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高
37132719860211**** 山东 临沂 2760002
摘要:目前,高层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的主要方式,然而,在高层建筑中,保证给排水工程的施工是保证高层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但由于建筑高度较高,也增加了给排水工程的施工难度,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排水管设计,使得技术人员更难控制和保证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良好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BIM 技术;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
前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建筑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土地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这使得高层建筑成为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高层建筑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建筑形式。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给排水施工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高层建筑高度相对较大,给排水施工难度也有所增加,尤其是排水管道的设计严重受限,难以保证给排水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主要分析了BIM技术,并探讨了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策略。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也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项目中具有突出的功能和价值,能够有效实现建筑项目中所有环节的全方位优化,从而体现更理想的流畅效果,避免明显的潜在威胁,尤其是在相关数据和信息资源的应用中。结合BIM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首先表现出明显的可视化效果。该三维可视化模型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实现建设项目相关数据和信息的呈现,必将提高其设计的便利性和准确性。与传统2D建筑设计模式的应用相比,这一功能具有更突出的价值。此外,具体到BIM技术的实际应用中,往往可以表现出很强的协同效应,全方位关注建设项目的各个方面,并与各单位、各部门有效协调,必然会实现整体设计方案的更好优化,避免因任何方面考虑不全面而影响其实际效益。BIM技术在具体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也可以体现在整体方案优化上。借助建筑信息模型优化设计方案更加方便高效,整体设计效率明显提高,信息反馈和应用价值更加理想。
2.BIM技术的特点
2.1参数化
参数化可以使模型构建有更完整的信息,参数化是BIM最显著的特点,根据内容变换自身属性,维护参数构建的空间和逻辑关系。例如,如果从软件构建的模型中删除一个图块,模型会自动测量图块的尺寸,然后根据测量结果重新设计,模型中的所有结构都会相应调整。参数化的发展方向是从固化参数到可变参数。这种变化会升华模型的表达能力,即使有大的变化,也能带动新模型的产生。这种参数化可以节省工作时间并简化复杂的项目
2.2可视化
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参数化和智能化设计,可以进行多学科碰撞检测、清晰的高度控制检测和精确的预埋。我们还可以利用BIM技术的4D施工管理对现场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培训,及时发现模拟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根据问题实施各专业的协调措施。这样可以减少技术失误,协调沟通太晚带来的问题,减少返工次数,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合理的设计方案需要高质量的施工来保证其实施,所以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利用BIM技术,利用其可视化的优势,将设计人员构思的施工方案可视化地展示给施工人员,使施工人员更好地理解设计人员的意图,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方案,保证后续施工的有效实施。
2.3优化
利用模型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碰撞可能发生在哪里,甚至碰撞的具体形式,从而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来预防或消除相关的碰撞问题。
利用BIM技术构建工程模型,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清晰直观地发现工程设计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而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例如,由于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碰撞问题。
3.BIM技术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应用
3.1 BIM技术在给排水安装模型设计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涉及的管道安装初期,通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安装方案。此时,如果合理使用BIM技术,可以将变更后的方案进行三维展示,进而明确其合理性和现实性,充分掌握相关数据。比如给排水系统某部分的管道间距太窄,而过去设置的间距太宽,使得后续的管道施工无法有序进行。为了改变这种状态,需要重新建立管道安装计划,将固有管道更新为小型管道,并重新规划管道结构的方向,以实现有序的施工状态。在施工阶段,只需调整相应的位置即可完成数据采集。局部调整后,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讨论其可行性,并继续修改不足之处,直至施工方案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3.2 BIM技术在管道综合施工中的应用
在利用BIM技术构建的给排水工程模型中,管道系统的呈现实际上是管道的真实空间状态。因此,技术人员在绘制管道系统时,可以直观地掌握模型中管道的冲突和碰撞。此外,管道绘制完成后,依靠BIM软件中包含的碰撞检测功能,检测绘制系统中的碰撞情况,明确系统中的碰撞点,并反馈给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相关检测点对系统进行调整和修改。
3.3 BIM技术在协同设计中的应用
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工作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构建建筑信息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直观地呈现排水建设项目中存在的各种信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可以直接从构建的模型中读取水泵的尺寸和功率负荷。同时,如果施工人员需要获取整个施工项目中的其他数据信息,以保证多个施工项目的协调,也可以通过该模型直接获取。此外,如果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调整泵功率,施工人员可以同时更新模型上的负荷计算,简化工作流程,建立工作联动。
3.4完善施工方案
在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设计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有效利用BIM技术最重要的环节是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方案的设计。一般来说,制定施工方案需要在施工目标和设计方案上下功夫。施工方案设计完成后,利用BIM信息建筑模型进一步模拟施工过程,展示施工效果。通过论证和模拟,可以发现施工过程中的不足,进行综合优化和改进,从而全面提高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三维建模应由有施工经验的BIM工程师根据CAD图纸进行。在实施建模时,如果在图纸中发现问题,要及时沟通解决。建立模型后,检测不同专业之间的模型碰撞,找出与建模和图纸设计相关的问题,然后生成碰撞报告。模型碰撞检测完成后,召集总承包商、专业分包商、施工方和设计方召开工作会议,结合碰撞报告和三维模型进一步报告综合管线的碰撞情况。综合管理调整由专业工程师按照综合管理的原则进行,不断优化综合管线,保证管线安装调整顺序为自上而下,由大管到小管,有效减少了以后调整中的回避问题。
结论:总之,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具有可视化、仿真、优化等应用优势。将其应用于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可为施工提供指导和规范。在进行给排水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完成协同设计、参数化设计、可视化设计、安装模型设计、管道设计和管理设计等多项任务,从而提高给排水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同时,施工人员在应用BIM技术完成建筑给排水施工的同时,也应以提高该技术的应用水平为目标,制定更加完善的应用策略,充分发挥BIM技术的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杨聪.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02):85-86.
[2]高成,瞿海雁,赵学鑫,高世昌.BIM技术在某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钢结构,2018,(01):1-4.
[3]丁丽丽.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