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6/10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1年3期   作者:林文
[导读]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工作也迎来巨大挑战
        林文
        武汉南四环线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不断发展,公路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程管理工作也迎来巨大挑战。有效控制公路工程造价并进行高效管理,能显著提高工程施工建设阶段各项资源的利用率,提高工程质量与经济效益。文章阐述了公路工程造价特征和加强造价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优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效果为目标,对工程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和竣工决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方法进行探究。希望与同行分享经验和方法,整体优化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控制工作质量与效率,在生产实践中创造更大效益。
        关键词:公路工程;造价管理;特点
        引言
        工程预算在公路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预算编制是否完善、是否细化决定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是否科学。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也再次明确了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工程预算的重要性。当前,我国各地多数公路工程造价管理并没有实现与工程预算整合,以至于造价控制目标不明确。针对此类情况,本文基于“工程预算”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方法进行论述与分析,以期为行业提供新的管理思路。
        1公路工程造价概述
        公路工程在工程造价控制过程中需要遵从以下基本原则:(1)全方位原则,工程造价包含整个公路工程,因此,其需要经历比较复杂且长期的过程,在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期间,需要保证控制的全方位,收集并整理整个工程项目的信息,并且制定能够对各个工程环节都产生约束作用的控制措施;(2)目标性原则,工程造价的控制需要具备明确的目标,该目标将会和工程预算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制定出确切的控制策略,以此来达到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目的;(3)主动性原则,为了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需要采取主动性的原则,尽可能在事前就做好防范预案,从而规避可能会导致工程造价升高的因素;(4)技术与经济结合原则,工程造价的控制需要考虑到工程施工期间所选取的技术,确保技术的有效性以及技术本身需要的资金。避免花费较高的经济代价来换取技术,而该技术却无法使工程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2公路施工阶段造价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程成本管理欠缺科学性
        我国公路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公路施工企业的准入门槛相对偏低,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创建。面对同一公路工程招标活动,部分企业为了能中标,采用持续降低造价成本的方法。故而,在公路工程建设活动中,因承受巨大的招投标竞争压力,施工方通过低价中标,但其实际生产中利润空间极小,并且低价中标的施工方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在项目建设阶段出现偷工减料、购置劣质材料的行为,表面看似乎降低了施工成本,但在竣工验收阶段因施工质量不达标出现返工等情况,工程造价反而会明显提高。
        2.2工程设计变更因素
        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具有较强的系统性,整个过程涉及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及工程验收等各项内容。在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不利影响,很容易出现工程变更情况,这些工程变更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质量问题及一些难以控制的因素。比如,设计线高程的变化、桥涵位置的变化、合同中工程量的变化等等,这些动态因素都直接影响公路工程项目的造价成本,是工程造价控制中必须重视的影响因素。
        2.3造价编制难度比较大
        公路本身就具备特殊性,其施工作业面比较小,采用大型器械的机会比较少,且为了避免产生交通事故,需要采用诸多辅助措施。因此,部分路段在进行施工之前其无法对施工的花费情况进行预算,更加无法遵从其他的路段施工花费来进行定额。而如果仅仅是凭借着以往的施工经验来进行工程预算,就会使预算的结果和实际施工花费之间存在较大偏差。


        3公路工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分析
        3.1严格审批工程设计的变更
        在公路工程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严格做好对工程设计变更的审批工作,建立完整的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以此减少工程变更的发生概率,使公路工程造价控制得以顺利进行。就目前来看,我国大部分公路工程项目都选择了三级审批制度,在实践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成绩,对于工程项目的重大变更事项,需要将其汇报给上级管理部门,经过部门审批后,才能够实施工程变更。在这种审核模式下,既客观承认了工程造价动态因素的影响作用,也能够有效控制工程变更造成的费用增加等情况,使工程造价控制的目标得以顺利完成,进一步提高了公路工程的经济效益。
        3.2积极引进市场竞争机制
        通过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将定价权移交企业与市场,营造公正公平环境,激发众多投标者参与竞争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在招投标流程中增设“询标”环节,借此解除过往不合理报价与低于成本报价等不良状况,还有助于尽早探查到错报、漏报、重报等现象,进一步维护报价的科学性、合理性,更好地维护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还应积极提高招投标透明度,可通过使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法实现,具有淡化标底作用,规避发生跑标、漏标、靠标状况,更有效地维护招投标的公开、公正、公平性。
        3.3明确定额与实际造价数额的界限
        对于实际施工过程中工程实际造价与定额出现差异的问题,需要明确两者之间数额的界限。对于模糊的概念进行统一界定、定额,预防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中预算定额标准不同导致的问题。在具体数额的确定过程中,需要参考往期工程案例以及现状实际情况进行相关工作,尽量降低工程预算定额与实际造价之间的差额。而针对虚报单价的承包方,则需要通过核对招投标文件及招投标合同附带的工程量和设备清单进行单价核对,防止虚报单价。并对出现违规行为的承包商以及法人进行记录,建立相应的失信数据库,避免日后的公路工程建设中再次出现类似违规行为。
        3.4实行限额设计
        限额设计是指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投资估算对初步设计进行控制,同时,通过初步设计总概算进行施工图设计控制,当所有功能达到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分配的投资限额进行设计控制。通过限额控制,可以严控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等不合理变更,避免产生“三超”问题。工程变更在公路项目建设中极为常见,一般来讲,工程变更发生在前期,只需更改工程设计图纸,基本不会产生其他项目费用,相对来讲损失很小。一旦工程变更发生在项目建设后期,那么可能带来巨大损失,有可能需要拆除已完工的施工部分,大幅增加工程费用。因此,在整个设计阶段,必须注重限额设计,并与动态控制原理相结合,在设计当中不断比对分析计划值和目标值的差距,找出偏差,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这对控制工程项目造价至关重要。
        结语
        造价控制是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帮助施工方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立足及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的必要措施。施工方一定要从思想上重视造价控制的必要性,认真做好公路工程从决策到设计施工、竣工结算等各阶段造价控制工作,实施相应的管理策略方法,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严防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真正实现动态管理与控制公路工程造价,为项目建设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永平.公路工程PPP项目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风险及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20,6(23):73-74.
        [2]杨春喜.公路工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交通世界,2020,43(30):125-126+146.
        [3]李茜,李莹.基于BIM的公路工程全生命周期综合造价精细化管理研究[J].公路工程,2019,44(3):264-269.
        [4]关欣.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之比较[J].华东科技(综合),20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