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系统在数据中心安防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2期   作者:刘鑫宇
[导读]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是基于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所开发的目标定位、视频图像采集、信息查询平台,
        刘鑫宇
        12022419920210****
        1、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应用过程中的实现原理
        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是基于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所开发的目标定位、视频图像采集、信息查询平台,该平台中存在着多个数据采集、分析与存储模块,可以实现不同场景中图像摄取、目标检测与报警。首先DSP嵌入式板卡设备中,集成有数字摄像机、DVR录像机、视频服务器等硬件,负责对某一场景环境的目标进行检测、分类与跟踪;之后由智能视频分析模块,展开运动目标分析、事件检测,并发送决策报警信号至上位机,上位机将A/D转换完成的摄像头图像、告警内容,经由通信信道传输至传感器控制系统、伺服系统,从而实现对摄像机运动目标的反馈控制网络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目标检测、识别、跟踪和报警,主要分为视频图像采集与处理、智能视频分析等组成结构。在整个移动视频目标监控的实现过程中,监控人员可通过Windows、移动操作系统的智能终端,对智能视频服务器传回的监控信息进行查看,获取到想要的监控图像、人员数据等。之后数字化监控系统,对当下系统中的决策报警信息作出响应,并通过DVR图像数据处理计算与存储模块,完成目标录像或摄像的自动切换。
        2、数据中心对安防系统需求分析
        2.1集成管理方面的需求
        在系统构建和管理结构上,早期建设的数据中心,安防各子系统相对独立运行、分散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的不方便,各子系统不能相互呼应,在特定情况下会造成信息的延误,存在一定的安防隐患。
        2.2应急指挥方面的需求
        传统的安防系统都是被动的工作模式,出现情况时由管理人员调看图像,或者事后查证录像文件。新的安防形势要求安防系统必须为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响应和应急指挥提供决策依据。
        3、移动视频监控技术的数据中心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
        3.1前端监控点设备设计
        前端摄像机是整个基于移动侦测智能安防监控系统的原始信号源,是核心中的核心,主要包括机房区、主出入口、公共区及室外重点区域等。该区域部署五类智能高清网络摄像机,其中机房区是数据中心的核心,要求无死角全覆盖监控。系统采用了星光级全景网络高清智能球机对整个机房区监看,可同时提供全景与特写画面,兼顾全景与细节,其中全景画面由4个传感器拼接而成,实现180度的全景监控,配合所有机柜通道区域部署长廊半球机,实现狭长通道监控。
        3.2前端监控点性能设计
        第一,性能智能化。智能视频分析侦测包括越界侦测、区域入侵侦测、进入/离开区域侦测、徘徊侦测、人员聚集侦测、快速运动侦测、停车侦测、物品遗留/拿取侦测、场景变更侦测、音频陡升/陡降侦测、音频有无侦测、虚焦侦测和人脸侦测等,支持客流量统计功能。智能录像支持断网续传功能,保证录像不丢失,配合SmartNVR/SD卡实现事件录像的智能后检索、分析和浓缩播放。智能编码支持低码率、低延时、ROI感兴趣区域增强编码和SVC自适应编码技术。
        第二,图像指标高。前端监控点画面支持300万像素,支持走廊模式,增加纵向狭长环境下监控区域。支持区域裁剪,小带宽看清大细节。码流平滑设置,适应不同场景下对图像质量、流畅性的不同要求。同时支持H.265/MJPEG/MPEG-4视频压缩算法,支持多级别视频质量配置和H.265编码复杂度Baseline/Main/HighProfile。支持透雾、电子防抖红外功能采用高效红外阵列灯,低功耗,照射距离最远达50-80m。
        第三,适应复杂环境。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支持防雷、防浪涌及防静电,IP66防护等级;支持三码流技术,双路高清;支持同时20路取流;支持宽压输入。
        3.3传输子系统设计
        视频监控网线传输信号传输带宽为100M~1000M,传输距离在100M以内时可选用超六类全铜国标线。


        3.4应急指挥中心设计
        为实现对前端视频统一调用、控制及显示,应急指挥中心配备电视墙监视系统,液晶监视器通过与解码器设备的视频输出接口相连,实现前端网络视频信号解码输出上墙功能,同时可以利用NVR设备实现单台最大32路1080P格式录像同步回放,支持即时回放、常规回放、事件回放、标签回放和外部文件回放等功能,在回放同时不影响该通道录像的存储。
        4、数据中心视频监控移动侦测技术应用分析
        数据中心的建立和完善是银行业信息科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安防管理日益加强,各类新技术不断运用,移动侦测作为集成“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一体的先进技术,尤其在机房环境中有着广泛及深远的应用前景。
        4.1提高监控精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
        通过移动侦测技术,可利用前端智能摄像机、中端信息传输及后端分析显示,结合智能识别分析技术,智能化、自动化比对人员进出权限。通过数据库自动比对、分析,当出现非授权人员出现或进入特定区域时,实时准确高效地监控预警提示,减少由于人工监控疲劳产生的风险隐患,用自动化运维代替传统人工监控,节约人力,提高安防监管的可靠性和精准性。
        4.2动态记录视频录像,节省存储成本
        数据中心是银行的“心脏”,机房更是重中之重,对视频录像存储码流要求高,但常规条件下长时间多为无人活动区,传统的大量存储空间通常被无效录像所占用。利用移动侦测技术可实现视频录像动态存储,通过对画面前后帧实时对比,一旦出现动态变化时立刻实时录入有效视频,可节省约90%的存储空间,降低存储成本。
        4.3提升作业监管智能化,降低操作风险
        数据中心尤其是机房区,日常维护作业均要双人现场操作,对第三方协作人员作业更需内部人员现场严格监管,不得脱离监管视线。当前作业过程中仍会出现有意无意地脱离监管范围而引发操作风险和人员风险。通过移动侦测技术,安控值班室后台利用智能化摄像机自动锁定人员为一个目标对象,也可设置警戒距离,继而实现自动跟踪功能,一旦出现移出视线或超出安全距离便发生报警提示,监控人员可第一时间进行提示和处理,有效降低操作风险。
        4.4实时展现人员运动轨迹,便于事后跟踪查询
        数据中心承担着系统上线、变更、维护及升级的所有生产运行重任,既是安全的奠基石,也是风险的高发区,尤其是要经常面对生产事件事后追踪、IT信息专项审计等工作。面对上千路摄像机海量的视频录像资料,快速定位到关键节点和人员并非易事。移动侦测技术可以将所有现场作业过程后台自动形成轨迹路线,实时全面展现各节点人员、时间、作业内容等,集成运用智能检索、自动关联和视频分割等技术,可实现快速、准确和高效的事后跟踪查询功能。
        5、结论
        数据中心是银行业乃至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防管理工作日益加强,基于移动侦测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控系统越来越广泛地被运用于各大数据中心,成效显著。未来,在数据中心多地多中心架构中,实时、智能和准确的视频监控技术将进一步得到应用和推广,移动侦测技术也将不断被提升到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运用高度。
        参考文献
        [1]谭永.移动视频监控技术普及于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可行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3):23-25.
        [2]刘春.浅析移动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叠加和传输处理[J].无线互联科技,2017(01):44-46.
        [3]杨建旭.基于云服务的电力移动视频监控系统设计[J].无线互联科技,2019(12):56-58.
        [4]胡根应.移动视频监控技术在安防行业的应用[J].中国安防,2018(07):12-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