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优
清远市测绘地理信息中心 511500
摘要:国土空间规划关系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是城市治理水平提升的关键,是实现我国城市建设现代化的重要工具。本文主要对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难点及建议进行研究,提供了几点创新思路,希望可以完善规划协同治理策略,实现规划协同发展方针,以供有关人员进行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发展规划;国土空间;协同;研究
前言: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逐渐明确,但二者之间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相互悖离,协同性不高。因此,应当重视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协同发展,解决规划期限、层级不一致的问题,不断提升规划合力,提高规划的协同性,强化规划监督实施平台。
一、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难点
(一)衔接问题
目前的重点问题在于要加强规划衔接,以此提升规划合力。相关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规划衔接机制,明确衔接的原则和重点,通过规范的衔接程序来确保各级各类工作内容的统一。但在实践过程中,衔接原则与程序虽相对清晰,但机制尚未明确。我国规划体系在发展过程中机构独立性逐渐增强,由于缺乏保障机制,导致衔接过程中多表现为各部门之间相互征求意见,无法把握重点、方向以及空间格局[1]。
(二)审批机制
审批协同能够强化上下级规划的衔接能力。精简规划审批内容,负责即审批,缩短审批时间。但实践中表明,同一国土空间规划会存在由不同层级政府分别审批的问题。若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内容存在相互矛盾的问题,层级之间也会出现相互矛盾的弊端。
(三)协同性问题
《意见》中提出建立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评估、监督考核等相关机制,同时要不断完善监测评估预警和实施监管机制,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对所有信息进行监督考核,建立健全平台制度。凡此种种若能够实现考核结果共用,考核内容相同,则规划实施的协调性将大大增加,但目前而言还需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二、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协同的建议
(一)构建衔接机制
加快研究衔接机制的脚步,顺应当前经济发展规律,编制出合理的、符合空间发展战略的、优化空间结构的衔接机制。针对重大生产力布局等相关领域的工作,由两个以上部门联合进行。要做到在合作中保证研究层面一致,为规划编制衔接的工作奠定基础。若暂时不具备联合工作的条件,则由更多的专家委员会联合组织,交叉工作,让更多的问题能够在编制过程中能够达成共识,以免后期协调浪费过多的时间。其次,应当做好规划衔接工作,针对约束性指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相关政策以及项目等内容,都应当重点关注。若相关领域中存在较大争议,则由发展规划部门以及国土空间部门联合共同进行审批与研究,共同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在编制过程中,应当建立审议制度,能够具有代表性,而非代表政府利益的相关制度。当有争议的内容出现时,能够由咨询或仲裁部门直接报告给委托政府或其他相关部门,给决策提供参考[2]。
(二)完善审批机制
编制流程应当进行适当的调整。根据各级党委的相关意见、发展理念、规划原则以及重大任务等相关内容,结合市县层面的相关规划思路、建议、纲要以及相关内容进行编制。在编制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层级的需求,不断优化规划编制流程,适当取舍不同层级之间存在矛盾或相重复的内容。
同时,要减少国务院审批工作,将国土空间规划的城市数量从国务院手中不断抽离,确保下级规划与上级规划工作能够衔接。这其中,除直辖市外的城市发展规划可以不与国家发展规划衔接,但其他城市则需要与国家发展规划相衔接,但在实践中会出现既要受到国务院的监督又要受到国土空间规划的监管,因此经常会出现“到底服从谁”的问题。因此,可以适当减少国务院审批的城市数量,减少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之间存在的矛盾问题。
除此以外,也要不断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的相关内容。对此,可先将各级政府的相关权利与责任进行明确与划分,优化其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中负责的重点和内容,进而进行优化。在优化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存在一本规划、多层审批的问题,以免出现责任不明确,负责内容相互矛盾的问题。同时,要逐渐梳理规划审批机制。当明确了相关部门、相关政府的责任与权力后,再推进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审批机制,逐一进行上级的审批与核查,最终同级人大或常委会审批同意。
(三)强化协同性
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监测与评估应当不断进行协调与完善,强化二者的年度监测与动态监测能力,强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监测预警能力。同时,应当做好信息共享机制,将监测结果作为日后重大项目与相关工作内容审批的基础依据。将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估结果进联动起来,以结果作为规划编制依据,做到编制有依据,发展有规划。其次,要做好二者的执法监督协作工作,实现部门之间的共享,完善共享机制,在实践过程中若发现问题要及时提出对策,有效的解决问题。
强化评估结果的运用能力。要统筹分析各地方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执行情况,将执行结果作为相关工作的参考标准,并合理、有效的运用考核结果。联动国家信息平台,不断优化数据库的内容,将数据清单清晰有效的上传至信息平台中,使得国家、省市等不同层级能够横向的使用信息平台中的数据,畅通平台使用途径,实现信息的对等。利用信息化、大数据的手段来实现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有效协同,加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让数据更加流程,传输更加迅速,沟通没有结界。
结论:综上所述,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之间虽然存在一定问题与难点,但只要在日后的工作中构建协同机制、强化彼此之间的协同性,完善审批机制就能够改善当前的难点问题。同时,强化信息平台的运用,加强技术手段的加持,利用信息平台来实现二者之间协同性的增强。
参考文献:
[1]田锋,胡跃平,杨东援,等.国际性区域中心城市的交通引领与区域协同——中国城市交通发展论坛第25次研讨会[J].城市交通,2020,18(06):118-126.
[2]雷海丽,方波,黄哲霏,等.国土空间规划下城市群高效协同发展探索——以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区空间发展战略为例[J].宏观经济管理,2020(11):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