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巧梅
盐城蓝湾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600
摘要: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发展取得了极大突破,随着建筑规模的增加安全质量问题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健康安全、企业经济效益各方面造成严重影响,在实际调查中发现砼裂缝就是其中比较显著的一个问题。在建筑项目施工当中砼裂缝是比较常见的问题,甚至在部分项目施工当中人们默许了砼裂缝的存在,进而为后续的施工埋下巨大的隐患。砼裂缝诱因包括多个方面,因此工作人员在具体项目施工当中应该做好控制。
关键词:水利水电;项目工程;混凝土裂缝;防治
当前我国建筑项目越来越多,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进而威胁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水利水电建筑结构施工当中混凝土是成就项目工程的重要材料,同时混凝土裂缝的存在也是项目工程隐患的关键,影响到建筑结构性能,因此施工单位需要明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引发裂缝存在的主要原因,针对裂缝现象及时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不良影响。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成因
1.1 温度
温差现象是导致建筑工程中出现混凝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如果内外温差比较大,将会引发混凝土裂缝。在施工阶段水泥作为最主要的原材料,加上水泥本身性质比较特殊,遇水之后发生热反应,无法及时散发混凝土内部的厚度,加上内外温差因此被加剧,混凝土本身的热胀冷缩加剧温差现象,如果内外应力太大则强度无法保证,也无法承受内外应力而出现裂缝。因此水利水电建筑项目当中常常存在因为内外温差差距而导致的裂缝问题。混凝土施工结束之后的拆模,因为内外温差较大如果混凝土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就会引发裂缝问题。在混凝土内部形成了固定温度,但是因为受到密度和厚度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因此无法及时消散内部热量从而发生裂缝现象。水利水电工程的裂缝常常发生在分洪闸与拦河坝位置,在施工阶段为了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应该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1]。
1.2 塑性收缩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发生混凝土裂缝的最主要原因还有塑性收缩所导致的施工裂缝,在凝固过程中热逐渐消散,水分被蒸发之后混凝土流失了大量水分,体积被改变之后存在塑性收缩的现象。混凝土收缩的过程中外部环境会约束混凝土引发收缩应力,当混凝土本身强度有无法应对约束应力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塑性收缩裂缝的问题。在混凝土施工当中无法彻底小车混凝土的塑性收缩现象。水利水电工程常常是项目结束的五年之后才会出现塑性收缩的情况,溯源主要是施工方式不合适、配比设计出现问题所导致。
1.3材料本身存在问题
施工单位在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需要严格选择混凝土原材料,原材料质量就关系到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性。项目在施工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按照规范选择满足施工要求的材料进行施工,就无法满足工程的施工指标。不合格原料是导致出现裂缝的最主要原因,这会导致结构表面出现裂缝以及裂缝断裂的问题,当在风化侵蚀的影响下引发滑坡等现象。施工之前施工单位需要严格检查和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禁止在施工当中使用不合格原材料,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与合理性,避免出现裂缝等问题。
1.4 塑性塌落
评价混凝土施工质量过程中塌落是重要指标,塌落会引发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存在。混凝土浇筑之后的2h之类常常会发生塌落问题,引发混凝土裂缝。如果有渗水和重力现象,坍塌会更明显,混凝土下沉的过程中会受到钢筋和模板的约束,因此常常出现沿着钢筋长度方向上出现的裂缝。
2. 混凝土裂缝防治对策
首先重视对原材料的管理,原材料管理是降低出现裂缝的最主要原因,因此施工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原材料的施工质量,采取严格的措施控制原材料质量。比如选择水泥的时候需要检测水泥所含物质量,避免使用不合格水泥,保证水泥质量可以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施工单位要选择水化热几率低的水泥,粗骨料的选择过程中需要保证强度和粒径,控制形变的概率。其次是合理控制设计配比,合理配比非常重要,施工单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合理搅拌混凝土原材料,减少水泥用量严格控制配比,水泥和 粗骨料、粉煤灰等的使用严格按照配比标准进行,降低水化热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可以在容易发生裂缝位置增加限裂钢筋[2]。其三,控制温度引发的裂缝现象。常见的温度引发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内外温差导致裂缝现象产生,为减少这种情况施工应该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仓温度,可以避免产生的温差,同时控制水化热现象。其四,在施工中为降低发生裂缝的概率还可以分层分块的施工。
3.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技术
3.1表面处理
这是人们常用的一项技术之一,表面处理法就是涂抹法、补贴法,这种方式主要运用在细小裂缝、浅层裂缝当中。这一类裂缝很难灌入泥浆修补,加上裂缝比较浅。在修补过程中较大的细微裂缝都可以使用表面修补法,修补可以使用专用防水片。
3.2灌浆法
发丝裂缝、较大裂缝常规处理方式就是灌浆法,灌浆法的运用能够优化整体结构满足整体施工要求。灌浆法的使用甚至还可以满足防渗漏的要求。施工单位在这个过程中利用压力设备将配置好的修补混凝土材料灌入裂缝,为了保证最终效果,还会在混凝土当中加入胶结材料达到效果,形成统一的整体。灌浆法当中的胶结材料有聚氨酯、水泥浆等[3]。
3.3 填充法
施工单位将直接填充修补材料在裂缝当中使用,使用专门材料来修补裂缝,填充方式比较简单成本有而比较低,操作性很强。填充法的最终效果也能够保证,具体施工的过程中使用填充法,开V型槽口,填充位置即可。
结束语:综上,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完毕需要做好混凝土施工养护,注意防护混凝土构件,提高整体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养护方式是人工养护、洒水等,通过合理的养护来降低裂缝发生的概率,结合自然养护、保湿等方式控制混凝土完工之后产生的变化情况,避免发生裂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秀雄.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J]. 冶金丛刊, 2020, 005(006):166-167.
[2]于军.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砼裂缝的防治分析[J]. 水电科技, 2020(2):48-49.
[3]樊守亮. 分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 No.322(3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