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局势下研析灭火救援的安全防护技术及其运用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   作者:金哲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新材料和新工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火灾事故现场也越来越复杂,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控制,为此,我们需全面了解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及其运用情况。

长春市消防救援支队二道区消防救援大队临河街消防救援站 金哲  130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新材料和新工艺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火灾事故现场也越来越复杂,消防灭火救援工作的难度在不断增加,安全风险需要进一步控制,为此,我们需全面了解消防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及其运用情况。下面本文论述了灭火救援中的伤亡诱因,提出了相应的安全防护技术,并探讨了其相关运用情况,希望额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消防员的灭火救援安全防护能力,还能提升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性。
关键词:灭火救援;安全防护技术;运用
        一、消防员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出现伤亡的诱因
        1.1火灾现场的有毒气体与缺氧醉氧造成的伤亡
        在火灾出现的同时会伴随着较浓的烟雾,烟雾中包含一些物体燃烧之后的有毒气体和一些比较常见的二氧化碳气体等,这些气体可能会给火灾现场的人们带来呼吸困难的问题。现代化建筑及建筑内各种物品在制造的过程中都会利用各种化学成分的原料,燃烧后释放的有毒气体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消防官兵在火场内部工作时,由于火焰的燃烧,室内氧气浓度不足,消防官兵如果仅为了防范毒气而佩戴防毒面具,极有可能会有缺氧的症状,在缺氧的情况下工作会使得大脑对肢体的控制力度不足,阻碍了人体行动甚至昏倒;如果消防官兵佩戴了有氧呼吸器这种既能够阻挡毒气、又能够提供氧气的设备时,也有可能因为长时间吸氧而产生醉氧的状况,同样可能受到伤害。
        1.2火灾现场的高温高热与爆燃爆炸造成的伤亡
        一半情况下,人体适宜的温度是27摄氏度左右,但是火灾现场的温度肯定高于这一温度,伴随着燃烧环境的不同,温度还可能会越来越高,这意味着消防官兵在赶赴火灾现场后极易受到高温高热的威胁,尤其是消防部队采取的“强攻近战”战术,经常会派遣消防员采取内攻,距离火焰更近,防护服在这种温度下仅能抵抗短时间,因此消防官兵均经受着高温高热的伤害,程度不一。伴随着高温高热的火场现象,爆燃爆炸也是经常会出现的情况:在物理爆炸范畴内,玻璃、电线等物品经受高温的烘烤,破碎时冲击到消防官兵身上时,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如果伤处是人体的关键部位,甚至会造成残疾乃至死亡,非常危险;在化学爆炸范畴内,液化气罐、石油运输车、天然气等遇火即燃的化学物品爆炸破坏力非常大,杀伤力强,伤亡风险远远超过物理爆炸,因此工厂、实验室等场所的灭火救援工作经常会造成人员伤亡。
        1.3火灾现场建筑坍塌与坠落造成的伤亡
        大多数建筑物的耐火时间都在一个小时之内,通常情况下,火灾发生之后,消防队员在达到火灾现场进行救援时可能已经过了很长时间,建筑物可能已经有了倒塌的风险,天花板和地面的坍塌会造成消防员被压倒或是坠落的情况;墙壁和屋内大件物品倒塌会阻碍消防员的逃生线路,增加了消防员的逃生风险。
        1.4火灾现场的消防器材故障造成的伤亡
        部分地区的消防器材可能存在操作不当或者本身的使用故障问题,最近几年,高科技消防设备的研发力度在不断加强,不少消防人员还没来得及熟悉装备,就要赶赴火场,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出现的“操作不当”现象也会对消防员造成伤害;从消防器材意外损坏方面:如云梯车侧翻、喷水枪爆炸、防毒面具失效等情况均会导致人员受伤。



        二、灭火救援中的安全防护技术及其运用
        2.1灭火救援过程中的战前侦查技术
        消防人员需要在到达火灾现场之后马上明确燃烧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燃烧过程中释放的气体种类以及危险系数,以此来确定消防员佩戴相应的呼吸面具;确定建筑火场环境是侦查作战的基本任务,从周围环境入手,判断火场内是否会发生大规模的物理或化学爆炸,如果是爆炸导致的火灾就要判断是否会二次爆炸,以此决定消防员是否应当进入火场内部工作;确定火焰燃烧情况包括火场的温度、燃烧持续时间等,判断建筑是否有倒塌的风险、防护服能否隔绝火场内部温度或是计算防护服能够抵抗的时间。优秀的战前侦察任务无疑从根本上做到了消防官兵的安全防护工作。
        2.2准备足够的灭火救援防护装备和消防器材
        在现代化的灭火救援过程中,消防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防护装备,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消防作战能力,还能提升消防员处理危险状况的应急能力,如空气呼吸机、防火隔热服、绝缘鞋和绝缘手套、照明灯具、呼救器等,装备要能够和自身贴合以便于消防官兵可以运用自如;消防器材设计时要符合安全规定,并在使用说明书中明确交代器材的使用最大限度,如云梯车的最大高度或是最大偏侧角度等,平常要对各类器材多加保养,不要将其当成一种摆设,必须保证完好避免关键时刻使用时出现差错,定时对消防器材做测试,检查其是否能够正常工作,以便于使用时不出现意外情况。
        2.3科学挑选合适的进攻阵地
        灭火救援行动包含两大类,一类是外攻救援,另一类时内攻救援。在采用外攻救援的过程中,观察员应科学选择消防车的停靠点,一般距离建筑物 10米,肃清周围围观群众,避免建筑物墙皮脱落砸到人,消防车辆停靠不要过于密集,且应当位于不同角度,避免因为单面单角度灭火而造成的消防车辆侧翻现象;内攻时,战斗员要依托于有利地形,比如墙角、门口、承重墙下,这些地方不容易发生建筑坍塌,也有利于逃生,消防员要时刻观察火情,如发现某一面墙壁燃烧过久,不应该将水柱直射该墙体,在火场内移动时,先试着对有危险的墙体推到后再进入。
        2.4科学打扫火灾现场
        在灭火救援过程中,最后一步非常关键,消防员不能由于火焰被扑灭就大意,消防员需要时刻提高警惕,严格防范火场的二次爆炸现象,并且在进入建筑时,先降低环境温度,检测其安全性,得到有把握的分析结论后,再执行打扫命令。
        2.5尽可能减少火灾现场的玻璃伤害
        在当前的建筑物中,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物中,窗户、幕墙比较常见,这样就变相增加了玻璃的使用占比,在发生火灾问题时,可能会引发“玻璃雨”,从而增加消防人员的伤亡问题。在建筑火灾的扑救过程中,消防人员要尽量避开玻璃所在的位置。如果需要打破玻璃来排烟排热时,应注意几个问题:第一,保证破碎的玻璃片不会扎伤自己和其他消防人员。第二,建筑周围应有阻止玻璃下落的建筑结构,比如阳台、相邻建筑的房顶,可防止打碎的玻璃误伤他人。第三,如果周围没有其他可阻止玻璃下落的建筑时,除万分紧急情况下都应先确认周围是否有他人或围观的群众。在确认周围没有人或者道路被封锁时方可进行,防止误伤。
        简而言之,在消防灭火救援操作中,消防安全防护技术的出现及运用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关系到我国消防员安全防护水平的提升。消防部门要充分重视安全防护技术的研发和训练,全面提升我国消防队伍火灾现场的安全防护能力,进而保障基层消防指战员的生命安全,只有保障了灭火救援的有生力量,才能够更加高质量的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杨伟.消防安全管理现状与消防监督管理模式创新[J].消防界(电子版),2020,6(12):45-46.
[2]郑自科.加强新时期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效的分析思考[J].今日消防,2020,5(06):75-76.
[3]申建芳.高层办公楼宇消防安全管理机制探究[J];城市建筑;2020年18期
[4]赖喜祥;浅谈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J];江西建材;2020年01期
[5]潘峰;大型商业综合体的消防安全措施探讨[J];消防界(电子版);2017年05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