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的试验检测及质量控制 姚春燕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5月   作者:姚春燕
[导读] 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工程质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改进建筑施工质量,检测部门需要确保建筑材料的性能。

新疆库尔勒6531251984081****0     姚春燕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建筑行业也随之发展,工程质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为全面改进建筑施工质量,检测部门需要确保建筑材料的性能。而为达到上述目标,可以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提升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按照标准要求做好检测监督工作,明确检测工作的温湿度,引入先进技术设备,且规范取样标准,以此最大限度地减少建筑材料质量因素所造成的工程安全事故,为建筑行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水泥混凝土原材料;试验检测;治理控制
        1混凝土原材料检测的重要性分析
        1.1混凝土质量是建筑质量的重要保证
        混凝土是建筑项目施工的重要工程材料,混凝土的质量对建筑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果在施工过程中无法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检测,便无法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是否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如果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质量不达标引发了工程质量问题,项目会因返工而增加成本费用,严重时会引发工程安全事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项目管理者应重视混凝土质量的管控工作,建立必要的工程材料检测机制,确保建筑材料在使用前达到应有的质量标准,降低工程隐患发生的概率。
        1.2混凝土检测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科学的混凝土检测技术,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综合质量,同时也能使工程的实施兼顾环境保护功能。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有效检测,可防止工程使用劣质材料,减少劣质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采用绿色环保的工程材料,可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保护工程施工者的健康。所以,从环保层面分析,混凝土检测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
        2.1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测
        2.1.1水灰比
        水灰比能够全面展现水泥砂浆的粘稠度,这也是评价水泥砂浆的关键要素。在水灰比设计中,需依据工程项目概况,充分考虑多个影响因素。若水灰比较小,可适量加入水泥,提高水泥的粘稠度。若水灰比较大,则水泥砂浆的流动性也会随之增强,如不及时控制,就可能会出现拌和物流浆问题,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所以在配置混凝土时,需科学选取水灰比,以加强混凝土的和易性。
        2.1.2砂率
        砂率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表面积和孔隙,也可充分展现粗细集料的比例。若已经选择水泥砂浆,且砂率提高时,混凝土集料的表面积也会随之提高,以此增加砂砾间的摩擦力,有效降低混凝土拌和物的流动性。如沙率降低,则集料表面积也会不断缩小,水泥会包裹在砂子表面,也可填充沙中的空隙,降低拌合物的流动性,长此以往便会使混凝土离析。所以在配置混凝土的过程中,务必高度重视沙率选取,保持拌和物的流动性,降低出现离析问题的概率。
        2.1.3水泥浆
        不同类型的水泥对用水量的要求有所不同,可以说,水泥的类型直接决定了混凝土的和易性。水泥砂浆主要由水和水泥混合而成。如水泥未硬化,则水泥的润滑作用也更为明显,有效加强了拌和物的和易性,为工程施工有序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1.4外加剂
        如水和水泥同时固结,加入适量外加剂可有效改善水泥混凝土的性能,为工程施工的高质量进行奠定基础。
        2.2混凝土耐久性的检测
        2.2.1抗渗性
        抗渗性通常是指混凝土抵抗水渗透性的能力,抗渗性主要可分为五个等级。混凝土的性能与密实度和渗透性成正相关关系。同时,混凝土的连通孔与其孔隙率也成正相关关系,在混凝土抗渗性能检测工作中,直流电量法和NEL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方法。



        2.2.2抗冻性测
        在水饱和的状态下,要求人员积极组织开展冻融循环作用检测,随后可及时观察混凝土的强度和完整性,以此判断混凝土的抗冻性能。检测中,工作人员要高度重视混凝土材料的密实度、孔隙构造和孔隙间的冲水程度。密实度较高且孔隙封闭的混凝土具有十分优良的抗冻性能。
        2.2.3抗腐蚀性检测
        抗腐蚀性检测工作中,工作人员主要以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的方式检测混凝土最大干湿循环次数,并以此为前提划分混凝土的抗腐蚀性等级。
        2.3混凝土强度检测
        2.3.1制定强度检测计划
        依据混凝土工程的特点及周边的环境,采取不同的混凝土强度检测方式。在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中,应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全面提升混凝土的强度。首先,认真分析混项目工程现场概况,获取准确、可靠的数据信息,这对检测计划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其次,深度考虑检测计划的可行性,结合项目工程特点及检测人员的组织能力,制定检测计划,保障检测计划的有效落实。最后,高度重视强度检测计划的验证工作,全面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以加强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3.2合理应用强度检测技术
        建筑工程混凝土强度检测工作中会应用较多不同类型的检测技术,常见的检测方法有回弹法、超声波法、回弹综合法、钻芯法和试块法。在上述检测方法中,回弹法的应用范围最广,也最为常见。回弹法十分依赖检测仪器,可充分保障检测的精度和准确性。在强度检测中,应以高水准和业内信誉良好的回弹仪器为首选。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检测环节,需全面采集工程的基础数据,并充分了解被测结构的设计参数、混合物材料及结构形式等参数。为加强检测的准确性,必须开展多次检测。
        3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3.1提升材料使用过程的管理力度
        在混凝土原材料的应用过程中,要做好原材料的实际管理工作,不但要提升材料进场的管控力度,还要提升保存的管理力度。首先,在材料进场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技术标准,采用严谨的进场管理制度,针对原材料的质量型号、应用类型和工作环节进行反复调查,采取多样化的监控手段,及时做好工作记录。其次,要做好混凝土原材料的保存管理工作,避免在户外环境中随意堆放。水泥属于需要干燥保存的建设材料,遇水会出现反应,造成硬化现象,也容易受到户外天气的影响。砂石堆积在户外环境中,也会造成质量变化,因此,要根据原材料的保存要求,避免户外因素造成原材料的质量发生变化,确保建设材料处于最佳的应用状态。
        3.2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
        有效的监督制度可以为日常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检测单位要认识到监督机制的重要性,通常来说,建设资金的金额数目较大,如果缺乏有效监督,很容易出现金额方面的违法行为。应在以下几方面着重进行监督工作:①选择合法的检测单位,提升对主管部门的监控力度,确保招标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②在检测单位进行材料检测工作时,确保不会出现违法违规行为,还要做好检测工序的监督工作,要求监督部门发挥重要的监管职能,派出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确保整个工作过程符合国家要求。
        3.3采取全面的检测模式
        检测单位在实际工作前,如果和施工单位产生过多的交流,可能会导致检测结果缺乏真实性。要从根本入手,进行传统检测模式的改革工作。采用全面的检测模式,针对建设工程需要,进行材料的检测工作以及全过程的检测工作。要正确认识全面检测的重要性,随时随地开展检测工作,并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同时采用不定期抽查的检测模式,以提升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结束语
        混凝土在现代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若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材料无法满足规范的标准要求,就会威胁工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不利于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务必高度重视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工作,并采取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推动工程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燕.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大众标准化,2020(22):255-256.
[2]李晓彦.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5):56-57.
[3]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
[4]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18):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