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学进
江苏天楹环保能源成套设备有限公司 江苏 海安 226600
摘 要:垃圾分类标准的不完善和垃圾桶及其辅助功能设计的不足是我国垃圾分类处理实施的两大难题。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分类垃圾桶的设计和不同垃圾处理方式的实际应用,指出了国内现行的垃圾处理方式和分类垃圾箱设计、摆放等方面的不足。垃圾分类政策与分类垃圾桶的设计是一脉相承的。目前国家高度重视垃圾分类政策,但对于垃圾分类设施的普及、设计却没能同步。本文依据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垃圾桶;垃圾分类;分类垃圾桶;发展
前言
根据中环协的统,我国每年大约有1.8564亿吨垃圾产出,其中焚烧和填埋处理量高达94%。其中厨房垃圾处理最为随意,独特的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导致中国的厨余垃圾油水比例高、固体物多,再加上我国在实行垃圾分类之前缺乏对厨余等垃圾的二级分类和破碎处理,随意地处理会对空气、土壤、地下水造成极大的污染。垃圾桶是垃圾分类的衍生品,也是垃圾分类的必要载体,垃圾桶设计的不足反过来制约了垃圾分类的实施。
一、推行垃圾分类与分类垃圾桶
自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发行,陆续又推醒了如《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标准》等多项垃圾分类法律法规陆续出台。现阶段我国的垃圾分为四个一级类别和八个二级类别。
1. 国内外垃圾分类处理对比
日本是全球垃圾分类做的最完善的国家,共分为八个大类和518项小的条款,有分类收集、定点定时回收、计量收费三种垃圾回收方式,主要处理的方法有火力发电和填海铺路循环利用两种。
德国的垃圾分类大体上只分为六大类,回收方式有分类收集和计量收费两种,主要采用机械物理稳定化垃圾处理方式。
美国将垃圾分为三大类,三大类下分四小类,垃圾称重计费,由专门从事废弃物处理的公司定时收集,收集后进行填埋、回收、降解。
我国的垃圾分类标准为四大类,采用混合收集的方式,处理方式为高温堆肥、卫生填埋和焚烧三种方式相较于其他国家较为粗旷。
2. 我国垃圾分类与分类垃圾桶现状
我国现阶段的垃圾分类的执行却并不乐观。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缺乏垃圾分类意识;二是分类标准尚不完善;三是配套的分类垃圾箱不规范、不够人性化。目前,我国城市主要使用两种类型的垃圾箱,一种是三色分类的垃圾箱,一种是四色标签的垃圾桶。但由于我国废弃物特点鲜明,如厨余废油、高含水量、多废弃塑料制品、对有害垃圾重视度不足以及垃圾回收机制的不完善等导致国内垃圾分类处理发展滞后。目前,国内的垃圾处理方式大多是混合收集,混合收集最大的缺点是难以做到干湿分离,干湿混合会给下级垃圾回收链造成了很大的麻烦。同时,分类不标准使得垃圾分类投放准确度降低,垃圾分拣不清晰可能会对损坏垃圾处理设备。
二、分类垃圾桶设计的不足
1. 国外分类垃圾桶设计及使用场合
法国共有两款典型的分类垃圾桶,一款名叫Tri3垃圾桶,这一款垃圾桶更适用于家具环境使用,其为抽屉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对普通垃圾、塑料垃圾、玻璃垃圾进行回收。另一款叫做Leco回收箱,带有颜色编码系统和回收、存储功能,更适用于公共场所。
英国的Stack垃圾桶拥有模块化设计,其颜色标识丰富还可以定制垃圾袋,其中内置通风系统,采用侧开式的收集方式,体积大小选择性多,非常适用于厨房的垃圾分类。
Risu垃圾桶是日本代表性的分类垃圾桶,也是针对于厨房设计的一款垃圾桶。其为上下双层设计,上层放置厨余垃圾,下层收纳资源垃圾,独特的万向轮设计非常方便移动。
美国的垃圾桶最为智能,其内置芯片可以自动识别垃圾并进行分类,代表型号为Oscar垃圾桶。
2.我国分类垃圾桶的不足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垃圾桶形式单一设计上还有所不足,导致公众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不高。主要体现在垃圾桶依旧是传统的开式或手动密封式,用户体验及卫生程度低。其次,中国没有国家分类标准,各个城市的垃圾桶颜色和标识也不统一。而且,垃圾分类的整体链条是不完整的,垃圾混收装运的现象也严重破坏了分类垃圾桶的回收效果。
国内普通垃圾分类为四类,但是大部分的垃圾分类模糊很容易投放错误,如纸张类垃圾,厕纸、报纸、书籍等分类就很容易混淆。且分类垃圾箱无法做到有效的封装和保护,仍然使用“灵活性、兼容性”设计,没有分类能力,不能区分油水和有害无害,更没有不同类型的垃圾袋,垃圾桶的设计只能停留在形式上,没有起到应有的实用性。
但在2013年之后,国内分类垃圾箱的设计出现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基于现有的四个分类,从形状,颜色,或部分结构着手改进,但没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另一个是通过太阳能、控制器、光电设备等复杂的技术走起了“科技风”路线,这一类型导致成本剧增但实用性却不强。相反国外的设计,特点鲜明,适合的人群、场合明确。
三、国内分类垃圾桶设计改进要点
我国的分类垃圾桶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类型垃圾的特点,如厨余垃圾,其特点就是油腻且含水量大、固态残余物较多且有一次性餐具混杂。针对这样的特点在设计适合厨房的垃圾桶时首要做到的是要有效的油水分离好回收,最好还能做到干燥、粉碎、自扎口一体化;如有害垃圾就要在垃圾袋上下功夫,要防破、防腐;卫生间垃圾桶最重要的是干燥和自清洁等。
高质量的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也带来了大量垃圾的产生,大量未分类的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不利于资源循环利用也不利于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垃圾的合理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少其对环境对伤害。垃圾分类的首要任务是使分类垃圾桶得到充分利用。市场上垃圾桶的设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共垃圾分类的结果。分类垃圾桶是垃圾分类的关键,其对环境的影响也具有深远意义。因此,分类垃圾桶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可期。与国外相比,我国的垃圾有自己的特点。需要根据我国的生活特点,对厨余垃圾、危险垃圾、生活垃圾等垃圾桶进行细化分类,从其功能上实现分类处理。
四、国内分类垃圾桶发展的改进建议
1.垃圾处理方式实现科学变革
目前,填埋仍然在我国的各种垃圾处理方式中占据主要地位。这不仅意味着垃圾循环利用的价值被取缔,填埋对土地的污染还会浪费大量的土地资源。在垃圾分类回收的过程中会产生出很多不能回收但盲目回收、不用分类却强行分类的现象。回收方式的改变将会影响到整个垃圾处理产业链,包括废品回收行业、金属、塑料、造纸等行业,而且这种影响随着相关垃圾分类规定的细化以及普及愈来愈明显。
2.使分类垃圾桶的设计和摆放
随着垃圾分类标准的提高,对人们的要求也会相应增加。但有些分类垃圾桶由于其设计中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求。分类垃圾桶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垃圾桶对实用价值,设计师可以通过垃圾桶的颜色、形态、图形、通用标识、文字等形式来引导人们了解并执行正确的垃圾分类。垃圾桶外观和功能的改善会使得垃圾桶在使用中更加人性化,从而给予人们最为适应的垃圾分类体验。进而改变人们的观念,让人们认识到扔垃圾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扔掉无用的东西,更是一种对资源的整合、利用,使垃圾的自身价值最大化达到物尽其用的目的。
五、结语
垃圾分类管理及分类回收体系的建立是一项长期、系统、复杂的系统工程。虽然国家层面制定了很多相关政策,但普及度并不是很高。垃圾箱作为国家最基本基础设施之一,既是垃圾处理的源头又是垃圾处理的终点。因此,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垃圾箱来改善目前“混袋”的分类状况。
参考文献:
[1]陈路安,周泓.新型可分类垃圾桶的设计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32):87-88
[2]钱皓,马东明.基于用户评价的分类垃圾桶设计开发研究[J].美与时代:上旬刊,2017(9 ):88-90.
[3]郭晨露.公共场所垃圾分类回收标准探讨:以杭州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为例[J].科技创新与品 牌,2018(09):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