高速公路的建设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各种各样的环境破坏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生态的绿化,还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于已经遭受破坏的路段进行修复。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我国西北地区的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结合国内外先进绿化理念,从多个角度寻求绿化的方法,为西北地区做好绿化养护工作和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期为广大学者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速公路;绿化生态;绿化养护;西北地区
        引言: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是流动性的,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产生的影响已经是施工工程中需要考虑的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高速公路生态绿化主要包含对于绿化理念、设计与施工、绿化技术和工程监理等方面的内容,生态绿化不仅能够调节生态,更加能够体现一个城市的文化气息,发挥城市的基础设施的作用。针对于如何搞好生态绿化,已经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一项重点工程。
        一、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是我国的城市基础建设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起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由于施工是流动性的,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将这些影响降到最低,就必须加强对于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建设工作[1]。高速公路的绿化主要由四个绿化区组成,分别是:主线绿化、立交区绿化、道路外部绿化和休息区绿化。高速公路的生态绿化主要是为了提高行驶车辆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长期以来,我国十分重视对于告诉公路绿化的建设工作,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已经展开了系统的绿化工作建设。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工作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减少尘土的产生,可以吸收汽车产生的尾气排放,对于环境的保护起一定作用,在高速公路的沿线道路上种植绿植可以降低因自然灾害带来的山体滑坡或者泥石流等现象带来的损坏,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在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栽种绿化植物可以减少车辆风光带来的负面影响,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驾驶员带来一个舒适的驾驶环境。
        二、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现状
        我国西北地区的高速公路绿化建设在长时间的发展背景之下已经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是受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还存在部分不足。高速公路的绿化已经基本达到绿化要求,但相比其他地区绿化水平还处于降低的水平,绿化覆盖率不高,部分道路上仅仅还是简单的绿化模式,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创新[2]。因此,在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建设过程中,还应该加强绿化水平的建设和改造,提升绿化水平,与城市发展协调,将高速公路的生态绿化建设成真正的西北“绿色长廊”和“园林大道”。
        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不足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绿化形式单一,没有创新
        与大多数城市的绿化建设一样,西北地区的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呈现单一的色调,不管是数的种类还是植被的颜色都是简单的绿色,没有亮点,容易产生视觉疲惫,与普通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没有太大的区别,对于生态保护的理念融入不够深入,没有将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重要性具体体现[3]。
        (二)过度重视视觉效果,忽略生态为主体的重要性
        在有些区域的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中,仅仅只是添加了草坪,没有发挥实际的生态绿化作用,草坪的生态效应致能达到乔木的十分之一左右,大面积的铺设草坪对于空间的浪费较多,加上草坪的生长能力有限制,对于环境和生态效果起不到保护作用。



        (三)绿化植被后期缺乏养护
        由于建设施工的难度,有些地区在后期的植被养护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施工难、缺乏专业的养护队伍,资金不到位等问题,导致后期的绿化植被后期缺乏养护,没有正常发挥其绿化功能,没有进行长远的考虑,也是现存的主要问题之一。
        三、高速公路生态绿化设计与养护措施
        想要高速公路生态绿化发挥它的真正的功能,可以适当的引用一些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国外高速公路绿化在设计之初会考虑最大限度的保留当地原有的自然景观环境,对这些赖以生存的植被采取不破坏的原则,对于周围生活的居民也会考虑在其中,尽量减少因高速公路带来的影响,保持环境的原貌,因此,我们在设计时也可以结合当地的区域特色和环境因素进行考量设计,在不对环境造成二次破坏的前提下,以保护生态为前提,进行设计与养护工作的开展,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以生态为原则进行合理配置
        受到西北地区自然条件的约束,针对植物的种植不能盲目的引用外来树种进行栽种,有些外来树种不适应当地的天气,无法正常生长,因此需要结合自身的环境特点,对于引进的外来树种可以采取先小面积种植的方法,确定这些外来树种能够适应当地气候之后再采取种植,避免因环境问题带来的不必要损失产生[4]。本质上还是提倡选择本土性植物,减少采用外来物种进行种植。绿化以生态为主,采取乔、灌、草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合理配置,从实际出发进行栽种,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对环境的保护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二)加强后期养护管理,建立相应制度
        由于西北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路程长,施工难度大,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难免会对后期的养护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建设后期应当加大对于养护工作的投入,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定期对高速公路生态进行养护,定期进行除草、修建、浇水、施肥等工作,防止因为各种病虫害、火灾或者其他的不确定因素对绿化的破坏。提升养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良好的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能够帮助后期的工作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也可以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为后期的养护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三)以生态为原则,进行合理搭配
        每一种种植绿植都有着其特殊性和功能价值,对于植被的选择,应当合理选择进行搭配,不仅能在功能上相互促进,同时也能营造一个整体与布局相和谐的景致,视觉上,能帮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减少视觉疲劳,减少因疲劳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也是一种美学的具体体现。绿化种植过程中应当尽量保持植物物种的多样性,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后期容易护理,好存活的植被进行种植,在保持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之下,丰富高速路段的景观[5]。
       结束语:随着人们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高速公路作为城市基础建设的一个重点,应当重视对于高速公路生态绿化的建设工作,在生态的建设和后期的养护工作中,应当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以保护生态为主,调整高速公路沿线绿化的合理布局,营造视觉多样性的特点,为驾驶员营造一个舒适的行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西北地区的高速公路做好绿化工作支持。
参考文献
[1]贾连双, 常凤云. 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探究[J]. 农家参谋, 2020, No.657(11):96-96.
[2]周晋焘. 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 四川水泥, 2020, No.281(01):322-322.
[3]莲花. 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绿化养护综合研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7, 000(022):136-137.
[4]朱曦野. 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恢复与现代养护综合分析[J]. 交通世界, 2020, No.550(28):140-141.
[5]盛宇坤. 高速公路绿化设计与养护管理[J]. Building Development, 2020, 4(7):10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